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外传》是由国家话剧院、台湾“两厅院”和台北艺术大学于2012年为纪念该剧作者台湾戏剧巨匠姚一苇先生诞辰90周年而合作排演的一出大戏。《西厢记外传》海报该剧将于2012年4月6日-8日在台湾“两厅院”(台北中正文化艺术中心)演出三场;4月14日-15日在高雄大东艺术中心演出两场;5月22日-24日在国家大剧院亮相三场;然后自6月开始全国巡演。
西厢记外传》是由台湾戏剧巨匠姚一苇先生1965年创作的剧本,原名《孙飞虎抢亲》,是姚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剧作之一,被誉为“华语戏剧经典之作”。但是该剧由于角色众多、投资巨大、技术环节复杂等原因,诞生40多年来一直没能有机会在舞台上呈现。
《西厢记外传》取材于经典故事《西厢记》,但不同于原著才子佳人式的中国传统戏,《西厢记外传》完全是解构了原本的故事,把《西厢记》中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孙飞虎变成了主角,而所有其他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开始围绕这个角色而存在。姚一苇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决定了《孙飞虎抢亲》绝不是一般的恶搞和穿越,而是充斥着现代戏剧元素的哲学思考。
在舞台形式上,《孙飞虎抢亲》延续了姚一苇先生戏剧一贯的特点:追求中西戏剧的合璧,采用多种艺术媒体的手法,创造出综合的舞台形象。所以这部戏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性和写意性的同时,也把音乐、歌舞、杂耍等表演形式融为一炉,增添了剧作的实验性和先锋性。
编剧:姚一苇
姚一苇先生192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24岁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赴台湾工作。谁知两岸遽然隔绝,他这一待就是51年,直到1989年,老先生才得以重返故乡。在背井离乡的那些日子里,姚先生靠阅读慰藉心灵,在饱读诗书博览古今之后,他终于成为台湾著名的美学家、戏剧家及艺术理论家,并全心全力地创办了台北艺术大学的戏剧学系,被台湾戏剧界尊崇为“一代导师”。姚先生一生创作了十余部精彩戏剧,这些剧本从特定的时代和现实出发,表达了他对人性以及人类处境的深沉思考;在艺术表现上,姚先生一贯注重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善于综合运用民族戏剧和西方现代戏剧的多种表现技巧,语言呈现出诗化色彩的特征。可以说,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戏剧融合在一起,是姚一苇戏剧创作的终极目标。
正是看重了姚一苇先生戏剧作品的艺术水准之高,中国国家话剧院在还叫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1982年,就率先上演了他的那部《红鼻子》,并且在大陆各地连续演出了六十余场,轰动一时。因为这部作品上演时两岸仍处于隔绝状态,所以对彼时的大陆观众来说,姚一苇的戏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海峡对岸艺术家的情感脉动,由此产生的巨大心理感应相信是难以言表的。嗣后,台北中正文化中心于1989年也制作演出了该剧,两岸时隔7年的创作接力像是约定好的一段姻缘,此事一时被业内传为两岸戏剧心有灵犀的绝美佳话。
《西厢记外传》作为大陆和台湾合作的一部大戏将于2012年4月和5月分别的顶级戏剧殿堂:台湾两厅院和国家大剧院上映。座落在台北市中心的台湾两厅院是由戏剧厅和音乐厅合成的一个院,正式名称是中正文化中心,有幸选择在这样一座“合二为一”的戏院演出,似乎也暗合了两岸联手创作的美好寓意。
更有意思的是,当“抢亲”的孙飞虎来到大陆时,被改名成了《西厢记外传》。在谈到这个改动的原因时,制作人解释说因为希望能将《西厢记》的影响力与姚一伟先生的大胆解构相结合,对这部作品做一个更完美的阐释。毋庸置疑,《西厢记外传》这个名字对大部分观众来说会增添“熟悉感”,而这种熟悉感“之外”的暗示会引发大家更多的好奇;当观众带着好奇走进戏院的时候,他们会惊叹的发现,在50年前,居然就已经有大胆创新的台湾艺术家对经典作品进行如此精准到位的颠覆结构,这种实验性和前卫性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即当希望与现实出现背离,当艺术的向往与实际的状况产生差距,我们应该如何在错位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在非理性中完成理性的选择?
2012年3月,在前期的悉心筹备下,国家话剧院的团队终于在制作人刘铁刚和导演吴晓江的带领下奔赴台湾开始紧张的排练工作。在幕后工作者中,舞美设计师是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刘杏林教授,服装和灯光设计则是由来自台北实践大学时的林恒正先生和台北艺术大学的简立人先生分别担纲。幕后有金牌团队保驾护航,台上的热闹也少不了两岸实力演员的激情碰撞:吴樾、林珏玲、石展、谢俊慧,相信他们的名字对于热爱戏剧的人来说绝对不会陌生。
在发自台湾排练场一线的微博报道中,我们知道了导演独创的启发式排练方法、见证了舞台设计从纸上的构想到360°旋转幕布的实现、看到了孙飞虎的矫健身手和歌队群众的古风R&B、感受到他们每天排练10小时的辛苦和吃上一顿制作人亲手烹煮的速冻饺子宵夜的喜悦、还有盛大的台北发布会、温馨的诚品书店宣讲会等等……当下发生的一切都在成为过去,但《孙飞虎抢亲》的明日之相却在这种流逝中越来越清晰。虽然没有人能预知,半个月后的舞台呈现究竟会怎样,观众是哭是笑,评论是褒是贬,但能参与圆满这样一部戏的前世今生,恐怕已经是戏剧人最美的梦了。
编剧:姚一苇(台湾)
导演:吴晓江(大陆)
主演:吴樾(大陆)、林珏玲(台湾)、石展(大陆)、谢俊慧(台湾)
出品人:周志强(大陆)、黄碧端(台湾)、朱宗庆(台湾)
制作人:刘铁刚(大陆)、詹慧登(台湾)
舞美设计:刘杏林(大陆)
灯光设计:简立人(台湾)
服装设计:林恒正(台湾)
2012年3月13日台北发布会
中国国家话剧院携手台湾“两厅院”、台北艺术大学
打造姚一苇经典戏剧《西厢记外传》台湾发布会初露峥嵘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台湾“两厅院”与台北艺术大学共同制作的《西厢记外传》(原名:孙飞虎抢亲)今日在台北举行新闻记者会。该剧为当代戏剧大师姚一苇取材《西厢记》别出蹊径的巨作,俞大纲、纪蔚然等大家赞誉为「姚一苇艺术成就的最高杰作」。2012年,这部问世已经将近半世纪的神作即将首度登上舞台,由海峡两岸精湛剧场艺术家携手合作,中国一级导演吴晓江执导,新《西游记》美猴王吴樾、林钰玲、谢俊慧、石展等实力演员同台飙戏,实为本年度华人舞台剧必看之盛会。
关于编剧:台湾戏剧大师姚一苇
姚一苇曾任台湾艺术学院(台北艺术大学之前身)创校的教务长兼戏剧系的创系主任,也是华人喜剧界著名的戏剧理论学者与现代戏剧家,著有十四部现代剧作,其中《红鼻子》一剧在1982年2月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制作,在大陆各地演出约六十余场,轰动一时。随后台北中正文化中心于1989年再度制作演出《红鼻子》,传为两岸艺术交流之佳话。可以说,姚先生丰富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戏剧经验,为2012年两岸顶级剧团的再度携手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于故事:《西厢记外传》 颠覆经典的“西厢记”
《西厢记外传》(原名:孙飞虎抢亲)创作于1965年,被公认为姚一苇剧作中最精彩的一出,取材自古典名著《西厢记》,但却对剧中才子佳人的故事进行了彻底的颠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汹涌的新潮流。姚一苇先生结构了众所周知的才子佳人蓝本,重新塑造了剧中的主要角色,使剧中的才子—张君锐(张生)不再是风流多情的才子,而是消沉落魄、胆小懦弱,不敢为保护自己的爱人挺身而出;孙飞虎虽是强盗头子,却是粗犷、勇敢,富有感情的男子汉,敢作敢为、不顾一切去追寻他所爱的人。该剧结合了现代与古典、传统与西方,在华人戏剧史上雄踞跨入现代剧场之分界点。而扑朔迷离的角色互换、身分串扮等离奇情节,更使得作者犀利批判的发问直指人心:“我是谁?”、“爱情是什么?”“到底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
关于制作:金奖创作团队
《西厢记外传》虽然发表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但因为制作难度较高,一直没有机会搬上舞台。庆幸的是,恰逢中国话剧诞生105年的今天,终于有来自两岸的顶级制作团队愿意联手倾力忠实呈现姚一苇先生这部伟大作品的精髓。
此次,主办单位特邀了包括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2009年在韩国参加世界剧场设计大赛舞台、服装设计金奖和灯光设计银奖获得者等组成金奖设计团队,并邀请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刘杏林担纲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则由实践大学时尚设计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林恒正担纲,灯光设计则由北艺大剧场设计学系教授简立人担纲。有了这样一支强强联合的金牌团队为《西厢记外传》保驾护航,相信届时观众们肯定身临其境地谈一场“西厢记”般的爱情。
关于演员:“美猴王”台湾抢亲能否成功?
《西厢记外传》的主要角色孙飞虎由今日内地热播的大型古装魔幻巨制新版《西游记》男主角吴樾担纲,从《西游记》到《西厢记》、从孙悟空到孙飞虎,吴樾正在经历一场演艺生涯最要重要的剥茧成蝶之旅,而《孙飞虎抢亲》无疑是他这番成长最好的催化剂。此外,两岸新一代演技派新秀林钰玲、谢俊慧、石展等也倾力加盟。
总之,《西厢记外传》——2012年戏剧舞台最值得期待的作品:全新的解读角度,永恒的爱情经典。
男女主角合影剧组大合影吴樾身手了得
可在新浪微博搜索:话剧_西厢记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