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德语课》
作者:西格弗里德·伦茨[德]
价格:29.80元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少年教养犯西吉·耶普森被关进单人囚室,罚写作文《尽职的快乐》。他回忆自己那个在北德乡村当警察的父亲如何恪守职责,一丝不苟地执行纳粹当局的命令,监视当地的一位画家,不让他作画,还没收作的作品。而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原是警察一家的老朋友,还曾经救过警察的命。小西吉出于同情,帮画家藏过来。战后,冥顽不化的乡村警察还继续搜寻并烧毁画家的藏画,西吉为此得了恐惧症。他生怕画作被毁,继续偷藏画家的画,被发现后当作少年犯送进劳动教养所……
作品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这一真实事件。小说以传统的叙述手法,剖析和批判了长期被作为“德意志品质”来宣扬的“忠于职守”的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思,这不仅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由于其所含的哲理具全球性,值得世人三思。
伦茨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伯尔和格拉斯齐名,他们被公认为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
《德语课》通过悲剧和荒诞的故事,对长期被作为“德意志品质”来宣传的“忠于职守”等民族禀性说了一个字:不!
《德语课》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德语课》出版后即成为畅销书,并进入中学课堂,真正成了“德语课”读物。
今年是作家八十大寿,德国甘思客出版集团旗下的赫曼·坎普出版社隆重推出新版。
文汇出版社获得独家授权出版。
《德语课》是当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作者伦茨与海因里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被公认为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德语课》取材于真实事件,第一次深刻地反思、批判了被作为“德意志品质”宣扬的“忠于职守”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思。
2009年是伦茨的80岁大寿,德国甘思客出版集团旗下的赫夫曼·坎普出版社推出了新版《德语课》,国内也重新翻译出版了该书。
无论在使人眼花缭乱的春天,还是在雨中;无论在阴沉沉的星期日,还是在清晨或傍晚;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他总是在自行车上颠簸,向着自己使命的死胡同里蹬去……易北河水缓缓流淌,浓雾中的汽笛声依稀传进禁闭室,少年犯西吉·耶普森正在完成他的惩罚性作文《尽职的快乐》。痛苦的往事打开了缺口:十多年前,身为乡村警察的父亲克尽职守地监视一位于他有救命之恩的画家,没收其画作,禁止其作画。自幼与画家亲近的西吉,悄悄将其作品藏在一间破磨坊里。战后,禁令解除,父亲却仍然顽固不化地继续“履行职责”。一场莫名大火将磨坊里的画作付之一炬,西吉对父亲的怀恨与恐惧到达极点。不久,他因公然在展览上“偷”画而被送入教养所……
西吉在回忆中一发不可收拾,日复一日完成了厚厚一摞《尽职的快乐》。而他自己也不愿再跨出禁闭室,想要一直写下去,继续体会“尽职的快乐”……
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 德国当代杰出作家。与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合称“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曾获“不来梅文学奖”、“歌德文学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等重要奖项,被誉为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
1926年生于东普鲁士,17岁被征入伍。战后攻读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和哲学。1951年处女作《空中之鹰》出版,引起文坛重视,次年荣获莱辛文学奖。此后,《与影子的决斗》、《激流中的人》、《面包与运动》、《灯塔船》、《满城风雨》、《楷模》、《家乡博物馆》、《失物招领处》、《默哀时刻》等陆续面世,其作品意蕴深远,沉郁厚重,将现代人的孤独、失败、过失、考验、责任、良知,拷问得深沉而悲凉,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坛逐渐确立崇高的地位。
享誉全球的《德语课》出版于1968年,作品取材自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小说以真切朴素、错落流转的叙述手法,“开满花朵一样的句子”,深刻审视了那个疯狂时代被扭曲的人性。作品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出版,名列“世界50大小说”,成为影响深远的不朽经典。
目录
序言
一 罚写作文
二 禁止作画
三 海鸥
四 生日
五 藏身之地
六 第二视觉
七 中断
八 肖像
九 回家
十 期盼
十一 看不见的画
十二 聚光镜下
十三 生物课
十四 观看
十五 继续
十六 恐惧
十七 疾病
十八 参观
十九 海岛
二十 分别
译后记
《德语课(2013年版)》编辑推荐:著名作家余华专文推荐:《德语课》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
莫言一直渴望见到的伟大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传世经典,被欧洲各国教育部指定为中学生“必读好书”。
《德语课》为德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杰作,被公认可入选“世界50大小说”。
《德语课》的成就达到了两个巅峰——罕见的深刻与卓著的描绘。作品的精髓、力量及其不同以往的理智而公正的呐喊,并不会因任何版本的差异而有所削弱或改变。
——《纽约时报》
纳粹将一代人的心灵毁得支离破碎,伦茨和一批有良知的作家开始一点一点捡拾。
——《卫报》
《德语课》是半个世纪以来德国最深沉厚重的文学经典。
——《南德意志邮报》
作品的严肃沉重满怀悲伤,只有具有深切良知的观察者才能写出如此杰作。
——《时代报》
《德语课》以扣人心弦的文字与史实般的巧计,刻画了一个由偏见、僵化的固执所组成的狭隘、压抑的世界,将该时代化为图像,显现于读者面前。
——《斯图加特报》
西·伦茨的《德语课》
余华
一九九八年夏天的时候,我与阿尔巴尼亚作家卡塔雷尔在意大利的都灵相遇,我们坐在都灵的剧场餐厅里通过翻译聊着,不通过翻译吃着喝着。这时的卡塔雷尔已经侨居法国,应该是阿尔巴尼亚裔法国作家了。九十年代初,作家出版社出版过他的一部小说《亡军的将领》,我碰巧读过这部小说。他可能是阿尔巴尼亚当今最重要的作家,像其他流亡西方的东欧作家那样,他曾经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我们见面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只要他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去了。不过他告诉我,他回去的次数并不多。原因是他每次回到阿尔巴尼亚都觉得很累,他说只要他一回去,他在地拉那的家就会像个酒吧一样热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会去访问他,最少的时候也会有二十多人。
因为中国和阿尔巴尼亚曾经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谊,我与卡塔雷尔聊天时都显得很兴奋,我提到了霍查和谢胡,他提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这四位当年的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在我们的发音里频繁出现。卡塔雷尔在文革时访问过中国,他在说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时,是极其准确的中文发音。我们就像是两个追星族在议论四个摇滚巨星的名字一样兴高采烈。当时一位意大利的文学批评家总想插进来和我们一起聊天,可是他没有我们的经历,他就进入不了我们的谈话。
后来我们谈到了文学,我们说到了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说起的,可能是我们共同喜爱伦茨的小说《德语课》。这部可以被解释为反法西斯的小说,也就可以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版。
卡塔雷尔说了一个他的《德语课》的故事。前面提到的《亡军的将领》,这是卡塔雷尔的重要作品。他告诉我,他在写完这部书的时候,无法在阿尔巴尼亚出版,他想让这本书偷渡到西方去出版。他的方法十分美妙,就是将书藏在书里偷渡出去。他委托朋友在印刷厂首先排版印刷出来,发行量当然只有一册,然后他将《德语课》的封面小心撕下来,再粘贴上去,成为《亡军的将领》的封面。就这样德国人伦茨帮助了阿尔巴尼亚人卡塔雷尔,这部挂羊头卖狗肉的书顺利地混过了海关的检查,去了法国和其他更多的国家,后来也来到了中国。
我说了一个我的《德语课》的故事。我第一次读到伦茨的小说是《面包与运动》,第二次就是这部《德语课》。那时候我在鲁迅文学院,我记得当时这部书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没有将它归还给学校图书馆。这书是八十年代翻译成中文出版的,当时的出版业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绝大多数的书都是只有一版,买到就买到了,买不到就永远没有了。我知道如果我将《德语课》归还的话,我可能会永远失去它。我一直将它留在身边,直到毕业时必须将所借图书归还,否则就按书价的三倍罚款。我当然选择了罚款,我说书丢了。我将它带回了浙江,后来我定居北京时,又把它带回到了北京。
然后在一九九八年,一个中国人和一个阿尔巴尼亚人,在一个名叫意大利的国家里,各自讲述了和一个德国人有关的故事。这时候我觉得文学真是无限美好,它在通过阅读被人们所铭记的时候,也在通过其他更多的方式被人们所铭记。
《德语课》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没有将它归还给学校图书馆。
——余华
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目。
——莫言
《德语课》将“忠于职守”和“助纣为虐”的辩证关系,作出了罕有其匹的深刻讨论。在近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南方朔
《德语课》是我读的第一本伦茨小说。他用的是开满花朵一样的句子套句子的文笔,我喜欢。
——德国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