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奸

韩奸

中文名 韩奸
产生时间 2005年9月29日
目录导航

 韩奸人数

  1905年11月17日,日本帝国与大韩帝国签署的《第二次日韩协约》又称为《乙巳条约》或《乙巳保护条约》。与日方签订《乙巳条约》的韩国官员学部大臣李完用、外部大臣朴齐纯、农商工部大臣权重显、军部大臣李根泽和内部大臣李址镕五人,被称为“乙巳五贼”。

乙巳五贼乙巳五贼  条约缔结后,民间痛恨其卖国行径,便组织了“乙巳五贼暗杀团”追杀他们。于同年纵火焚毁李址镕的住处。1907年,权重显遭到袭击;1909年,李完用遇刺重伤。目前韩国仍普遍视这五人为卖国贼,是“韩奸”的代表人物。

  2009年11月8日,一本备受关注《亲日人名辞典》在首尔正式公布,辞典既囊括了十多位前国家领导人,还包括许多昔日社会名流,一共收录了4389个人的名字[1] 。这些人都曾在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中,向日本侵略者提供过合作。当地人私下的说法可能更直接,他们说这其实就是一本“韩奸辞典”。

  《亲日人名词典》共分三册,达三千页左右,属于民族问题研究所编纂的《亲日问题研究丛书》中的人名篇,主要包括日本帝国主义时期4389名“韩奸”的卖国行径和解放后行径等。辞典还收录了不少做过亲日行为的社会领导阶层,如前总统朴正熙、前国务总理张勉、高丽大学首任校长玄相允、舞蹈家崔承喜、小说家金东仁等。

 没收韩奸资产

韩奸侵占的资产

  根据推算,包括“乙巳五贼”在内的61名代表性“韩奸”名下的土地面积相当于首尔市面积的70%,但目前追回的只占总体的2.6%。究其原因,首先在于“韩奸”后裔早就将部分土地卖掉并隐匿起来;第二是当年殖民统治时期和韩国独立初期的各种资料和记录已经消失,特别是在朝鲜战争期间被付之一炬,因此想获得确切证据并不容易。有悲观的观点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清算“韩奸”资产将越来越困难。

清算韩奸

  1992年至1997年,被公认为“乙巳五贼”之一的李完用曾孙李允亨不断提出诉讼,要求返回被没收的财产,这是亲日派后代提出的首个要求返还财产的官司。此后,类似官司不断出现。2005年,韩国国会通过《关于亲日反民族行为者财产的国家归属特别法律》,为韩国从政府层面没收“韩奸”资产打下法律基础。

  从2006年7月该法生效到2010年7月的4年间,韩国政府共对168名亲日派分子的财产提出价值1000亿韩元的诉讼。

  从2010年7月至今(2013年8月),韩国政府以“韩奸”后代为对象提起诉讼,共收回322亿韩元财产(1万韩元约合54元人民币)。在已经终结的87起诉讼中,84起案件判决结果为国家胜诉,胜诉率达97%。也有“韩奸”后代不服财产被没收,共提起65起行政诉讼,其中62起判决结果为国家胜诉。此外,9起针对韩国宪法没收“韩奸”财产规定的诉讼中,韩国政府全部胜诉。

  据悉,收回的资金将被用作殉国先烈和爱国志士事业基金,保障独立有功者及其遗属的稳定生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