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霸市地处国场川河口,在古代被当地人称为“浮岛”,是国场川、安里川、久茂地川的土砂冲积而成的海湾中的岛屿。1451年,尚金福王修筑那霸和崇元寺之间的长虹堤,连接那霸和首里之间的陆路交通。17世纪后期,那霸已经是首里的外港,并形成了那霸四町(西、东、若狭、泉崎)。那霸的久米村地区是中国人居住区,居住在这里的闽人三十六姓在琉球国的贸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时在中国人之间已有“球阳八景”的说法,在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中,也绘有“琉球八景”系列。至琉球国末期时,那霸已因土砂堆积而和琉球本岛连为一体。
15世纪初期,中山国王尚巴志统一冲绳本岛,并将政治中心从浦添(现浦添市)迁到首里(即现在那霸市的首里地区)。首里自此成为琉球国的首都。16世纪之后,尚真王将琉球各地的豪族集中搬到首里,确立了首里的城市格局。1691年,首里人口有16,210人,占琉球总人口(128,567人)的约八分之一,其中4,419人是士族。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强行吞并琉球国,在1879年设置冲绳县并将行政中心由首里搬到那霸。
1896年,日本实施冲绳县区制,那霸区正式成立,之后在1903年和1914年两次合并附近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那霸是冲绳的行政和商业中心,聚集了县厅等行政机构,是自日本本土前往冲绳各离岛和中国台湾的交通中转地。
1921年,那霸设市,那霸市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的那霸市面积只有4.82平方公里。与那霸市同时设市的还有当时并不是那霸一部分的首里市。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那霸市也受到战火波及。在1944年10月10日的十十空袭中,那霸市九成的地区被烧毁。冲绳岛战役中,不仅那霸市区完全化为焦土,首里城亦因其地下有日军司令部而成为激战地区,众多珍贵文化财产毁于战火之中。那霸市有超过两万人在战争中遇难。
冲绳岛战役之后,那霸市区被美军占领并禁止普通民众进入,市民暂时被安置在避难民收容所。
1945年11月10日,103名陶业从业者被允许进入那霸市内,是战后首批被允许进入那霸市内的普通市民。
1946年,那霸市得以恢复。那霸市的壶屋地区在战后出现黑市,成为那霸市的商业中心地区,并在1950年改为公设市场。公设市场附近地区出现了多条商店街,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国际通,有“奇迹一英里”之称。
1949年,美军少将约瑟夫·R·希茨宣布将那霸市建设为冲绳首都,将占领的土地交还给原本地主并逐渐放开限制。那霸市此后在1950年和港村合并、1954年和首里市及小禄村合并、1957年和真和志市合并,市辖区范围大幅扩大到设市时的七倍以上。
1956年,琉球立法院颁布首都建设法,更加速了那霸的发展。
1972年,美军将冲绳主权移交给日本,那霸再次成为冲绳县的县厅所在地。
1975年,那霸市举办了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随着主权移交使得冲绳融入日本经济,那霸也成为日本中央政府和企业在冲绳的主要据点,使得那霸经济带有支店经济都市特征。
2006年,因面积不再是中核市必须要求,那霸市开始以成为中核市为目标。
2012年,那霸市成为中核市的申请得到通过,并在翌年4月1日成为日本第42个中核市。
那霸那霸市年平均气温大约摄氏23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在冬季也很少在摄氏10度以下,属于高温多雨的副热带型气候(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由于那霸市属于海洋性气候,虽然最高气温经常超过30度但很少超过35度,最高气温极值是35.6℃。那霸市春季至夏季降水较多,特别是在夏秋之交频繁有台风来袭。
那霸市地处地处琉球群岛中部,以那霸市为中心的2000公里半径内有东京、首尔、平壤、北京、上海、台北、香港、马尼拉等东亚和东南亚主要都市,堪称日本南方玄关。
那霸市位于冲绳本岛南部的西海岸,市区西侧临东海,其他三侧则为冲绳县其他市町村。那霸市中心地区平坦,但近郊地区则丘陵环绕。那霸郊区的丘陵地区多已开发为建成区,因此都市景观富高低变化,颇为立体。位于那霸东郊的琉球国都城首里地区也位于高约100米的高台上,部分地区可一览那霸市全景。
那霸市内有数个断层,旧市区及自首里至天久、安谢一帯和识名一带有琉球石灰岩露出。
那霸沿海的河口地区水深较浅,容易进行填海。
那霸机场和那霸新港地区的土地都是通过填海获得。沿海地区有众多珊瑚礁。
那霸市内主要的河川有国场川和安里川。
那霸市和丰见城市交界处的漫湖被列入湿地公约加以保护。
在日本众议院选举中,那霸市和久米岛町、渡嘉敷村、座间味村、粟国村、渡名喜村、南大东村、北大东村属于冲绳县第1区。
该选区是日本保守势力和革新势力对抗最激烈的选区之一,自导入小选区制以来,公明党、自民党、国民新党的候选人在该选区均有过当选记录。
在2014年众议院选举中,日本共产党候选人赤岭政贤当选该选区的众议员,是日本共产党自1996年以来时隔18年获得小选举区议席。但该选区另外两个候选人(自民党的国场幸之助和维新党的下地干郎)亦通过比例代表复活当选。
2017年众议院选举也延续了这一局面。那霸市现任市长是城间干子,她在2014年的市长选举中首次当选,并在2018年连任。
那霸市议会共有40名议员,其中以Nirai议员最多,有9名议员。冲绳县议会中,那霸市和南部离岛是一个选举区,有11名议员。
2014年度,那霸市的市内生产总值有12954.16亿日元,其中第一产业占0.1%、第二产业占8.2%、第三产业占91.6%。由于那霸市区土地已经几乎全部作为市区用地得到开发,市内的耕地面积只有5公顷,农业就业人口只有157人,渔业就业人口也只有241人。那霸市的农业生产金额有15.6亿日元,以鸡蛋和猪肉的比例最高;捕鱼量则以金枪鱼类的比例最高。
那霸市经济对公共建设的依赖度较高,这在第二产业的比重中也能看出。在那霸市第二产业总量中,制造业只占1%,而建设业占7.2%。那霸市的工业品生产额在冲绳县内也只居第六位。
那霸市经济总量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远高于日本平均值,其中又以零售业、不动产业、服务业比例较高。总部位于那霸市的银行有琉球银行、冲绳银行、冲绳海邦银行。
那霸市的全年零售业销售额超过2682.8亿日元,是冲绳县主要的商业中心。旅游业在那霸市经济中亦有很高比重。2015年度,那霸市的观光客数超过752万人。
包括那霸市在内的琉球群岛在历史上长期属于琉球国,战后又被美国统治,因此在文化上和日本本土文化迥然不同。那霸市的方言属于琉球语中的冲绳语,其下又可分为琉球国时代士族使用的首里方言和商人使用的那霸方言。随着琉球国的灭亡,现在首里方言已几乎不被使用。但即使是那霸方言也受到日语的入侵而使用度大幅减少。冲绳语和日语融合之后诞生的冲绳日语虽然在文法上和日语标准语基本相同,但在词汇和发音上仍有差异。
那霸赛龙舟是冲绳县内最大的民俗节庆活动,起源于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多在每年五月初举行。
那霸的饮食文化亦具有特色。冲绳由于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主要肉食是猪肉而非日本本土的鱼肉。那霸的料理可以分为首里城的宫廷料理和庶民料理,代表菜肴有猪蹄、冲绳面条等。现在那霸当地有众多餐厅同时这两种流派的琉球料理菜肴。
那霸市还有NHK冲绳放送局、琉球放送、琉球朝日放送、冲绳电视台四家电视台。
创建于1961年冲绳大学是那霸市内唯一的大学,也是日本最南端的四年制大学。那霸市还有冲绳县立看护大学和冲绳县立艺术大学两家公立大学和冲绳女子短期大学一家短期大学。
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的城堡以及相关遗产群中的首里城、识名园、玉陵、园比屋武御岳位于那霸市。首里城地处那霸市近郊的首里地区,是琉球国的都城,可分为兴建于15世纪初期的内郭和兴建于16世纪中期的外郭两个部分,建筑风格在融合了日本、中国两国元素的同时又有琉球特征。
首里城不仅是琉球国的政治中枢,也是信仰上的圣地和文化艺术中心。在琉球国被日本吞并之后,首里城曾作为军队用地和学校使用。
1930年代进行了首里城大规模修缮,但其后毁于冲绳岛战役。在战后,首里城成为了琉球大学的校区,1980年代琉球大学搬迁之后,首里城开始大规模重建,并在2000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识名园是一座琉球庭园,也是琉球王室的别邸和接待外国使节之处,玉陵是琉球国王室的陵墓,园比屋武御岳则是尚真王时代的御岳,是琉球特有的宗教设施。
那霸市中心的国际通也是那霸市主要观光景区之一。国际通开通于1934年,在战后因一座名为国际剧场的电影院而得现名。
1950年代的国际通电影院鳞次栉比,娱乐设施众多。现在的国际通则多是面向观光客的店铺和旅馆。位于国际通附近的牧志公设市场在战后初期曾是黑市,1950年代后改为由政府监管的公设市场。牧志公设市场有“那霸的厨房”之称,现在共有两层,一层销售众多具有冲绳特色的食材,二层则是主要面向观光客的各类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