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

郧西县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椐《禹贡》:郧为雍、梁二州之域,古麇国之地也。春秋鲁文公十一年,即周顷王三年春,楚子伐麇。

《左传》为此有载:“成大心败麇于防渚”。《杜注》释:“防渚,麇地”。“防,即防陵,今房县”。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麇地汉县,就是今天的郧县。考之《御纂春秋》,谓隋、唐、宋时期郧西皆属均州,明成化十二年始为郧阳府治。

上津春秋时属晋,时谓晋阴。战国属秦。卫鞅亡魏入秦,秦孝公以之为相,封之于商,得地六百里,号曰“商君”,上津即在其中。秦惠文王害怕齐楚交善,张仪南见楚怀王,说其闭关绝齐,谓臣使秦王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亦即此地。据史注,商县即秦相卫鞅(亦称商鞅)邑。秦并六国后才设内史、南阳等郡。锡(含郧西、郧县等地)隶南阳,商隶内史。

汉武帝建元之际,内置司隶校尉,外置十三州刺史。房、锡、长利、上庸属汉中,隶益州。商隶雍州。西汉末王莽政权改上庸等郡为庸部。

东汉以长利并锡,魏明帝分新城之上庸、武灵、巫县为上庸郡,锡魏为炀郡,以商属上洛。

西魏以上洛郡为洛州,析商之一部置上津县。

隋更长利为郧乡(含郧西中东部和郧县)属淅阳郡,炀帝复商州为上洛,领上津。唐以郧乡属均州,旁有丰利县;复以洛郡为商州,领上津,并隶山南东道。

宋并丰利入郧乡,为武当军,隶京西南路,领郧乡。因上津固属商州邑,故隶陕西永兴军路。所以,郧西自古有朝秦暮楚之说。绍兴年间,金人求商而割其半与之,而上津则隶均州。

元朝更武当军为郧县,亦属均州,隶襄阳。

明朝设郧水驿,属郧县,与上津皆属均州,属襄阳府。至明宪宗成化十二年,抚治郧阳副都御史原杰题建郧阳府。始以郧县之武阳五里,上津之津阳四里设郧西县,隶郧阳府。

至清朝顺治十六年始载上津并入郧西。

至此,郧西和上津才真正归为一统,而在此前的近一千多年的岁月里,现郧西之版图可谓半楚半秦,分置殊区,各不相干。

郧西县郧西县(3)民国初年郧西属襄阳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区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 (1936年) 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同时,1934年郧西曾建有县、区、乡苏维埃政权。1946年还建立过中共领导下的民主政权。1947年11月16日郧西县城解放,设郧西县民主政府。

1949年5月属两郧专区。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并入襄阳专区,郧西属之。

1965年恢复郧阳专区,改称郧阳地区,郧西仍属郧阳地区。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为十堰市所辖。

1996年,郧西县面积3509平方千米,人口约51万人。辖7镇18乡:城关镇、土门镇、上津镇、店子镇、夹河镇、羊尾镇、观音镇、寺沟乡、茅坪乡、香口乡、六斗乡、槐树乡、关防乡、湖北口回族乡、景阳乡、泥沟乡、六郎乡、黑虎乡、涧池乡、马鞍乡、五顶乡、童袁乡、河夹乡、安家乡、三官洞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郧西县总人口492015人,其中(9个镇、15个乡):城关镇61357人,土门镇27879人,上津镇29103人,店子镇26306人,夹河镇23450人,羊尾镇23505人,观音镇27813人,马安镇23135人,河夹镇20826人,茅坪乡8642人,香口乡20275人,六斗乡8265人,槐树乡7280人,关防乡17893人,湖北口回族乡24518人,景阳乡18416人,泥沟乡16124人,六郎乡28659人,黑虎乡13101人,涧池乡19176人,五顶乡14096人,童元乡14202人,安家乡11319人,三官洞乡6675人。

2004年末,郧西县总人口444008人。辖城关、土门、上津、店子、夹河、羊尾、观音、马安、河夹9个镇,香口、关防、景阳、六郎、涧池、安家和湖北口回族7个乡,10个居委会、291个村委会。

2005年末,郧西县辖9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土门、上津、店子、夹河、羊尾、观音、马安、河夹9个镇,香口、关防、景阳、六郎、涧池、安家6个乡,湖北口回族乡。共有10个居委会、280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郧西县常住总人口447482人,其中:城关镇93805人,土门镇24150人,上津镇28813人,店子镇24327人,夹河镇30246人,羊尾镇19118人,观音镇32135人,马鞍镇23776人,河夹镇25261人,香口乡22532人,关防乡16882人,湖北口回族乡21425人,景阳乡28423人,六郎乡25590人,涧池乡14509人,安家乡9712人,槐树林乡4250人,三官洞乡2528人。[7]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郧西县在其中。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郧西县下辖9个镇、7个乡、1个管委会、2个区。[10]

区划详情

9个镇:城关镇、土门镇、上津镇、店子镇、夹河镇、羊尾镇、观音镇、马鞍镇、河夹镇。

7个乡:香口乡、关防乡、湖北口回族乡、景阳乡、六郎乡、涧池乡、安家乡。

1个管委会:槐树林特场管委会。

2个区:三官洞林区、工业园区。[10]

区划名称 面积 人口 下辖区划
城关镇 127.75平方公里 72612人 21个行政村、173个组、7个社区居委会、202个居民小组
店子镇 250平方公里 2.7万人 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
上津镇 226.5平方公里 3.3万人 16个村,2个林场。98个村民小组
马安镇 174.2平方公里 22709人 12个村、111个组
土门镇 217.63平方公里 31450人 16个镇直单位,18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
观音镇 188平方公里 41156人 12个村、160个村民小组
河夹镇 247.17 平方公里 33601人 22个村,179个村民小组
羊尾镇 117平方公里 26624人 15个村,1个居委会,110个村民小组
夹河镇 197.49平方公里 38517人 20个村(居)委会,148个村民小组
湖北口回族乡 251.62平方公里 23824人 18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
香口乡 269.44平方公里 26467人 20个村,132个组
六郎乡 207.3平方公里 30141人 20个村,154个村民小组
安家乡 234.05平方公里 13279人 13个村,68个组
关防乡 207.1平方公里 17135人 14个村,98个村民小组
景阳乡 216.38平方公里 32978人 18个村,120个组
涧池乡 110平方公里 21537人 13个村,87个村民小组
槐树林特场 128平方公里 6243人 5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
三官洞林区 143平方公里 4576人 5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

自然环境

区划名称 面积 人口 下辖区划
城关镇 127.75平方公里 72612人 21个行政村、173个组、7个社区居委会、202个居民小组
店子镇 250平方公里 2.7万人 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
上津镇 226.5平方公里 3.3万人 16个村,2个林场。98个村民小组
马安镇 174.2平方公里 22709人 12个村、111个组
土门镇 217.63平方公里 31450人 16个镇直单位,18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
观音镇 188平方公里 41156人 12个村、160个村民小组
河夹镇 247.17 平方公里 33601人 22个村,179个村民小组
羊尾镇 117平方公里 26624人 15个村,1个居委会,110个村民小组
夹河镇 197.49平方公里 38517人 20个村(居)委会,148个村民小组
湖北口回族乡 251.62平方公里 23824人 18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
香口乡 269.44平方公里 26467人 20个村,132个组
六郎乡 207.3平方公里 30141人 20个村,154个村民小组
安家乡 234.05平方公里 13279人 13个村,68个组
关防乡 207.1平方公里 17135人 14个村,98个村民小组
景阳乡 216.38平方公里 32978人 18个村,120个组
涧池乡 110平方公里 21537人 13个村,87个村民小组
槐树林特场 128平方公里 6243人 5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
三官洞林区 143平方公里 4576人 5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

地理位置

气候特征

郧西县郧西县(3)郧西县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西北部,鄂陕交界,鄂西北边塞顶点,南临汉江,北依秦岭,西南接川陕边境的大巴山脉,西南部与陕西省安康市的白河县、旬阳县接壤;西北部与陕西省商洛市的镇安县、山阳县相邻;东北部与陕西省商洛市的商南县交界;东南部与同处十堰市郧阳区为邻。[9]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郧西县为湘鄂西片区。

地形地貌

郧西处于华北自然区域和华中自然区域之间,是过渡地带,属于“副热带北界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适中(一般年总降水量是700-800毫米,除个别自然灾害年代外),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严冬时间短。由于东西部地区跨度长(125公里),郧西县气候不够平衡,有较大差异。如庙川(今湖北口)金银山10月可以下雪,而县城人还在穿夹衣。全年平均温度为15.4度,最高是7月为27.8度,极端高温为41.9度,极端低温是元月份,月平均为2.5度,年均日照为5.4小时。

自然资源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史称“依山带江”。除东部天河沿岸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盆地外,大部分海拔在700~1200米,西北部的湖北大梁(金盆梁),海拔1832米,为县境最高峰。汉江流经南部边境,有天河、金钱河、仙河等支流自北向南注入汉江。

郧西县风光郧西县风光(20)郧西县总面积3509.6平方公里(耕地约70万亩,占11.4%;林地260万亩,占49%;可放牧荒山70万亩,占11 .4%;水产面积1万亩,占0.02%),其它面积(包括沙滩、水面、村庄、道路、崖石等)135万亩,占25.6%。郧西县大小山头6500多个,其中比较高的有篙山、黑山头、黄龙山、天堂山、娘娘山、白崖寨等38座,均为秦岭山脉。其中千米以上的中山(泛指高山)64座(含1200米以上高峰)。郧西县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的郧西大梁楸木沟垴1853米,最低是归仙河的度高垭子1.57米。

植物资源

矿产资源

郧西县桐油产量达1244吨,居中国第二位,被誉为“桐油之乡”;[11]黄姜基地居中国之最,年产量占中国三分之一,研发的黄姜病虫害防治技术、黄姜有性繁殖技术、黄姜直接酸解技术填补了国家空白,获得国家专利;烟叶质量与希腊并列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第一个香料烟基地,香料烟年产量过万担;杜仲基地跻身中国“四大杜仲基地”之列。[9]

水能资源

截止到2013年已探明有矿产50余种,其中金属矿25种,非金属矿23种。重晶石矿郧西县储量达15万吨,其品位高达12.5%~99.5%。[9]

农产资源

郧西全景图郧西全景图郧西县有大小河流1557条,其中30公里以上的有5条,汉江流域经我县西南9个乡镇,长125公里外,其余较大河流有金钱河、天河、归仙河、泥河、兰河、仙河等。这些河流中50公里2条,30—50公里12条,5—10公里以下的山沟1438条,还有毛沟小岔1941条。纵贯南北的金钱河、天河、仙河属汉江一级支流。郧西县年平均流量10.3亿方,可利用水量24.3亿方。水能理论蕴藏量64.5万千瓦,可开发63万千瓦。[9]

人口

马头山羊、烟叶、蔬菜、核桃、桑蚕、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马头山羊”、“山葡萄”、“景阳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蔬菜种植面积26万亩,实现产值9.8亿元;烟叶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1483吨,实现总产值3336万元;农产品加工值13.5亿元,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6个;巩固蔬菜基地4.5万亩,新建标准化桑园500亩,新建茶叶示范基地1000亩,新建中药材基地1万亩。

经济

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4336人,出生率为8.39‰;死亡人口2576人,死亡率4.98‰,自然增长率为3.41‰。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0.89万人,其中:男性27.16万人,女性23.72万人。[6]

综合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5.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2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19.27亿元,下降2.5%;第三产业增加值50.67亿元,下降5.2%。从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5:20.2:53.2。一产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二产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三产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2020年,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5.7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6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5%,与上年相比上升0.4个百分点。

2020年,脱贫攻坚按照每人每年2736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0万人,同比上年末减少0.0968万人;贫困发生率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6]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44.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9%。

2020年,烟叶面积0.71万亩,蔬菜面积27.30万亩,粮食作物面积54.54万亩。粮食总产量12.17万吨,同比下降0.01%;油料1.97万吨,同比增长2.34%;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2.98万吨,同比增长0.87%。

2020年,全年肉类总产量16127吨,同比下降8.08%,其中:猪肉产量9953吨,羊肉产量3087吨,牛肉产量1148吨,禽肉1939吨。

2020年,全年共完成造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12%,森林蓄积量581万立方米。[6]

第三产业

202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下降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家,产值26.22亿元,同比增长10.31%;增加值7.30亿元,同比增长6.10%。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9.20%;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2.82%。

2020年,全县完成建筑业产值15.49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26亿元,同比增长0.8%。  [6]

交通

美女之乡美女之乡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1亿元,同比下降10.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38.9亿元,下降45.6%;私营经济投资47.3亿元,增长48.3%;其他经济12.3亿元。按产业分,一产业投资13.0亿元,增长40.8%;二产业投资39.1亿元,增长47.7%;三产业投资50.1亿元,下降35.9%。

2020年,全县实施的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100个,完成500万以上项目总投资102.1亿元。在项目投资中,民间投资完成58.1亿元,增长49.9%,占项目投资的56.9%。

202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3.59亿元,同比增长0.3%。商品房销售面积2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房地产从业人员同比下降13.9%;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2.5%。

2020年,全年棚户区住房改造计划建造3246套,基本建成2630套。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660户。

国内贸易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1亿元,同比下降16.0%。按零售地区分,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23亿元,增长33.7%;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5亿元,增长32.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76.05亿元,增长34.8%;住宿餐饮业11.26亿元,增长25.7%。

2020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877万元,同比下降2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0.4%。

财政、金融

2020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89亿元,同比下降15.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亿元,同比下降24.6%。其中,税收收入2.6亿元,同比下降23.3%。

2020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6.43亿元,比年初增加25.40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19.24亿元,比年初增加23.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2.93亿元,比年初增加15.37亿元。

2020年,年末公积金缴纳13468人,公积金余额97705.52万元。全年发放贷款141户、4236万元;当年职工结息1247.17万元,财政匹配资金6129万元。

服务业

2020年,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92亿元,同比下降1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0亿元,同比增长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6亿元,同比下降30.9%;金融业增加值6.63亿元,同比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12.70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4%,营业利润增长24.34%。[6]

社会

郧西五龙河郧西五龙河(3)襄渝铁路沿境而过,距县城45公里,209国道线贯穿南北。县乡公路南抵车城十堰,北达古都西安,汉江航道直通长江,可达武汉、上海。汉江公路索道桥密切了鄂陕两省六县的经济交往,铁路、公路、水路相结合的交通网络,使郧西成为鄂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油路路达到目的554公里。

高速公路方面,福银高速公路(编号:G70)自东向西依次穿过郧西县的河夹镇、城关镇(县城所在地)、土门镇、香口乡、上津镇,连接了湖北省十堰市和陕西省商洛市这两个相邻的地级市,进而将武汉、西安这两个特大城市连接起来。

十堰武当山机场即将投入使用,郧西通过福银高速公路距离机场约42km,届时对外交通将更加便利。

2020年,全县通车总里程达4873.76公里。货物运输总量达到225.29万吨,同比增长10%。全年货物周转量16151.9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5%。客运总量483.95万人,同比增长149.3%,客运周转量16642.0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20.9%。[6]

机场建设

2018年6月21日,郧西县通用机场项目选址座谈会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召开。会上,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二分院介绍了通用机场项目选址设计方案,县发改、国土、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就方案进行意见交流。经过前期设计院和相关部门的现场踏勘,目前确定了城关、上津、安家3个地方,共5个备选建设点。[12]

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2020年,全县小学129所,在校生3067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初中13所,在校学生15018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5765人。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3859人。

文化体育

2020年,科学技术支出4411万元,科技项目经费652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251件,专利授权量122件,全年科技项目14个。[6]

医疗卫生

“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中国喜鹊之乡”、 “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落户郧西,“郧西七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上津古城、黄龙洞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六届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荣获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奖,郧西三弦《丹水橘香》荣获“楚天群星”奖金奖。《郧西县志(1979—2005)》、《四库全书中的郧西》、《千年上津》出版发行。

截止到2020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64个,公共图书藏书50册,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8%以上,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

2020年,全年游客114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9%;旅游收入85.45亿元,增长24.6%。

2020年,各项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发展迅速,民众活动的环境日益改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

2020年末全社会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门诊部(所)40个,村卫生室321个(含医疗室35个)。卫生技术人员21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29人,注册护士94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81张。全年总治疗人次1346994万人次,出院人数87582万人。卫生防疫机构1个。[6]

邮电通信

2020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6元,同比减少757元,下降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1元,同比增加460元,增长4.2%。

2020年,就业再就业渠道有所拓宽,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领取了规定的保险待遇;全年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994人,同比末增加169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6963人,减少505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6376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51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8859人,减少683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157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7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006人,减少3206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928人,比上年增加10804人。

2020年,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社会发放、信息管理”的要求,对全县34157名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全年支付低保资金14427.6万元,其中城镇1227人、688.3万元,农村32930人、13739.3万元,6861人纳入五保对象,五保资金7395.3万元。残疾人康复治疗和救助得到社会支持,农村社会救灾救助力度加大,困难群众生活基本得到解决。

2020年,年末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9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8个,儿童服务机构1个。社会服务床位3624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3596张,儿童服务床位28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1个,农村社区服务站275个。

旅游

2020年,全年完成邮电行业业务总量10537万元,邮电业务收入9392.6万元,全县移动用户达到297697户。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42万件,包裹业务0.01万件,特快专递174839万件。[6]

著名人物

上津古城风景区

合并图册合并图册(2)上津古城风景区又名柳州城,建于明洪武初年,嘉庆七年全面复修,是湖北省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县级古城,199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系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城墙周长1236米,墙体上窄下宽成梯形,平均高6.8米,设有五门,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通汉、西南再辟一便民门。城区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楚秦边关——湖北关

湖北关湖北关湖北关座落于湖北口回族乡西部的天堂山与凤凰山两大山脉的结合部,总长约两公里。主体部分由规则的巨大石条所筑,厚2米,正中留一拱形大门,门高6.5米,宽6米,是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唯一通道。2006年湖北口回族乡二十年乡庆,湖北关下湖北人对关体进行了复修,郧西县委书记卢富昌题撰“湖北关”三字。两侧秦亭、楚亭为鄂、陕两地于1999年修建。

龙潭河风景区

五龙河五龙河(2)龙潭河景区位于汉江中上游北滨,秦岭支脉羊尾巴山下,属湖北省郧西县羊尾镇境内。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龙潭河和虎豹峡两部分组成,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2公里,主要景观有:一线天、海底龙宫、贡爷古居、龙王庙、龙头香、串龙洞、龙泉眼、孔雀瀑、。

五龙河

从安家乡政府经过6.5公里的旅游路,即可到达龙门景区。龙门景区从杨家河五龙湖到杨四庙全长3.5公里,有五龙门、柱、湖、河、溪、瀑、潭美景。五龙河由五大景区组成:分别是龙门景区、龙潭景区、龙峡景区、龙女景区、龙宫景区。

夹河关旅游区

夹河关夹河关(3)夹河镇是十堰市委2008年度评定的三个“文化名镇”之一,夹河关旅游景区位于汉江河畔,素有小武当之称的金銮山座落境内。景区隶属郧西县旅游局管理,修建了汉江文化墙40米、上山游步道200米以及城楼、观景台、龙头香等景点。

郧西天河旅游区

郧西天河旅游区位于郧西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面积约12000亩,北至土门镇金钗石,南至天河坪河口,西至榆树垭,东至大尖山。包括七夕文化区、道教文化区两大分区。

坎子山

坎子山坎子山坎子山位于湖北口回族乡西北部,雄居郧西大梁之巅,境内平均海拔达1500米,为郧西之最,最高海拔牛头岭1799米,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坎子山石林风光。

初到坎子山的人,一定会被那里特有的一种莫名的感觉所深深地吸引,不仅因为她那“老背少”、“姐妹谈”、“夫妻舞”,时而仰、时而立,时而曲、时而卧的万千亩石林,恐怕遥看那仿佛走在云端的一群群马头羊,会给人一种亦真亦幻感觉。坎子山石林绵延10余公里,素有“千亩之称”。石林资源和“湖北关”、猫耳洞、鹰嘴石、观音寺等景点形成链式,交相辉映,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古化石遗址

上津古城上津古城(4)郧西是恐龙的故乡。2006年,在郧西县城西下北隅村的金银山,修建银武高速公路时,发现了白垩纪时代的恐龙蛋化石群,化古成土红色。

郧西是古猿人之家:公元1976年7月,在郧西神岭白龙洞发现了八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中国科学院考证,此化石距今约45万年到100万年,早于北京周口店猿人.被命名为"郧西猿人".其考古点和"郧县猿人头骨化石"出土的地点相距约三十公里。2007年,考古工作者又在郧西黄龙洞发现了距今4至10万年的猿人牙齿化石,填补了亚洲没有4至10万猿人化古的缺环。

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8月15日西政发[1985]67号,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鄂豫陕省委第二十次常务会议旧址1935年,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虎坪涝池大院。

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1935年,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油炸岭村。

中共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1935年,郧西县湖北关防乡二天门。

陕南第四分区司令部旧址1947年,郧西县土门镇粮油所。

陕南军区武装部旧址1947年,郧西县土门镇关帝庙。

鄂陕周报社旧址1947年,郧西县土门镇。

陕南军区医院旧址1947年, 郧西县香口乡柯家祠堂。

烈士墓地1948年,郧西县土门镇凤坪村。

陕南军区枪械修配厂旧址1947年,郧西县五顶乡万寿寺。

烈士墓地1948年,郧西县五顶乡万寿寺。

渡春桥清代,郧西县城关镇。

河南馆古戏楼清代,郧西县城关镇。

弥陀寺古塔明代,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群联村。

罗汉寨石窟明代,郧西县店子镇罗汉寨。

佛爷庙明代,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绿林村。

1994年11月2日西政发[1994]29号,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庹家湾遗址新石器时代,郧西县观音镇庹家湾村。

归仙河口遗址新石器时代,郧西县河夹镇归仙河口村。

火麦沟遗址新石器时代,郧西县观音镇火麦沟村西政。

张家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郧西县童袁乡张家坪村。

城关汉代遗址汉代,郧西县城关南横街。

焦家台子墓群汉代,郧西县羊尾镇青山村。

李家棚墓群汉代,郧西县羊尾镇李家棚村。

西山墓群汉代,郧西县羊尾镇两利村。

灵官殿清代,郧西县夹河镇金銮山。

清真寺清末民国,郧西县羊尾镇老官庙。

悬鼓观明代,郧西县城关镇天河坪村。

郧西县烈士陵园现代,郧西县城关镇。

2013年,上津古城、黄龙洞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杰出人物

商界名流

中共十七大代表胡安梅、中共十八大党代表魏登殿

社会精英

湖北省卓越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雁飞、北京市劳模刘合炳、海天石化集团董事长谢守富、创业成功人士饶会均、成都市工商联十堰商会首届会长纪道友

荣誉

音乐人何晋先、武汉科技学院教授杨洪林

名优特产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13]

词条图册

杜仲

马头山羊马头山羊(4)杜仲系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中游一带。杜仲具有调剂人体免疫功能,并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郧西县位于长江中游汉江北岸,秦岭南麓,属于杜仲自然分布区。郧西县现有杜仲面积12.77万亩,主要分布在安家、马安、六郎、店子等乡镇。河夹镇万亩杜仲林被列为中国“四大杜仲基地之一“。

板桥豆腐干

郧西板桥,地处汉江中游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境内。传说清朝着名画家、扬州八卦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此建板石桥造福于民,后将此桥命名为板桥。郑板桥在此建桥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用汉江水和优质大豆制成的豆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郑板桥,就把这种豆干命名为“板桥豆干”,板桥豆干从清朝雍正年间传承已有200年的历史了。

马头山羊

马头羊无角,头像马头,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畜禽良种之一。郧西县的马头羊,年存栏量39.83万只,羊肉出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

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是郧西的一种特色小吃,性甘味苦,是该县境内高山上的一种野生灌木树叶加淀粉做成的,夏季吃“神仙豆腐”以后可以清热、解毒、活血,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这种神仙叶子是分布在郧西山区的一种灌木,忍冬科,六道木属,学名叫二翅六道木。

野香椿

香椿为多年生楝科落叶乔木树种,俗称椿芽、椿头。其树干通直圆满,有光泽,花纹美观,易干燥,不变形,抗腐耐湿,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桃花心木”。郧西县现有香椿基地10万余亩,活立木蓄积61.5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湖北口、店子、关防、上津、六郎、香口等乡镇。尚有7万亩香椿分布在住宅四旁、路旁等地,单株材积平均为0.2立方米,最高达到0.7立方米。

核桃

核桃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是一种良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林树种。据记载,在地质年代第三纪和第四纪时,已有6个种分布于中国西南及东北各地。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秦岭南麓,汉水北岸,土埌以黄沙埌、钙质土为主,是核桃生长的适宜区。到2005年,郧西县已发展核桃16.7万亩,占郧西县经济林总面积的53.9%。

郧西黄姜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属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茎草本植物,是传统中药材。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镇痛、消炎、抗毒素、避孕、保健和美容的领域。

黄姜作为国内特有的甾体药源植物,清同治版县志便有记载“县内出产黄姜,俗名‘火头根’”,根状茎直接入药,有祛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及各种外科炎症。

花馍

花馍花馍(9)郧西花馍又名面花,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甚广,湖北口回族乡做花馍的习惯是从陕西关中地区传承过来的。该乡在生日寿辰、婚丧嫁娶、祈祷祭奠等场合都要送花馍助兴。逢年过节时多做枣花馍,象征多福多寿;小孩子满月,姥姥家会送来有龙凤或虎头造型的花馍,意为“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端午节时,舅家送给外甥鱼、莲等形状的花馍,叫作“曲莲”,寓指五谷丰登,吉庆有余。

鱼羊一锅鲜

郧西的地方特色菜“鱼羊一锅鲜”,创造性的把鱼的鲜味加上羊肉的香味混合到一起,鱼吸收羊的浓香,羊吸收鱼的鲜甜,去膻去腥,鲜上加鲜,色香味俱全。在肉类中,只有羊肉中含有“左旋肉碱”,其作用是燃烧脂肪达到减肥作用,羊肉还可以暖胃。鱼类则含有较多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