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翅目,长蠹总科,粉蠹科的通称。已记载约70种,世界性分布。中国有6种。本科昆虫体小,细长而扁,黄、褐与黑色,表面光滑并着生细毛。头前部突出略倾斜,复眼大。触角短,10-11节,锤状部由2节组成。足细,跗节5节,第1节短。前足基节窝封闭,基节球形,左右相连。幼虫蛴螬型。乳白色。该科的害虫部分喜蛀食壳斗科植物制作的家具,也能为害杨柳类木材,但不为害松柏类的树木。主要为害枯木,是建房用材、木制品和家具的重要害虫。幼虫在木内蛀食,常从蛀孔中排出粉末。中国比较普遍的是在木料、家具、粮仓内发现的中华粉蠹。
粉蠹(5)红褐色至黑色,体长1∼7公釐(约0.3吋)。幼虫钻入晒乾的木头中蛀食,造成粉末,但不钻涂清漆、油漆或处理过的木器。木器被粉蠹钻洞後常被误认是年代久远的古物。
木材含水量下降后,可免遭真菌腐蚀,但受粉蠹危害的可能性却又大为增加。长蠹亚科(Bostrychia)成虫钻的坑道(tunnels)通入边材,并在其中产卵,孵化出的幼虫以木材组织中贮藏的淀粉为其营养物;粉蠹亚科(Lyctid)则与此相反,尽管它们的成虫也是以木材中所含的淀粉为生,但都在大的导管或纹孔中产卵。通常粉蠹侵害的对象是阔叶材。尽管长亚科害虫既危害阔叶材也危害针叶材,粉蠹亚科却主要是侵害有大纹孔的阔叶材。如果木材中不含淀粉,那就完全可以避免粉蠹的危害。例如,温带地区的阔叶材,在早春采伐时,其淀粉含量最大,这时就最易被粉蠹危害。由于木材里的淀粉会慢慢地出现自然退化,所以采伐若干年后的木材,实际上就巳具有免遭这类虫害的能力。此外,就抗虫害的能力来说,窑干材远不及气干材。因为气于材在气干过程中,木材细胞仍保持着生活力。因此,会逐渐把淀粉消耗掉,而窑干材在干燥过程中,所有细胞均被杀死,因而木材中仍会残存着淀粉,故易招引粉蠹危害。
1.齿粉蠹 Lyctoxylon dentatum(Pascoe)
分布:贵州,浙江,四川,广东,广西,云南,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
2.褐粉 Lyctus brunneus(Stephens)
分布:贵州,山西,河北,湖南,安徽,四川,广东,广西,台湾,云南,世界温带及热带地区。
3.中华粉蠹 Lyctus sinensis Lesne
分布:贵州,辽宁,内蒙古,青海,宁夏,山西,河北,江苏,淅江,安徽,四川,福建,云南,日本,朝鲜。
4.鳞毛粉蛋 Minthea rugicollis(Walker)
分布:贵州,江西,淅江,福建,湖南,云南,广东,广西,台湾,日本,马尔加什,印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美国及非洲西海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