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成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一共包括八个议题:明代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各体文学研究;明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研究;明代作家生平、交游研究;明代地域文学研究;明代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学关系研究;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之关系;科举文化视野下的明人别集整理与研究;文学视角下的明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陈文新、余来明主编的《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是此次会议论文的集粹。
《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包括“文学与文化总论”、“明代诗文及其他”、“明代小说与戏曲”以及“科举文化”四大部分,共收录论文30篇。2008年11月,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了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160余篇。[1]
一 文学与文化总论
“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
“审父”意识
封建专制统治与作家厄运
学术分裂与明代复古文学的“道”论
二 明代诗文及其他
山岳·士臣·科举
唐宋派称名论要
论明代黄文焕《陶诗析义》在陶学史上创新地位
从《戎旅赋》到《无闷篇》
三 明代小说与戏曲
欲望与诗:明代中篇传奇的题诗唱和与性别表现
论“三言二拍”的人物肖像及言语动作描写
“杨家将”故事形成史资料考
解构批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文本意义之不确定性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一个历史主义或
普遍主义的命题
剪裁与编织:由百回本及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的韵文运用差异分析小说作者之叙事意识
从“盗匪”到“救国英雄”
论毛氏父子(毛纶、毛宗岗)与金圣叹小说评点取向之异同
《西游记》中的时代错置、文本互涉及其英译问题
论《西游记》的谐趣美
《隋唐志传》的文体探索及其小说史意义
胡应麟的小说整理及小说创作
《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考
四 科举文化
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
越南科举与儒家典籍之传承
崇祯辛未进士科与吴伟业负恩愧悔心态及其雅俗文学创作
科举考试对明遗民杜濬及其诗歌之影响
明代科举对徐霞客著述成就的影响
八股文流变之细部考察
论早期试策的史料价值
浅谈刘鉴泉对制艺之法的独特见解
论“博学鸿儒科”对康熙诗坛的影响
编后记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