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呢!故事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呢!故事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呢!故事是什么呢?……’”
一只狗来到厨房,偷走一小块面包。厨子举起杓子,把那只狗打死了。于是所有的狗都跑来了,给那只狗掘了一个坟墓,还在墓碑上刻了墓志铭,让未来的狗可以看到:“一只狗来到厨房,偷走一小块面包。厨子举起杓子,把那只狗打死了。于是所有的狗都跑来了,给那只狗掘了一个坟墓,还在墓碑上刻了墓志铭,让未来的狗可以看到:‘一只狗来到厨房,偷走一小块面包。厨子举起杓子,把那只狗打死了。于是所有的狗都跑来了,给那只狗掘了一个坟墓,还在墓碑上刻了墓志铭,让未来的狗可以看到……’”
大雄在房里,用时光电视看着未来的情况。电视画面中的那个时候,他正在用时光电视,看着未来的情况。电视画面中的那个时候,他正在用时光电视,看着未来的情况……
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递归指由一种(或多种)简单的基本情况定义的一类对象或方法,并规定其他所有情况都能被还原为其基本情况。
例如,下列为某人祖先的递归定义:
斐波那契数列是典型的递归案例:
尽管有许多数学函数均可以递归表示,但在实际应用中,递归定义的高开销往往会让人望而却步。例如:
一种便于理解的心理模型,是认为递归定义对对象的定义是按照“先前定义的”同类对象来定义的。例如:你怎样才能移动100个箱子?答案:你首先移动一个箱子,并记下它移动到的位置,然后再去解决较小的问题:你怎样才能移动99个箱子?最终,你的问题将变为怎样移动一个箱子,而这时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的。
如此的定义在数学中十分常见。例如,集合论对自然数的正式定义是:1是一个自然数,每个自然数都有一个后继,这一个后继也是自然数。
以下是另一个可能更有利于理解递归过程的解释:
这样就有一种更有趣的描述:“为了理解递归,则必须首先理解递归。”或者更准确地,按照安德鲁·普洛特金(英语:Andrew Plotkin)的解释:“如果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递归,只需记住答案。否则,找一个比你更接近侯世达的人;然后让他/她来告诉你什么是递归。”
数学中常见的以递归形式定义的案例参见函数、集合以及分形等。
递归经常被用于解决计算机科学的问题。在一些编程语言(如Scheme、Haskell中),递归是进行循环的一种方法。
举例: 编写一个程序使用递归求n的阶乘
关于递归定义集的经典示例,可透过自然数来说明
The canonical example of a recursively defined set is given by the natural numbers:
0 属于自然数 N {\displaystyle \mathbb {N} } 若 n 属于 N {\displaystyle \mathbb {N} } , 则 n + 1 亦属于 N {\displaystyle \mathbb {N} }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之最小集合,即为自然数集合
另一个有趣示例为,公理系统中,所有可导出命题之集合
此集合称为,可导出之命题之集合,因为在数学基础方法中,依非创建性法构建的命题之集合,可能大于由公理系统及推理规则所递归构建出之集合,详细请参见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有限次分割法为几何形式之递归,可用以创建类分形之图案。次分割原则的运作如后所述,从多个已被有限个标签标注的多边形开始,接着每个多边形仅根据其标签,继续细切到更小的多边形,此一细切的过程可不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