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合印叙

作品名称 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合印叙
作品出处 梁漱溟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儒家之学在求仁。“仁者,人也;”即求实践其所以为人者而已。孟子固尝言之:“形色天性,唯圣人为能践形。”儒家之学要不外践形尽性,非有他也。然牛生而成其为牛;马生而成其为马;人生而为人矣,若何有待更求实践其所以为人者邪?又孔了尝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顾既不敢以仁自许,亦不轻以仁许人;是何为而然邪?人之于仁,离合之间,难易之数,其必有以说明之乃可。

【注】:以上为原文部分内容。

出处收录

此文出自于《梁漱溟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1]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胜利后又参与国共和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问题之研究。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编者简介梁培宽,梁漱溟先生长子。1925年生于北京。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在校工作约四年后,调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五七干校劳动,约四年。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负责《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编辑室工作。自1986年退休至今,从事整理、编辑及出版梁漱溟著述工作。王宗昱,1 9 5 4年生。1 9 7 8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86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84年开始参加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项目,1987年开始发表关于梁漱溟思想研究的论著。现在主要从事道教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