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简史

德语简史

开本 32开
书名 德语简史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尺寸 20x13.8x1.4cm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德语
目录导航

作者简介

陈杭柱,湖北天门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1971年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4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进修德国历史和日耳曼语言文学。1994年至1995年再次赴德国慕尼黑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开展科研工作。

曾任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事处处长、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引进国外智力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德历史教科书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驻奥地利使馆教育处主任等。

发表论文和译作20余篇,主要论著,《德语简史》、《全国德语强化教学调研报告》、《德语基本词汇手册》、《德汉一汉德词典》、《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大纲》等。

专业研究方向为“德国问题研究”和“日耳曼语言文学”。

内容简介

编写《德语简史》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我国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使学习使语的学生和年轻的德语工作者通过阅读《德语简史》,能对德语语言的演变过程、目前的研究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投身到这一研究领域,推动我国日耳曼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

目录

1. 德语的史前史

1.1 社会状况

1.2 印欧诸语言

1.3 印欧诸语言形成的理论

1.4 印欧基本语言

1.5 日耳曼语

1.6 日耳曼语辅音变化和维尔纳定律

1.7 重音关系和语音变化

1.8 形态变化

1.9原始日耳曼语的历史资料

1.10 日耳曼语方言

1.11 日耳曼诸语言新变化

1.12 同非日耳曼语言的关系

2. 早期中古德语(公元6世纪——1050年)

2.1 社会状况

2.2 文化状况

2.3 德语书面语言的开端

2.4 德语的表现形式

2.5 德语的使用范围

2.6 德语史阶段划分

2.7 “deutsch”一词的来历

2.8 古高地德语的重要变化和特点

2.9 其他语言变化情况

2.10 词形和句法的变化

2.11 德语词汇和基督教化

2.12 早期中古德语的方言

3. 中古德语(1050-1250年)

3.1 社会状况

3.2 文化状况

3.3 中古德语使用范围

3.4 德语区的新变化

3.5 重要的语言变化

3.6 词形变化

3.7 词汇变化

3.8 法、荷等语言对中古德语的影响

3.8.1 法语对中古德语的影响

3.8.2 荷兰语对中古德语的影响

3.8.3 其他语言对中古德语的影响

4. 晚期中古德语(1250-1500年)

4.1 社会状况

4.2 文化状况

4.3 文学发展状况

4.4 晚期中古德语状况

4.5 神秘主义对中古德语的影响

4.6 词汇的变化

4.7 语音变化

5. 早期近代德语(1500-1650年)

……

6.近代德语(1650-1770年)

7.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语言(1770-1830年)

8.现代德语(1830-1945年)

9.1945年后的德语状况

10.当代德语发展趋势

11.奥地利德语的特点

12.瑞士德语的特点

参考书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