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哲宗

朝鲜哲宗

中文名 朝鲜哲宗
谥号 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朝鲜上谥)、忠敬(清朝赐谥)、章皇帝(大韩帝国追尊)
身份 国王
出生地 朝鲜汉城
陵墓 睿陵
本名 李昪
所处时代 朝鲜王朝
庙号 哲宗
道升
大勇斋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继承王位

朝鲜哲宗在江华岛流放期间所居的龙兴宫朝鲜哲宗在江华岛流放期间所居的龙兴宫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朝鲜纯祖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阳历7月25日),朝鲜哲宗李昪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庆幸坊私第。他的父亲是李㼅(哲宗即位后追尊为全溪大院君),母亲是龙潭廉氏(哲宗即位后追尊为龙城府大夫人)。哲宗的原名叫李元范

李元范的祖父恩彦君李䄄是庄献世子李愃(朝鲜庄祖,朝鲜英祖的世子)之子,是朝鲜正祖李祘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元范这一支向来命运坎坷,庄献世子被英祖关入米柜中活活饿死,恩彦君则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向商人借债被英祖得知,被流放到济州岛,后虽获赦还,但又在正祖年间因其子常溪君李湛卷入洪国荣的逆谋,恩彦君一家又被发配到江华岛。嘉庆六年(1801年),恩彦君受到“辛酉邪狱”的牵连而被赐死,包括李㼅在内的他的家属遭连坐而被监禁于江华岛。道光十年(1830年),恩彦君的家族被赦还汉城,次年李元范出生。李元范是李㼅的第三子,他还有两个哥哥——李元庆(哲宗即位后追封怀平君)和李元羲(哲宗即位后封为永平君,改名李昱,后又改为李景应)。朝鲜宪宗在位时,闵晋镛企图推戴李元庆为王,事泄后闵晋镛等人被凌迟处死,李元庆亦被赐死。包括李元范在内的家属被株连,流放到乔桐岛,后又改配到江华岛,此时李元范年仅14岁。

李元范少年时代正值势道政治时期,王室宗亲在外戚势道的专横下处境非常艰难。李元范本人又是庶出,其母廉氏出身卑微,且很早离世,甚至连本贯在哪里都不清楚(以至于后来他即位后一度弄错母亲本贯,直到1861年才更正)。再加上李元范的家族又屡出“逆贼”,因此他从小就生活困难,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只在4岁时念过《千字文》。被流放到江华岛后,李元范的生活更加落魄,终日以砍柴伐木为生,时人称为“江华道令”(“道令”即公子或少爷之意)。今天江华岛上的龙兴宫就是当年李元范流落时的居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朝鲜宪宗病危,没有子嗣,宫廷围绕王位继承而暗潮涌动。当时朝鲜两大外戚集团——丰壤赵氏和安东金氏各有打算,丰壤赵氏主张立德兴大院君的宗孙李夏铨为新王,继承宪宗大统;安东金氏则物色到流落江华岛的李元范,主张立他为王。安东金氏的理由是在英祖的血脉中,正祖、纯祖、翼宗一系单传下来的男性后代已经断绝,只能上溯到庄献世子的其他各子中去寻找继位者,庄献世子长子懿昭世孙李琔早死,次子正祖一支已经绝嗣,所以依据长幼顺序,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䄄的孙子才有资格,且根据宗法制“长子不为人后”的规定,只能选定幼子李元范为王位继承人。这年六月六日,宪宗去世,纯宗妃纯元王后金氏匆忙下教旨,指定李元范为王位继承人,并派判中枢府事郑元容前往江华岛奉迎李元范入宫。史载当时的李元范“总角居村野,贫甚,躬耕织屦。元容等奉旨来迎,举家惊惧,不敢登途,元容恳告(纯元)王后之意,遂偕归”[2]。六月八日,李元范入宫,改名李昪,封“德完君”。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九日,行冠礼,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同年十二月,宗主国清朝派使臣瑞常、和色本赴朝鲜主持册封仪式,李元范正式成为朝鲜国王,是为哲宗。

政局混乱

朝鲜哲宗李昪影视形象朝鲜哲宗李昪影视形象(7)哲宗即位后,追尊其父李㼅为大院君,称“全溪大院君”;他的祖父恩彦君李䄄、伯父常溪君李湛、兄长李元庆等政治牺牲品也即刻得到平反昭雪。此外,哲宗被过继给纯宗,继承其统,到咸丰七年(1857年)又将“纯宗”的庙号升格为“纯祖”。而与他竞争王位的李夏铨则在同治元年(1862年)被安东金氏放逐到济州岛,最后赐死。

朝鲜哲宗原本生活落魄,个性软弱,一夕之间被安东金氏扶上王位,注定了他将一直被安东金氏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命运。他即位后,拜纯元王后为大王大妃,虽然哲宗已19岁,但因学识不足而每日前往经筵学习,国事则交给纯元王后垂帘听政,长达两年半之久。而扶植哲宗的安东金氏众臣如金左根、金洙根、金汶根等人则垄断朝政,压制丰壤赵氏,将安东金氏的势道政治推向顶峰。咸丰元年(1851年)九月,金汶根的女儿嫁给哲宗,被册封为朝鲜王妃,是为哲仁王后,安东金氏借此进一步加紧了对王室的控制。

随着安东金氏势力的膨胀,不仅王室的势力十分衰弱,而且国家也日益崩坏。“锦绣江山春似海,莺花巷陌日中天”,这是哲宗初年的一句赞颂太平盛世的诗,然而现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哲宗在位时,朝政更加腐败,文恬武嬉,贿赂公行,地方年年告灾,民不聊生。“三政紊乱”现象开始蔓延,最终导致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民乱”的爆发,此时朝鲜南部到处农民起义,政局日益动荡不安。哲宗在派兵镇压起义的同时,不得不下令设立“三政厘整厅”,承诺改革三政。同时,瘟疫也在哲宗时不断爆发,最大的一次是咸丰十年(1860年)流行霍乱,全国死亡人数达数十万。哲宗时民间盛传禁书《郑鉴录》,宣扬郑氏将取代李氏,民心骚动可见一斑。

外部威胁

哲宗残像哲宗残像哲宗年间的危机不仅来自朝鲜国内,更有外部欧美资本主义的威胁。哲宗时,欧美列强已经相继打开了中国和日本的国门,对朝鲜构成巨大威胁,朝鲜国内人人自危,对西洋侵犯充满恐惧。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打败清朝、围攻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亡热河,这一系列消息传到朝鲜时,造成了举国巨大的震动,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关于允许自由传教的规定也引起了朝鲜的注意。太平天国起义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加剧了朝鲜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哲宗对此非常忧虑,说:“夫以天下之大,犹不能抵敌,则其锋锐之剽悍,推可知也。第念燕京之于我国,即唇齿之比也,燕京若危,则我国岂晏然乎?且闻彼之所讲和云者,不徒交易之计而已,以其蔑伦悖常之术,欲为传染于四海者也。然则我国亦难免其害,况舟楫之利,一瞬千里者乎?苟其然者,将如之何可乎?预备之策,不可不讲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哲宗派出了以赵徽林、朴珪寿为正、副使的慰安使团,前往热河慰问咸丰皇帝,同时探听消息。临行前哲宗对他们说:“今番使行,即皇城有事之故也。此时异于他时,送卿等之予心,亦甚系变,必须善为往还也。皇城贼匪未知近复何如,而先来便详细探知,从速出送,则可以知中国之信息,可以知卿等之安否矣。”可见哲宗对中国局势的关心。

随着这些消息的传入与蔓延,朝鲜国内一片恐慌,各种流言盛行,京城贵族纷纷落乡,逃往山中避难,甚至朝中大臣也有私自离职外逃者,这从哲宗与左议政朴晦寿的的对话中便可看出。史书记载:“英法陷北京之报至,上下大惊,移老稚妇女及重器于外,大征兵士,以备阴雨,而市民往往胸挂十字架,示其为天主教徒,欲以媚西人而免祸”。崔济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下,为了对抗西方文化侵略,而创建了新的宗教——东学道。但朝鲜鉴于清朝太平天国的影响,对东学道这种民间宗教严加禁止,这使朝鲜的官民对立更加尖锐。不过,哲宗时代虽然依旧严禁天主教,但已经是流于形式,安东金氏一直对天主教持宽容态度,朝鲜政府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而天主教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信徒达到数十万之众。

西方国家侵犯的恐慌不仅是来自中国传来的坏消息,也有实际的行动。道光三十年(1850年),一艘国籍不明的外国船炮击朝鲜江原道蔚珍、竹边,咸丰元年(1851年),法国和美国的商船分别出现在济州岛的大静县和东莱府的龙塘浦,咸丰四年(1854年),沙皇俄国军舰驶入元山到图们江口一带。咸丰五年(1855年),法国军舰对釜山到图们江口沿海进行测量。咸丰六年(1856年),数百名法国士兵搭乘军舰在忠清道洪州长古岛登陆,鸣枪放炮,烧杀抢掠,随后又窜到黄海道丰川一带。这些小骚扰使朝鲜的警惕和恐慌不断扩大。

无嗣而薨

哲宗在位时期,完全被安东金氏控制,他本人突然间从江华岛的樵夫一跃而成为统治朝鲜的国王,使他终日沉湎酒色,导致身体日益虚弱,“数年来频有违豫”。哲宗先后有5个儿子,6个女儿,却只有一个女儿永惠翁主活下来(嫁给朴泳孝不久后死去),其他全部夭折。在哲宗病危的情况下,王位必须又一次从旁支中寻找。哲宗属意兴宣君李昰应之子李命福,神贞王后赵氏也支持李命福,安东金氏却表示反对。在这次王位继承斗争中,兴宣君联合丰壤赵氏取得了胜利,他的儿子就是继承哲宗王位的朝鲜高宗李熙。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八日(阳历1864年1月16日),哲宗得肝病在昌德宫大造殿猝然离世,在位14年,享年33岁。他的庙号是“哲宗”,同治二年(1863年)上尊号“熙伦正极粹德纯圣”,死后谥号为“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清朝赐谥“忠敬”),葬于睿陵

大韩帝国建立后,哲宗于隆熙二年(1908年)被追封为“哲宗章皇帝”(取谥法“法度大明曰章”)。

主要作品

哲宗著有《中斋稿》6卷3册,现藏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

个人生活

父母

  • 祖父:恩彦君李䄄
  • 父亲:全溪大院君李㼅
  • 母亲:龙城府大夫人廉氏

  • 养父:朝鲜纯祖李玜

  • 养母:纯元王后金氏

妃嫔

地位 封号 生卒年 本贯 备注
王妃 哲仁王后金氏 1837年—1878年 安东 1851年册封为王妃。
后宫 贵人朴氏 1827年—1889年 密阳 1854年册封为贵人。
贵人赵氏 1842年?—1866年 平壤 1859年册封为贵人。
淑仪方氏 ?—1878年 温阳 1853年册封为淑仪。
淑仪范氏 1838年—1883年 罗州 1866年册封为淑仪。
淑仪金氏 1833年—? 金海 原为承恩宫人,1899年封为淑仪。
宫人李氏 - - 事迹不详。
宫人朴氏 - - 事迹不详。

子女

哲宗总共有5子6女,但除了永惠翁主以外,其他的都早卒。

称号 生卒年 生母 配偶 备注
嫡长子 元子 1858年—1859年 哲仁王后 - 早卒。
庶长子 王子 1854年 贵人朴氏 - 早卒。
庶二子 王子 1859年—? 贵人赵氏 - 早卒。
庶三子 王子 1861年—? 贵人赵氏 - 早卒。
庶四子 王子 1862年—? 宫人李氏 - 早卒。

称号 生卒年 生母 配偶 备注
庶长女 翁主 1851年—1853年 淑仪方氏 - 早卒。
庶二女 翁主 1853年—? 淑仪方氏 - 早卒。
庶三女 翁主 1856年—? 淑仪金氏 - 早卒。
庶四女 永惠翁主 1858年—1872年 淑仪范氏 锦陵尉朴泳孝 1866年封翁主。
庶五女 翁主 宫人朴氏 - 早卒。
庶六女 翁主 宫人李氏 - 早卒。

轶事典故

地位 封号 生卒年 本贯 备注
王妃 哲仁王后金氏 1837年—1878年 安东 1851年册封为王妃。
后宫 贵人朴氏 1827年—1889年 密阳 1854年册封为贵人。
贵人赵氏 1842年?—1866年 平壤 1859年册封为贵人。
淑仪方氏 ?—1878年 温阳 1853年册封为淑仪。
淑仪范氏 1838年—1883年 罗州 1866年册封为淑仪。
淑仪金氏 1833年—? 金海 原为承恩宫人,1899年封为淑仪。
宫人李氏 - - 事迹不详。
宫人朴氏 - - 事迹不详。

人物评价

称号 生卒年 生母 配偶 备注
嫡长子 元子 1858年—1859年 哲仁王后 - 早卒。
庶长子 王子 1854年 贵人朴氏 - 早卒。
庶二子 王子 1859年—? 贵人赵氏 - 早卒。
庶三子 王子 1861年—? 贵人赵氏 - 早卒。
庶四子 王子 1862年—? 宫人李氏 - 早卒。

艺术形象

称号 生卒年 生母 配偶 备注
庶长女 翁主 1851年—1853年 淑仪方氏 - 早卒。
庶二女 翁主 1853年—? 淑仪方氏 - 早卒。
庶三女 翁主 1856年—? 淑仪金氏 - 早卒。
庶四女 永惠翁主 1858年—1872年 淑仪范氏 锦陵尉朴泳孝 1866年封翁主。
庶五女 翁主 宫人朴氏 - 早卒。
庶六女 翁主 宫人李氏 - 早卒。

词条图册

江华初恋

江华岛民间传说哲宗还没登基时,曾与当地一名叫凤伊的少女相爱。这一传说后来被演绎为《江华道令》、《哲宗与福女》、《君王的初恋》等多个电影。现在江华岛哲宗潜邸龙兴宫外也修了条“江华道令初恋路”,见证这段爱情故事。

群羊跪伏

据史料记载,郑元容等奉大王大妃金氏(纯元王后)之命迎哲宗入继大统,哲宗一行自江华岛走到汉城西郊的杨花津时,出现数百只羊跪在道路两旁,作迎驾状。此被视为哲宗成为国王之“天命”[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