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湘科

廖湘科

中文名 廖湘科
职业 科学家
出生地 湖南涟源
军衔 少将
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奖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目录导航

个人简介

廖湘科,“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项目总指挥、常务副总设计师,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院长,清华大学1980级计算机系校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奖等多项奖励,200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由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峰值速度达4700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一,打破了美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跨入世界领先行列,更重要的是显示了我国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天河一号”还入选了新华社评选的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为世界所瞩目。该项目的总指挥、常务副总设计师就是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院长、清华大学1980级计算机系校友廖湘科。

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与通用操作系统的科研工作。参加了银河2到银河5四代巨型机的研制,主持了天河一号、天河二号的研制,主持了麒麟操作系统的研制,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为国产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排名第1)、一等奖3项(排名第2、4、14);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6项排名第1、2项第2);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2项(排名第1、2)。曾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与基础软件”重大专项论证专家组副组长,主持基础软件方向的论证工作;曾任“十五”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主持十五期间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软件、办公软件等课题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曾任共创软件联盟理事长,参与我国开源软件的社区组织与国际合作工作。获光华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领导的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创新团队)。[1]

与银河结缘

“银河”是“天河”的前身,是国防科大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亿次计算机的代号,其研制者是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之称的清华学长慈云桂(1946研)。从1978年至今,经过国防科大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到“银河六号”,也即“天河一号”。从“银河二号”起,廖湘科就与“银河”一起成长,参与了五代机器的全部研制过程。其实,廖湘科与“银河”结缘可以追溯到他在清华读书的那段岁月。

在班主任杨士强老师的印象中,廖湘科属于那种不声不响、学习成绩好、有想法的学生。从大三起,在学生科协的组织下,他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就开始了专业实践。1983年下半年,廖湘科正读大三,“银河一号”研制成功的消息让他和同学们兴奋不已。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南下长沙,亲眼目睹那些创造历史的机器是什么样子。到达长沙后,他们受到国防科大计算机系几位专家的热情接待,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因此,本科毕业时廖湘科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用他的话说:“我就是冲 ‘银河’去的!”

从做硕士论文起,廖湘科就参加了 “银河二号”工作,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在这座有着光荣传统的军队学府里,在“银河”事业中,他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最让廖湘科感到自豪和幸运的是,“银河”的创始人、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第一任院长慈云桂 (廖湘科为第六任)高瞻远瞩,带出一支作风优良的队伍,培养了他们为国家和集体荣誉奋斗的顽强精神,形成了支持年轻一代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正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廖湘科的人生呈现出一次又一次的精彩。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廖湘科一步步走过的充满荣誉和辉煌的历程中,不难看出他20多年来付出的艰辛和智慧。

1988年廖湘科留校工作,从助教开始,历任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副院长、院长。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中,先后担任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常务副总设计师、总指挥。他创新地提出了页复制、页分布、页迁移的综合数据局部化技术,基于端点映射和内存映射的通信协议,“任务-逻辑CPU-物理CPU”的两级调度算法等,为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主持研制了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安全、高可用、强实时和可扩展的特点,并通过了公安部和军队安全认证机构的结构化保护级测评,参加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览,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好评。美国国会也曾专门就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向美国政府呼吁,认为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军队的部署,将使美国网络战武器失效。

在研制高可信安全服务器工作中,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受控互连的主从式安全服务器体系结构,并采用以密码技术为基石、将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安全高效的加密机制紧密融合的高安全操作系统内核设计方法,研制成功我国从硬件、软件全面进行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安全服务器,为保障我军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他还承担了我国基础软件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研组织工作。主持“十五”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的工作,任专家组组长;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论证工作,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重大专项专家组副组长,负责基础软件产品方向的实施方案编制。任“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中长期规划”软件技术组副组长。

他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奖等多项奖励,2004年荣获 “中国青年科技奖”,先后成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和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立二等功2次。

廖湘科坦言,取得这些成果,并不说明自己个人有多了不起,而要归功于国防科大这个事业舞台。国防单位就好比家中的长子,首先要考虑家里的生存问题,任务越重、挑战越大,最后成绩也就越突出。他不无感慨地说:“没有哪一代人能像我们这一代一样,20岁到 50岁之间国家发展变化如此之大,这是我们难得的机遇,受累多一点也是幸福的。”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天河一号”提供了足够的支撑。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天河一号”享誉海内外,但这并不能使廖湘科和他的团队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他说下一步的挑战更大、任务更艰巨。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将计算能力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同时,系统的功耗、体积还要与目前相当。

计算机学院这个国防科大第一大院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从学科建设到科研管理,再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研究生培养,无一不是作为院长的廖湘科殚精竭虑思考的内容。

多年来,廖湘科一直关注母校和计算机系的发展,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对于清华的同学,他最想说的就是,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功利心不要太重,只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就执着地去奋斗。我们清华人就是要凭实力吃饭。中国的机遇越来越多,我们成功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