阜城县春秋属晋,战国为燕、赵、齐国之地,秦属钜鹿郡。
西汉始置阜城县。因境内地势高,多土岗、沙丘,为求物阜民丰而得名,又取《尚书》“阜成于民”之义。治今古城,时弓高县、候井县、蒲领县亦在今境,属幽州勃海郡。汉景帝改名昌城,属冀州信都国。东汉时复为阜城县,属冀州安平国。
三国时属魏,隶勃海郡。
南北朝,初属北魏冀武邑郡,后隶长乐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县治移于今阜城。
隋初属长乐郡,后属河间府,又隶观州,再属冀州信都郡。
唐初属观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河北道冀州信都郡。天祐二年(905年)更名汉阜,后复为阜城县。
宋初属冀州,嘉祐八年(1063年)省入东光,后复置,属河北东路永静军。靖康年间(1126-1127年)伪齐帝刘豫改名为阜昌郡,为郡治。
金代复为阜城县并改名景州。
元代末、明、清,属河间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渤海道。
民国三年(1914年),属津海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属河北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光西区与阜城县合置阜东县,治今景县孙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迁入阜城境内。
1949年,复名阜城县,隶衡水专区。
1952年,改属沧县专区。
1958年11月,并入交河县,隶沧县专区,后隶天津市南郊区。
1961年5月,交河县分为东光、交河、南皮三县,原阜城砖门以东地区划当东光县,以西划归交河县。
1962年5月,恢复阜城县建制,复归衡水专区。[3]
1970年,属衡水地区。[4]
1996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阜城县属之。
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批准阜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5]
阜城县阜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东北部,地跨北纬 37 °46'00″~38°02'00″,东经116°04'30″~116°33'45″,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8公里,辖区总面积697平方公里。北距首都280公里,距天津18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80公里,南距济南180公里,东距黄骅港160公里。[6]
阜城县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高度12米~30米。境内河流较多,由于河流泛滥和改道,沉积物交错分布,形成许多缓岗、微斜平地和低洼地。
阜城县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
石瑞发:县委书记[7]
杜杰: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党组书记[7]
截至2018年,阜城县辖6个镇、4个乡,610个村委会。包含:阜城镇、码头镇、古城镇、霞口镇、崔家庙镇、漫河镇、建桥乡、蒋坊乡、王集乡、大白乡。
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4.53万人,比上年减少0.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9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8.81%,全年出生人口2276人,死亡人口1007人。[2]
截至2013年,阜城县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油气、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
家畜家禽有猪、羊、牛、驴、骡、马、兔、鸡、鸭、鹅等;驯化饲养的野生动物有狐、貂、貉等;驯化饲养的野生禽类有山鸡、火鸡、珍珠鸡、鹧鸪、鹌鹑及观赏鸟类;水产生物有罗非鱼、河蟹、甲鱼、鲫鱼、白鲳、白鲨、黑鱼、鲶鱼、回鱼、青虾、鳝鱼、泥鳅、蚌类等。
阜城县县城位于阜城镇,面积5.6平方公里。距北京市240公里,距天津市210公里,距天津港230公里,距石家庄市180公里,距黄骅港110公里,距济南150公里。距京九铁路40公里,距京沪铁路45公里,邯黄铁路贯穿全境。
自古以来,阜城就是通衢要冲,明初辟有“御道”,是连接南北两京的交通干线。境内有省级干线公路2条,县级公路1条,乡级公路34条,全长34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省级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相交,将104国道、10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石黄高速公路及邯黄铁路、京沪、京九铁路相连。
2021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892.63万吨,比上年增长8.6%;货物周转量42.51亿吨公里,增长6.7%。旅客运输总量2.6万人,下降23.7%;旅客运输周转量110万人公里,下降43%。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491.024公里。其中,普通干线(国道、省道)60.012公里,农村公路里程1431.012公里。全县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3万辆,比上年增长2.3%。[2]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91096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123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73399万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433442万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22.4:30.1:47.5。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1176元,比上年增长8.8%。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3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8.54%,衣着上涨8.5%,居住下降8.7%,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17.8%,交通和通信上涨45.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1.7%,医疗保障上涨25.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4.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低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41%,比上年提高9.28个百分点。
2021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92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8%,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2]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8.82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农业产值25.62亿元,增长2.93%;林业产值0.45亿元,下降35.23%;牧业产值8.9亿元,增长10.28%;渔业产值0.06亿元,下降5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4亿元,增长6.64%。
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86.36万亩,比上年下降0.75%。粮食总产量32.45万吨,增长2.14%。其中,夏粮产量16.91万吨,增长9.3%;秋粮产量15.54万吨,增长16.28%。
2021年,蔬菜播种面积6.84万亩,比上年增长3.6%,总产量29.03万吨,增长5.1%;油料播种面积0.69万亩,增长48.36%,总产量0.12万吨,增长30.28%;棉花播种面积1.57万亩,下降55.19%,总产量0.1万吨,下降55.63%;中草药材总产量0.0015万吨,增长25%;瓜果类播种面积7.93万亩,下降1.8%,总产量33.51万吨,总产量下降1.5%。
2021年,园林水果产量达到4.41万吨,比上年增长6.81%。其中,梨、苹果、桃和葡萄的产量分别为3.2万吨、0.18万吨、0.64万吨和0.34万吨,增速为-6.03%、5.22%、42.42%和-15.06%。
2021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63万吨,比上年增长42.9%。其中,猪肉产量1.19万吨,增长67.94%。牛肉产量0.17万吨,下降19.45%;羊肉产量0.27万吨,增长26.59%;禽肉产量0.3万吨,增长15.92%。禽蛋产量2.7万吨,下降0.11%。牛奶产量0.54万吨,下降31.50%。
202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89.54万千瓦(不包括农业运输车),比上年增长1.03%。[2]
阜城县202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9.7%。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1.2%。分行业看,全县1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5个行业增速超全县平均水平。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6.8%、52.9、116.9%、18.2%、29.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下降12.6%。分门类看,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增长4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0.04亿元,下降86.4%。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家,签订合同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8亿元,增长14.3%。[2]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2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13.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64亿元,增长8.0%;金融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5.5%;房地产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5.7%;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2.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7.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0.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41%。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
202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97.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8.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9%,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3.2%。民间投资增长4.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1.8%。
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230.5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4万平方米,增长10.36%。房屋施工面积82.6万平方米,增长20.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8.1万平方米,增长19.5%。房屋竣工面积19.6万平方米,增长682.8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7.1万平方米,增长583.56%。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3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市场零售额17.4亿元,增长6.7%;乡村市场零售额5.8亿元,增长5.8%。
2021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74%,饮料类增长13.1%,烟酒类增长61.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4.1%,化妆品类增长53.6%,金银珠宝类增长32%,日用品类下降4.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9%,书报杂志类下降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4.6%,中西药品类增长29.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6%,通讯器材类下降9.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汽车类下降29.3%。
邮电
2021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910万元,比上年增长94.73%。邮政函件业务0.34万件,下降26.94%;包裹业务0.04万件,下降41.18%;报纸业务222.05万份,增长28.1%;杂志业务8.93万份,增长5.83%。快递业务量40.65万件,增长181.33%;快递业务收入10.79万元,下降55.81%。
2021年,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1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5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3.6%,比上年末净增0.34万户。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2.78万户,同比增长39.5%,比上年末净增0.79万户。
对外经济
2021年,进出口总值完成5.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3。其中,出口总值5.07亿元,增长25%;进口总值0.03亿元,下降70.67%。
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23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5.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337万美元,增长315.1%。全县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项目)0个,合同外资额1332万美元。
旅游
2021年,接待游客6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95%;实现旅游总收入8650万元,增长72.65%。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税收收入3.1亿元,下降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2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亿元,增长10.9%;教育支出3.2亿元,下降1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亿元,下降9.8%;卫生健康支出2亿元,下降38%;农林水支出6.6亿元,增长2.3%。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48.4亿元,比年初增加28.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0.8亿元,比年初增加25.8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3.5亿元,比年初增加14.2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37.98亿元,比年初增加7.66亿元。[2]
2021年,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70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1元,增长13.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74。
2021年,年末全县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2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8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1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74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1.689万人。[2]
2021年全县完成造林2961亩,同比下降134.8个百分点。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非化石能源消费172243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比32.66%。风力发电量41227.36万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15032.64万千瓦时。
2021年,全年全县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64天,比上年增加56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20.8%,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下降 16.5%。[2]
2013年,阜城县大力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顺利推进了光明路升级改造、育才街南延、东安大街贯通、县城南进口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新县医院主体工程已完工,城市商贸综合体已开工建设;截至2013年,新增居民住房3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02万平方米;共完成市政建设投入7000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2021年,年末全县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不可移动文物点9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09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43人,注册护士41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86张,其中医院935张,乡镇卫生院351张。[2]
2021年,全县普通中学11所,全县小学59所,全县幼儿园108所,全县中等职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在校生2.21万人,全县小学在校生2.66万人,全县幼儿园在校生 0.9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0.047万人。
2021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全县创新企业77家,其中:工业56家,建筑业3家,服务业18家。[2]
文庙又称“孔子庙”,是祭祀中国古代先贤孔子的庙宇。阜城文庙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至1398年),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明嘉靖和万历年间曾经两次大规模整修。2008年底,阜城县文庙大成殿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阜城文庙是衡水唯一一座古建筑文庙,对研究阜城当地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阜城县特产主要有:杏梅、漫河西瓜、鸭梨、美国李子等。
阜城县著名人物有刘昼、熊安生、荀慧生、王习三、于淑珍、王铁成、皮之先、罗辰生、刘秀荣等。
时间 | 奖项 |
2018年10月 | 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