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种 限制性内切酶在一个特异性的 碱基序列处切断DNA时,就可在切口处留下几个未配对的 核苷酸片段,即5’突出。这些片断可以通过重叠的5‘末端形成的 氢键相连,或者通过分子内反应环化。因此称这些片段具有粘性,叫做粘性末端。
当 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特定的DNA时,把这段序列沿着特定的 切点切开的这个过程分两种情况:
a:沿着中轴线切口(即沿着DNA 双链中对应的 磷酸二酯键)切开,得到的就是两个 平末端;
b:在中轴线的两端切口切开,得到的就是两个 黏性末端。 例如:EcoRI 限制性内切酶就可以识别G/AATTC的DNA序列,然后在G和A间切开,得到的就是两个 黏性末端(之间可以根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重组)
限制酶的切口不都是一长一短的, 一长一短的叫 黏性末端,一样长的叫 平末端.
"粘性末端"在高中教材中也作“ 黏性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