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战役

临沂战役

地点 山东临沂
参战方 国民党军、侵华日军
名称 临沂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2日~4月19日
目录导航

历史背景

1938年初,日军沿津浦路和胶济路继续南侵,兵分两路进窥徐州。其中日军第10师团在未经中国军队的抵抗后即于1937年12月月底顺利占领山东省省会济南,继又于1938年1月初相继占领蒙阴、厉山,第5师团又于1月中旬进占青岛。这些不利情况严重影响了第5战区的军事部署。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上将虽将作战不利的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上将逮捕法办,并严令第3集团军所属两个军发动反击,亦无法挽救局势。

日军第5师团在夺取青岛之后,于2月21日接到了上级机关——第2军司令部关于“第5师团应以1个支队配合友军第10师团在津浦路方向的作战,并向临沂地区攻击前进”的命令。该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遂将第21旅团21联队主力和山炮兵一个中队的兵力编组为片野支队,由第21联队长片野定见大佐指挥对莒县发起攻击。在片野支队攻占莒县后,师团长板垣中将为加强该处战力,又将第9旅团11联队(欠一个大队)和第21旅团42联队第2大队、野炮兵第5联队和片野支队约8000余人编组为坂本支队,由第21旅团长坂本顺少将指挥进逼临沂,企图与第10师团在台儿庄会师。

临沂系鲁南重镇,距台儿庄90公里,为徐州东北的屏障。如临沂失守,日军则可由青岛直趋台、徐,威胁陇海、津浦两路的安全,其战略地位至为重要。第5战区的李宗仁司令长官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临沂地区的防务交由庞炳勋第3军团担负。

第三军团仅辖一个40军军部和一个39师。39师下辖两旅四团,另有一个补充团。全军团仅5个团1万3千余人。根据时任第3军团参谋长的王瘦吾回忆,该军团装备有轻重迫击炮60门,轻重机枪660挺,掷弹筒200个,山炮4门,战马300匹。是以该军团人数虽少,但其装备亦可称之为“精良”。

以如此兵力来抵挡装备精良的日军坂本支队极为勉强,李长官于是又命令刚编入5战区序列的张自忠第59军紧急开赴临沂以增强该方面的防御力量。第59军虽为一军,但是下辖有两个师。其中第38师为三旅六团制,第180师为两旅四团制。全军共10个团2万2千余人。在装备上,该军清一色捷克式装备,较之3军团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役经过

临沂保卫战是台儿庄大战的序幕战。日军在1937年12月南占南京、北占济南之后,图使南北兵力在徐州会合,后沿陇海铁路西进,扑平汉铁路,灭郑州、武汉间中国军队,举攻占武汉,使中国政府屈服。

1938年2月,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坂垣第五师团主力坂本支队及伪军刘桂堂部约两万人,胶济线南犯诸城、沂水、莒县,扑临沂。临沂系鲁南重镇,各公路的交叉点。临沂的战略位置关系到陇海、津浦两路的安危,是徐州的一个重要屏障。日军以坂垣师团猛攻临沂,是为了策应日军矶谷师团进攻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驻扎在海州的第三军团庞炳勋部,达临沂阻击日军。庞炳勋部奉调抵达临沂后,人勘察地形,开营长以上军官会议,究敌情及攻守方略,紧时间构筑主阵地。

3月3日,军在大炮、战车的掩护下,庞炳勋阵地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力抵抗,上午击溃日军四次冲锋,毙日军七八百人,灭伪军刘桂棠大部。

3月11日,军飞机轮番对中国军队阵地进行轰炸,炮昼夜不停地轰击,国阵地工事大部分被摧毁,军也有不少伤亡。中国军队也集中十几挺机枪,敌人以猛烈还击,地前的沂河中,浮着不少日军的尸体。日军穷数日的反复冲杀,伤枕藉,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军的中外记者及友邦武官,没有料到日本最精锐的第五师团主力万余人,然受挫于庞炳勋军团5个团手里。一时中外哄传,声四起。日本报纸也报道“支那杂牌军击败了皇军最优秀的师团。”

日军坂本支队在临沂遭到中国第四十军的顽强抵抗,团长板垣征四郎大丢了面子,为震怒,斥坂本顺无能,抽调大量兵力,自督战。对临沂发起了更加凌厉的攻势。庞炳勋部由于连日苦战,亡很大,感不支,向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电求援。李宗仁急电令刚从淮河前线撤下来在临城一带休整的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驰援临沂。

3月14日凌晨3时,自忠部从左翼强渡沂河,领部分东岸,然对敌人发动攻击。日军措手不及,促应战,果被张自忠部打得丢盔卸甲,败而逃,伤2000余人。庞炳勋见张自忠突袭日军成功,打开临沂城门杀出,日军进行内外夹击。庞炳勋、张自忠两部士气高昂,血奋战,败日军。日军的援军赶到,方在茶叶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自忠先将师预备队投入,山南面对日军侧背发起攻击,援第三十八师。日军也迭次增加兵力,斗十分惨烈,叶山几易其主。直到最后关头,自忠又把军总预备队也拉了上去。张自忠向全军官兵书写3条手令(上图),中讲:“我们到最后关头,人亦到最后关头,谁能忍耐最后一秒钟,就成功。”“我们困难,之困难更大,苦战,之苦处数倍于我,率所部撑眼前这一极小之时间,盼!甚盼!”这手令对全军将士鼓舞很大,伤病员和炊事员也参加了战斗。茶叶山血战,过八天的争夺,于将日军击溃。

在这次战斗中,五十九军以沉重的代价,毙日军第十一联队长野裕一郎大佐、牟田九次郎中佐及以下数千人。据日军俘虏利陆夫供称:“自作战以来,师团伤5000余人,3000余人……本大队伤亡已尽,药经常接济不上。”

3月18日,沂保卫战告一段落,炳勋、张自忠两部协同作战,住了临沂城。张自忠第五十九军除留第一一四旅协助庞炳勋部作战外,余奉命调费县休整。日寇不甘心在临沂战役中的失败,3月23日,向庞炳勋部阵地展开反攻。在敌人强大兵力的攻击下,炳勋部力战不支,沂形势又趋危急。为确保临沂、解围庞炳勋部,自忠部于3月25日重返临沂增援。庞炳勋第三十九师与张自忠第五十九军部坚守阵地,敌人展开血战,毙敌寇百余人。由于此时台儿庄方向战况吃紧,日两军在临沂方面的部队被调走大部分,下少数兵力形成对峙,有规模不大的交火,沂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直到4月21日,国军队撤离,沂遂被日军占领[1]

历史意义

李宗仁指出,临沂战役“最大收获,就是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计划彻底粉碎。造成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临沂战役本身就是台儿庄战役的有机组成部分,临沂是独立于台儿庄方面的另一个主战场,临沂战役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序幕战和外围战的范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