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主要是基于对上一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的统计和分析。这里所说的知识产权申请共包括三大类别,即专利申请、商标申请、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
报告显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总计提交了大约290万件专利申请,比2014年增长了7.8%;2015年的商标申请量跃升至600万左右,增长15.3%;全球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达到87万多件,增长2.3%。
报告显示,在专利申请领域,2015年,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最多,超过了100万件;其次是美国52万多件,日本45万多件。
如果按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则有所变化。韩国自2004年以来,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专利申请量上一直排第一位;日本排第二,中国排第三。不过,中国在该项统计中的申请量增长很快,2005年为1200多件,2015年增长到5200多件。
从专利申请的领域来看,计算机技术占比最高,为7.9%;其次是电气机械占7.3%;数字通信占4.9%。中国、日本、韩国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领域,法国和德国较多涉及交通领域,美国和加拿大更多是计算机技术,俄罗斯是食品化学领域。
从机构申请人来看,跻身前十名的,有6家都是日本公司,包括松下、佳能、丰田汽车、东芝、三菱、夏普;另外还有韩国三星,中国的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此外,中国中兴公司、华为公司、中石化在机构申请量上也位居前列。
2015年,全球商标申请共计600万件,其中中国为283万件;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87万多件,在32个类别中,家具相关的外观设计最多,占所有申请的9.4%;其次是服装8.3%,包装和容器7%。
此外,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去年超过87万件,包含110万项外观设计,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2.3%,其中与家具相关的外观设计占所有申请的9.4%,其次是服装以及包装和容器。中国收到的申请中含有近57万项外观设计,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由于中国注册量的强劲增长,使得全球注册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总数增长了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