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类就在此定居。是隋代著名高僧慧远、天文学家刘羲叟、诸宫调发明者孔三传、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卜、明代大臣张昺、中将王继堂、著名深海潜水员刘开周等著名人物的故里。相传大禹曾经治水于此(今晋城市郊东北有龙门峡,丹水从中流出,传为禹迹)。
陶唐时期,尧分天下为九州,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
舜建虞朝,舜帝继承尧制,肇启天下为十二州,此属冀州。《左传》云:分冀东丹山为并,东北医无闾为营。
夏代,十二州复合为九州,此属冀州。《禹贡锥指》曰:夏符合于冀州,与尧时同。
夏末,商汤讨伐夏桀,夏桀居住在天门,后迁于垂都(天门即本境著名关隘天井关,垂都即今本境高都镇,以产垂棘之壁而著称)。
殷商,祖乙定都于耿城(今河津),属畿内地。周武王三十三年,封庶弟于原,古史曰:文之昭有原。周襄王十三年,晋侯围原,原国降,迁原伯贯于翼,以赵衰为原大夫。
春秋时期,为晋国高都邑,赵、魏、韩三家置晋静公于晋国端氏邑(今晋城市沁水端氏镇),后又迁晋静公于高都邑祭祀,而后三家分晋。
战国时期,初属魏国,后属韩国、赵国,本境均为高都邑。周烈王二十年,楚国围困雍氏,韩国徵甲粟到东周,苏代说韩以高都城予东周。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36郡,置高都县,属上党郡。
汉代,改设十三州部郡国制,分属并州上党郡、司隶河内郡,兼置阳阿侯国。
曹魏时期,曹操复古九州,本境俱为曹魏所有,分属冀州上党郡、冀州河内郡。
东晋太元中年(386年),五胡乱华,西燕慕容永称帝,割上党、平阳、河内三郡,置建兴郡,郡治高都阳阿城,本境属建兴郡。
北魏永安二年,改建兴郡为建州,属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城,为州治及郡治。
北齐,属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县,为建州州治及高都郡治
北周,属建州高平郡,为建州州治及高平郡郡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省郡入州,建州改为泽州,州治高都改称丹川县,仍为泽州州治。
隋大业三年,复州制为郡制,改泽州为长平郡,本境为长平郡丹川县,为郡治。
隋义宁二年,复郡制为州制,改长平郡为泽州,丹川为泽州州治。
唐武德元年,分置盖州、建州、泽州三州,本境分属建州、盖州,均为州治。
唐贞观元年,盖、建、泽三州复并为泽州,本境为泽州晋城。
唐天宝二年,泽州改称高平郡,属高平郡,乾元初年复称泽州,属泽州,均为郡治和州治。
唐天佑二年,属泽州,为州治丹川县,隶属河东道,后改隶昭仪节度使。会昌三年,爆发刘禛之叛,李德裕率军讨伐,割泽州隶于河阳节度等。
五代时期,属泽州,仍为州治,先后隶后梁、后晋、后唐、后周各朝。
后唐元年,复称泽州晋城,宋、金、元、明历代因之。
宋代,属泽州(或称高平郡),隶河东路。
金天会六年,泽州改南泽州,属南泽州,隶河东南路。
金天德元年,复属泽州,仍隶河东南路。
金元光二年,泽州升忠昌军节度,属忠昌军节度使。
元代至元年,属泽州司侯司,隶属中书省晋宁路,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为腹里。
明洪武二年,属泽州直隶州,州治晋城省入泽州,本境即为州治,直隶山西布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属泽州府,设本境为泽州府所辖凤台县,为泽州府府治。
民国三年,撤销泽州府,府治凤台复称晋城,泽州府所辖五县均隶属于冀宁道,民国十七年,冀宁道撤销,直隶于山西省。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于晋冀鲁豫边区,成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分别隶属于太岳四专、太行八专抗日革命根据地领导。1945年4月28日,全境解放,恢复建制。
1948年10月,析晋城城关区兼置晋城市,属华北人民政府。
1985年5月,为晋城市郊区,由山西晋城市领导。
1996年8月,郊区改称泽州县,由山西晋城市领导,辖区不变。
截止至2014年初,泽州县下辖巴公镇、大阳镇、高都镇、金村镇、南村镇、犁川镇、晋庙铺镇、周村镇、大东沟镇、下村镇、北义城镇、柳口镇、山河镇、大箕镇14 个镇和南岭乡、川底乡、李寨乡3 个乡,共辖639个行政村,633 个村民委员会,1204个自然村,2695个村民小组。
泽州县地图泽州县境东北与陵川县为邻;南和东南与河南省的辉县、修武、博爱、沁阳、济源等市、县交界;西与阳城县毗连;西北与沁水县相邻;北与高平市接壤;晋城市城区居县境之中央。地理坐标为北纬 35°12′一35°42′,东经112°31′,一113°14′,南北长约 58.85公里,东西宽约62.75公里,总面积为2023平方公里,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2%,占晋城市总面积的21.3%。泽州北依上党、南邻中原、东眺冀鲁,西望洛阳。[3]
泽州县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岭陡峻,倾向中央,北中部为丘陵地带。地貌呈黄土高原和褶皱山板相间分布,具有山地、丘陵、平川区等多种地貌类型,构成了北高南低波浪式的地貌景观。[3]
山地地貌分布于本县东南部的高山地带,境内起伏大,相对高差一般为800米左右,面积197.1万亩,占泽州县总面积的60.8%。本区以急剧的升降结构作用为主,伴之以流水侵蚀及风化剥蚀作用,山体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及变质岩组成。多为直立陡峭的单面山及高度不等的突起山峰。尖棱的山脊,重迭的岗峦,陡缓不均的山面和狭窄的山谷。[3]
丘陵地貌分布于大阳、东沟、下村、川底、周村、北义城、水东、金村、高都等乡镇。相对高差一般为200米左右,面积100.2万亩,占泽州县总面积的30.9%。本区的石灰石、沙质岩、沙岩全为黄土、红土、红黄土覆盖,在长期的风化剥蚀及流水侵蚀作用下,下切强烈、沟底狭窄,多呈V形,由于侵刨基准面不断下降,加之覆盖深厚的黄土,抗蚀能力差,大部分被冲刷沟分割成狭长的梁地。山梁呈波浪式,山坡为阶梯状,自山梁和山坡继续覆盖厚薄不一的堆积物,有较规则的排列。登高斜望,黄土丘陵呈波浪起伏、沟谷纵横之状。[3]
平川区地貌分布于南村、巴公等乡镇。相对高差一般只有50米左右,面积27万亩,占泽州县总面积的8.3%。本区地势平坦开阔,有垄岗起伏的微域变化,为河流近代洪水淤积物,上细下粗呈二元结构。土层主要为较厚的更新统黄土堆积,其厚度为5-15米,下层为砾石层。境内山地、丘陵、平川面积之比为6︰3︰1。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吾圣山主峰,海拔1346.6米,最低点为丹河出口处的三姑泉,海拔296米,相对高差为 1050.6米。平均海拔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岭纵横,北疏南密,均属太行山脉。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有吾圣山、香山、大圪垴山、伊侯山、大尖山、方山、岳城山、晋普山、圣王山等。[3]
泽州县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一般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泽州县年平均气温10℃-11℃,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泽州县多年无霜期192.6天,最多为226天。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区多于平川、丘陵;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于北中部地区。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
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泽州县境内主要河流为沁河和丹河两大流域。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长河、白水河、犁川河、龙湾河、范河;丹河的主要支流有东丹河、东大河、巴公河等。干流流向多由北向南,其支流流向多为由西向东。泽州县水资源总量为3.5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3.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54亿立方米,重复资源为2.3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资源量为1.11亿立方米。
泽州县以煤为主,依次有铁矿、硫铁矿、铝土矿、白云岩、石灰岩、水晶、萤石及铅锌矿等。境内含煤面积52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13%。探明储量480503.1万吨,表外储量7845.8万吨,除国统区外,泽州县保有储量124645.8万吨;铁矿探明储量 2575.15万吨,其中上表储量879.4万吨,远景储量 2500万吨;硫铁矿探明储量1324.6万吨,其中上表储量963.9万吨;含锰铁矿探明储量615万吨,其中上表储量473万吨;水泥灰岩6805万吨;铝土探刃储量264.48万吨,远景储量315.05万吨。
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的巴公、北义城、高都及西部与南部的大阳、东沟、金村、南村一带。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含煤8-17层,总厚宽9.18-14.23米,其中山西组3号、太原组9号及15号为主要可采煤层,为单一的无烟煤种,变质程度由北向南增高,晋普山一带变质程度最高。洗煤挥发分达4.47-6.2%。煤质及煤质特征为:山西组3号煤层,厚度最小5米,最大6.44米,平均5.97米,至太原组9号的层间距为53米,夹石层为5层,性能稳定。原煤灰分为14.26%,精懈发分为6.82%,原煤含硫0.4%,发热量为 8391大卡/公斤。属无烟煤。太原组9号,厚度最小0.5米,最大2.9米,平均1.55米,夹石层为3层,性能较稳定。原煤水分为19.01%,精煤挥发分为3.18%,原煤含硫为6.92%,发热量为8368大卡松斤。太原组15号煤,厚度为0.95--5.50米,平均2.16米,与3号煤层的层间距为35米。夹石层为3层,性能较稳定。原煤灰分为18.51%,精煤挥发分为6.60%,原煤灰分为3.38%,发热量为8335大卡/公斤。三种煤均为无烟煤。3个煤层比较,3号煤煤层厚,含硫量低,原煤灰分低;15号煤层厚度中等,为富硫及高硫煤,俗称臭煤;9号煤层较薄,含硫量略低于15号煤,原煤灰分最高。开采技术条件,奥陶系为主要含水层,以晋长断裂为界,向南向北运移,水位标高640米,向三姑泉与郭壁泉排泄。其它基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弱,第四系冲击层含较丰富的潜水,开采3号煤层的生产矿井,含水系数0.46-0.63立方米/吨煤。现有生产矿井,大多开采3号煤层。顶板管理较易,但也有个别井因顶压大而出现片帮现象,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2--2.64立方米/吨煤·日。晋普山一带为 19.43立方米/吨煤·日,属高沼气井,境内很少发现煤自燃现象,属无爆炸性煤层。
铁矿资源
泽州县境内之铁矿,主要分布于高都、郝庄、李寨、关山一带。系沉积矿床。矿体大都产生于奥陶系侵蚀面上。少量夹于粘土页岩中。矿体形态受侵蚀面形态控制,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窝状及团块状。厚几十厘米到2-3米,长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褐铁矿,局部为菱铁矿。含铁量20-60%,一般为30- 40%,硫磷、含量低。因矿体规模小而分散,不宜规模开采。已探明储量2575.15万吨,上表储量 879.477吨。境内山西式铁矿埋藏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宜小规模开采。
含锰菱铁矿资源
境内含锰菱铁矿产于下石盒子组,属河湖相沉积矿床,主要分布于下村--湾里一带。矿床赋存于下石盒子组中上部。上石盒子组中下部亦有菱铁矿薄层,质量欠佳。探明储量615万吨,其中上表储量473万吨。
有色金属资源
铝土矿是泽州有色金属的重要资源。分布于境内南部之追山、晋庙铺、南岭、李寨等地。矿 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岩系内。矿体呈透境状,似层状及窝状。A/S值为3-3.5,属中低品位。规模较小,泽州县D+E+F储量180.86万吨。
化工原料矿产资源
分布于境内神南、大箕、南村、犁川等19个乡镇,主要产出层位多为浸染状,少数为致密块状。矿石属中低品位Ⅱ-Ⅲ级品。探明储量1324.6万吨,其中上表储量963.9万吨。
泽州县土地总面积305.8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1.64万亩,占总面积的29.96%,耕地主要以旱地为主,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在总耕地面积中,21.11%为平地,9.45%为沟坝地,56.65%为梯田。12.78%为山直坡地。园地有2.15万亩,占总面积的0.7%,其中3亩以上的成片果园面积为2.06万亩,占园地面积的 95.81%,主要有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桑园面积为826亩,占园地面积的3.85%。
境内野生果树分为7科16属25种。7科是蔷薇科、葡萄科、胡颓子科、榛科、楝科、鼠李科、亮斗科。16属为苹果属、梨属、枸子属、悬钩子属、桃属、杏属、樱桃属、山 楂属、葡萄属、蛇葡萄属、沙棘属、胡颓子属、榛属、楝属、枣属、栎属。25种是山荆子、杜梨、褐梨、水枸子、毛叶水枸子、灰枸子、西北枸子、茅莓、山桃、毛桃、山杏、毛叶欧李、毛樱桃、甘肃山楂、华北山楂、桑叶葡萄、华北葡萄、掌裂草葡萄、沙棘、木通、牛奶子、榛、楝树、酸枣、槲树。此外还有软枣、羊桃叶、山金针、山木瓜等。
杜梨这些资源主要分布于山丘地区。其中杜梨零星分布有0.45万株,褐梨0.15万株,山荆子0.40万株,各种枸子有25万余株,茅莓2万株,山桃和毛桃约有1.2万株,山楂约0.4万株,毛叶欧李约8.5万株,野生葡萄约5万株,毛樱桃约 0.02万株,牛奶子约10万株。
作为饲料、料米、蜜源的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黄花、荆花、野苜蓿、野豌豆、马榴、无芒雀麦、灰菜、莲子菜、苦苦菜、牵牛花、刺角菜、野蘑菇等,数量较多,分布较广。
红嘴鸦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爬行类、水生类、鸟类和兽类等,约100余种。爬行类主要蛇、蟒、大壁虎等;两栖动物主要蛙、蟾;鸟类主要有山鸡、灰鸽、喜鹊、麻雀、山雀、乌鸦、红嘴鸦、山鹰、黄莺、黄鹂、啄木鸟、大雁、小燕子、水鸟、杜鹃、斑鸠、猫头鹰、含唪鸟、布谷鸟、鹌等;兽类动物主要有狼、豹、獾、狐、猴、野猪、野兔、山羊、黄鼠狼、山猫、松鼠、刺猥、山鹿、麝等。按经济用途分类:珍贵稀有动物,主要有猕猴和麝,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分布于境内南部与河南省接界的深山里,麝也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数量很少。皮毛动物,主要有黄鼠狼、狐狸、豹、野兔、蛇,分布在山丘地区。其中豹数量很少。肉用动物,主要有獾、野兔、山羊、野鸽、野鸡等,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区。药用动物,主要有蟾蜍、山鹿、麝、豹、山羊、麻雀、蛇、大壁虎、含沔鸟等。其中大壁虎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豹属珍贵药用动物。羽用动物,主要有野鸡和野鸭类以及鹰雕类,广泛分布于山丘地区。有益于农业生产的动物,主要有青蛙、蟾蜍、蝙蝠、喜鹊、猫头鹰、小燕子、啄木鸟等。有害动物,主要有狼、田鼠、野猪、黄鼠狼、獾、野兔、狐狸等。
泽州县境内天然水资源总量由本区水资源量、过境水资源量和过界客水资源量三部分组成,总量为17.58亿立方米。
本区水资源量是指在本区范围内由于降雨人渗补给所形成的天然地表、地下径流量。通过计算求得,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27亿立方米(保证率95%时为2.43亿立方米,75%时为1.86亿立方米,50%时为1.44亿产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为0.7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1.943立方米。
入境水资源量是指区界外由于降水补给形成流经本区的天然、地表、地下径流量。境内多年平均由上游的高平、陵川入境的水量为 2.25亿立方米(保证率95%时为1.977亿立方米, 75%时为1.509亿立方米,50%时为1.16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0.589亿立方米,地下水为 1.66亿立方米。
过界客水主要指沁河从本区的西南边境流过的水量,其天然河川径流量为12.61亿立方米。按水资源分类划分:境内天然水资源总量为4.974亿立方米(不包括过界客水)。其中地表水资源为为1.38亿立方米,地下水3.594亿立方米。
境内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由于漏水地层多,造成地表洪水少,地表洪水仅占泽州县水资源总量的 7.8%,而地下水却占到水资源总量的20.89%;水资源分布与工农业生产需求不协调。东南部山区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少,而年降雨一般比中北部地区多100毫米左右,许多地方又地处河流下游,泉水出露较多,流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工农业比较集中的中北部和丹河上游地区需水量多,但年均降雨量和清水流量较少,水资源相对比较贫乏;蓄水工程造价高,成本大;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又分布不均,丰水年和旱年往往连续发生(一般丰水年连续3-4年,干旱年连续2-4年);地下水资源的 60%是埋藏于地面400米以下的深水层,打井费用高,提水成本较大;流量在0.1立方米/秒以上泉水大都分在东南山区,出露标高为300-500米,因远离工农业密集区,开发利用困难。由于水资源总量的70%分布于东南山区,泽州县水资源总量为17.584亿立方米,但经测量计算,泽州县天然水资源可利用总量P:75,时为1.37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可利用为0.307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清水为0,30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76亿立方米,其中浅中层水为0.231亿立方米,深层水为0.439亿立方米。
泽州县是山西省和晋城市人口大县之一。1949年泽州县总户数为77798户,总人口为303339人,市管县体制改革前的1984年,其总人口即达606652人。1985年,城区部分划出后,仍有467453人。1999年总人口达513428人,占晋城市总人口的24.5%。在总人口中,男性261081人,占50.85%,女性252347人,占49.15%;农业人口为462428人,占90.07%,非农业人口为51000人,占9.93%;乡村人口为474579人,占92.4%。泽州县的人口密度为253人/平方公里。县境北中部和西部为人口密集区。26个乡镇中,巴公镇人口密度最大,柳口乡人口密度最小。[3]
2021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 414416 人,比上年末减少477人,其中城镇人口 200710 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8.43%,比上年末提高0.88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3643 人,出生率为8.78 ‰;死亡人口 3334 人,死亡率为 8.04 ‰;自然增长率为0.74 ‰;常住人口性别比为 108.05(以女性人口为100)。[1]
撤并前乡镇名称 | 总人口(人) | 面积(平方千米) | 撤乡后乡镇名称 | 总人口(人) | 面积(平方千米) |
---|---|---|---|---|---|
巴公镇 | 51148 | 83.12 | 巴公镇 | 60162 | 112.08 |
陈沟乡 | 9014 | 28.96 | |||
高都镇 | 27443 | 54.08 | 高都镇 | 41362 | 119.11 |
大兴乡 | 13919 | 65.03 | |||
金村镇 | 25372 | 44.76 | 金村镇 | 55698 | 212.29 |
水东乡 | 14564 | 56.57 | |||
铺头乡 | 15762 | 110.96 | |||
柳树口乡 | 10147 | 236.67 | 柳树口乡 | 18173 | 336.44 |
东下村乡 | 8026 | 99.77 | |||
大箕乡 | 15822 | 36.73 | 大箕乡 | 24249 | 131.9 |
南河西乡 | 8427 | 95.17 | |||
追山乡 | 7069 | 51.94 | 追山乡 | 25552 | 218.82 |
土河乡 | 7295 | 69.97 | |||
衙道乡 | 11188 | 96.14 | |||
北义城乡 | 13827 | 33.52 | 北义城乡 | 29023 | 71.65 |
鲁村乡 | 15196 | 38.13 | |||
周村镇 | 26497 | 68.43 | 周村镇 | 26497 | 68.43 |
下村镇 | 38281 | 94.86 | 下村镇 | 38281 | 94.86 |
大东沟镇 | 32335 | 85.83 | 大东沟镇 | 32335 | 85.83 |
犁川镇 | 16801 | 60.21 | 犁川镇 | 16801 | 60.21 |
晋庙铺镇 | 20027 | 150.27 | 晋庙铺镇 | 20027 | 150.27 |
南村镇 | 48682 | 88.25 | 南村镇 | 48682 | 88.25 |
大阳镇 | 28399 | 52.58 | 大阳镇 | 28399 | 52.58 |
川底乡 | 20281 | 86.11 | 川底乡 | 20281 | 86.11 |
李寨乡 | 14881 | 70.02 | 李寨乡 | 14881 | 70.02 |
南岭乡 | 11313 | 62.94 | 南岭乡 | 11313 | 62.94 |
撤并前乡镇名称 | 总人口(人) | 面积(平方千米) | 撤乡后乡镇名称 | 总人口(人) | 面积(平方千米) |
---|---|---|---|---|---|
巴公镇 | 51148 | 83.12 | 巴公镇 | 60162 | 112.08 |
陈沟乡 | 9014 | 28.96 | |||
高都镇 | 27443 | 54.08 | 高都镇 | 41362 | 119.11 |
大兴乡 | 13919 | 65.03 | |||
金村镇 | 25372 | 44.76 | 金村镇 | 55698 | 212.29 |
水东乡 | 14564 | 56.57 | |||
铺头乡 | 15762 | 110.96 | |||
柳树口乡 | 10147 | 236.67 | 柳树口乡 | 18173 | 336.44 |
东下村乡 | 8026 | 99.77 | |||
大箕乡 | 15822 | 36.73 | 大箕乡 | 24249 | 131.9 |
南河西乡 | 8427 | 95.17 | |||
追山乡 | 7069 | 51.94 | 追山乡 | 25552 | 218.82 |
土河乡 | 7295 | 69.97 | |||
衙道乡 | 11188 | 96.14 | |||
北义城乡 | 13827 | 33.52 | 北义城乡 | 29023 | 71.65 |
鲁村乡 | 15196 | 38.13 | |||
周村镇 | 26497 | 68.43 | 周村镇 | 26497 | 68.43 |
下村镇 | 38281 | 94.86 | 下村镇 | 38281 | 94.86 |
大东沟镇 | 32335 | 85.83 | 大东沟镇 | 32335 | 85.83 |
犁川镇 | 16801 | 60.21 | 犁川镇 | 16801 | 60.21 |
晋庙铺镇 | 20027 | 150.27 | 晋庙铺镇 | 20027 | 150.27 |
南村镇 | 48682 | 88.25 | 南村镇 | 48682 | 88.25 |
大阳镇 | 28399 | 52.58 | 大阳镇 | 28399 | 52.58 |
川底乡 | 20281 | 86.11 | 川底乡 | 20281 | 86.11 |
李寨乡 | 14881 | 70.02 | 李寨乡 | 14881 | 70.02 |
南岭乡 | 11313 | 62.94 | 南岭乡 | 11313 | 62.94 |
泽州县境在古代曾经是多民族聚居区,后逐渐与汉族融合。现有人口中,汉族占99.5%,回、蒙、满、朝鲜、布依、苗、白、土、壮等少数民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5%,多因工作或婚姻等原因移居本地。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占大多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境内总人口为437642人,其中,汉族为437419人,回族为218人,彝、壮、满、白、纳西族各有1人。[3]
2021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432.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5.4%,两年平均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8 亿元,增长 7.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第二产业增加值 321.4 亿元,增长 15.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3%;第三产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6.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4353 元,按2021 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6176 美元。
2021年,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 8538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63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达到 1078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279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8%。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30.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5.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0.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8%。
2021年,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 3527 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4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 23669 户。[1]
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
2021年,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 52789.6 公顷,增加1071.8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 48793.5 公顷,增加123 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959.8 公顷,增加 359.7 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43.6 公顷,增加 137.5 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1337.4 公顷,增加175 公顷。
2021年,在粮食种植面积中,小麦种植面积31121.6 公顷,减少3.1公顷;玉米种植面积 8622.8 公顷,增加280 公顷;谷子种植面积3011.2 公顷,增加 435.6 公顷;豆类种植面积4800.9 公顷,减少571.2 公顷;薯类种植面积 1117.5 公顷,减少90.7 公顷。
2021年,全年全县粮食产量 18.9 万吨,增加0.2 万吨,增产1.1%。其中,夏粮 12.8 万吨,增产 3.3%;秋粮6.1 万吨,减产3.1%。
2021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867 公顷,增长272.1%。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 44941.9 吨,增长20.2%。其中,猪肉产量41022.7 吨,增长 19.6%;牛肉产量282 吨,下降15.1%;羊肉产量 782 吨,增长 42.2%;禽肉产量2812.7 吨,增长30.1%。年末生猪存栏 27.6 万头,增长 9.8%;生猪出栏49.1 万头,增长23.3%。禽蛋总产量 23289.3 吨,增长 11.9%;水产品产量380 吨,增长8.6%。
2021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 19.5 万千瓦,增长1.6%。机械耕地面积 37701 公顷,下降 0.5%;机械播种面积39800 公顷,增长2.6%;机械收获面积 36482 公顷,增长4.8%。[1]
2021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 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9.2%。
2021年,分行业看: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21.2%,非煤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4%。其中:煤化工行业增长10.6%,建材行业增长53. 5%,冶铸行业下降 7.3%,装备制造行业增长1.1%,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 54.9%,电力行业下降2.4%。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1 亿元,增长59%。按行业类型分:煤炭行业实现收入370.2 亿元,增长110.7%;化工行业实现收入 116.2 亿元,增长38.6%;冶铸行业实现收入228.3亿元,增长 22.9%;装备制造业实现收入35.1 亿元,增长8.5%。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78.7 亿元,增长99.7%;实现利税132.4亿元,增长 74.2%。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 亿元,同比增长0.6%。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7 家,完成总产值 44.1 亿元,同比增长 12.6%。[1]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 92.5 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12.3 亿元,增长1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3.4 亿元,增长1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 17.4%;金融业增加值7.7 亿元,增长6.8%;房地产业增加值 18.9 亿元,增长 57%;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 3.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7.3 亿元,增长7.8%。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 165.8 亿元,增长18.5%。
2021年,从产业划分看,第一产业投资4.4 亿元,增长115.3%;第二产业投资 69.1 亿元,增长 3.3%;第三产业投资92.2 亿元,增长30%。
2021年,全年全县在库项目 346 个。其中,5 亿元以上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 701.8 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08.5 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65.5%。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33.5 亿元,增长162.4%。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 亿元,增长14.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9 亿元,增长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16.8 亿元,增长 34.9%。
2021年,全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7 亿元,增长15.4%。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县海关进出口总额 24.7 亿元,下降10.4%。其中,出口完成 0.2 亿元,下降 44.7%;进口完成24.5 亿元,下降10.1%。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 亿元,增长41.2%,增收10.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 17.6 亿元,增长30.9%,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13.2亿元,增长 36.8%。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2.7 亿元,增长8.6%,增支4.2亿元。其中:教育支出 6.8 亿元,增长 1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亿元,增长 11.1%;卫生健康支出3.5 亿元,下降2.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1 亿元,增长13.2%;住房保障支出1.4亿元,增长 0.3%。民生支出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35.7%。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1.2 亿元,比年初增加4.2亿元,增长 1.3%。各项贷款余额159.6 亿元,比年初增加31.3亿元,增长 24.4%。
2021年,全年全县保费收入 24516.4 万元,增长12.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 7733 万元,下降 24.5%;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4380.8万元,增长 70.3%;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916.4 万元,增长356.5%;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 10486.2 万元,增长2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 9155.2 万元,增长 73.1%。[1]
2021年,年末全县公路线路里程 2543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公里。[1]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 80 所,小学83 所,普通初中23所,普通高中 4 所,高职中学 2 所,教师进修学校1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数41947 人,比上年末减少 182 人;招生数 11077 人,比上年减少626 人;毕业生数10856人,比上年减少 307 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均达 100%;高中毛入学率99.25%。
2021年,全年全县专利授权量 351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件,实用新型授权 277 件,外观设计授权68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49 件。[1]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 个,新创作首演剧目2个,本年上演剧目 36 余个,演出场次800 余场,收入172 万元,其中:剧团 1 个,本年上演剧目 16 个,演出场次300 场,收入161万元;曲艺队 1 个,本年上演剧目20 个,演出场次502余场,收入 11 万元。全县共有公共文化馆1 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 16 个,村级农家书屋 442 个,共藏书约148 万册。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748 个,其中:县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院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 个,其他医院 9 个,乡镇卫生院 26 个,村级卫生室632 个,个体诊所78个。全县共有床位数 2330 张,医生1177 人,注册护士1155人。
2021年,全年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6 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人数 3000 余人。运动员在市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 40 枚、33 枚、32 枚。全民健身活动更加形式多样。据不完全抽样体质检测统计,全年全县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到90.76%,约 37.66 万人。[1]
2021年,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89 元,增长8.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19 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49 元,增长10.5%。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8146 元,增长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988 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3293 元,增长 10.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2.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22.2%。
2021年,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0700 人,比上年末增加 4964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07200 人,增加48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42419 人,增加463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402019 人,减少1344 人;参加失业保险31862人,增加 5221 人;参加工伤保险88500 人,增加8130人;参加生育保险 33480 人,增加 275 人。
2021年,全年城镇低保人数 624 人,保障户数599 户;农村低保人数6152 人,保障户数 4022 户。[1]
2021年,全县省级自然保护区 1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3775.1公顷。
2021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72 天,重污染天数4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 4.11。全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29 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9.3%。3 个国家级地表水考核断面,4 个市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71.4%,全县无劣 V 类水体。[1]
2021年,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315 万元,增长11.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21590 万元,增长10.1%。农村固定电话用户0.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 37.8 万户,全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14.1 万户。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旅游景区(点)8 处,其中:4A级景区3个, 3A级景区 5 个。共有星级饭店 3 家,其中:四星级2 家,三星级1家。共有农家乐 348 家。全年全县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49.6万人次,门票收入 1169.9 万元,旅游经营收入3717 万元。[1]
2021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 12 起,事故死亡12 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195 起,死亡 40 人。亿元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0。[1]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泽州县名列其中。[4]
珏山
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珏山的景点颇多,有儒道佛共奉一殿的南顶、供奉玄天上帝和周公的正顶、文昌殿、过月亭、财神殿、文笔峰塔、丹河龙门口、建于宋代的关帝庙、女娲炼石补天处的娲皇窟、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宋二仙观、唐代的白马禅寺和孔子回车处等。[5]
山里泉
山里泉景区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晋城市泽州县与阳城县、济源市三市的交汇处,距207国道18公里,距晋城市区50公里,距济源市区51公里。侯月铁路从景区穿越而过,并设有车站。人称北方“小三峡”。[6]
东四义村
东四义村宝贵的文化遗产非常珍贵,像“松棚庙”、“圣临庵”、“贞节古牌坊”、“史家大院”等保存完好,200多年的四义戏旧址,明末留下的古戏台“舞乐楼”,最有代表性“龙王庙”和相传凤凰曾落此处“金鸡台”遗址。[7]
青莲寺
青莲寺青莲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处的郊区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为山西省境风著名的佛教寺庙。
青莲寺分为古、新两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势展开。古青莲寺在下,新青莲寺居于上。古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唐代咸通八年(公元867年)重修并赐名青莲寺。古寺东侧有明代建造的砖砌藏式佛塔,西侧建有唐代建造的惠峰石塔。
府城玉皇庙
府城玉皇庙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北岗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 内绘三清神像。”北宋熙宁九年(1 0 7 6年)在原址上重建,题名“玉皇行宫”。内设大殿、廊庑、山门等建筑,并彩绘壁画,塑造神像,当时已初具规模。金泰和七年(1 2 0 7年), 因庙宇败陋椽栋毁坏,当地群众曾集资大修一次。但为时不久,又遭兵乱破坏。元至元元年(1 3 3 5年)再次复修。其后虽经元至正十五年(1 3 5 5年)以及明清两代屡次修葺。现存建筑的基本格局则是元至元元年重建时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