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荷花奖1997年,中国舞蹈荷花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创立,是经中宣部立项、中央两办批准的全国性专业舞蹈评价奖项,旨在奖励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表彰成绩突出的舞蹈创作与表演人员,活跃舞蹈理论与舞蹈评论,推动中国舞蹈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荷花奖”舞蹈比赛原则上每两年举办一次,舞剧、舞蹈诗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
1998年,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评比展演,当时的参评对象是“小型舞蹈作品”,评比分为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和新舞蹈等4个类别进行。与前3个类别相比,“新舞蹈”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虽然对“新舞蹈”这一类别的命名及其各项的界定至今也不是没有疑问,但当时确实为一些既不姓“古”亦不姓“民”、也不姓“芭”的参评作品提供了栖身之地,使之在相对“可比”的前提下评出了不争的“优胜”。这说明,舞蹈作品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结果,不会受到既定形态类别的限定;舞蹈评奖活动要建立相对的“可比性”的参照,这一“参照”对参评作品而言,不宜“削足适履”而需“量体裁衣”。鉴于规范国家级文艺性评奖的需要,中央在原300多个奖项减少至30多个的情况下,增设了舞蹈专业“荷花奖”。
荷花奖新闻发布会“荷花奖”创建以来成为标志着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项。该奖与戏剧梅花奖、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在同一级别,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荷花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鼓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谐统一的艺术精品,提倡题材、形式多样化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全力推出德艺双馨的舞蹈人才,以不断提高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及舞剧和舞蹈诗的创作与表演水平。
1998年6月2日至6日,来自全国32个表演团体的600多名演员在北京中国剧院进行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争夺本次比赛的大奖——金荷花奖。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颁奖仪式、获奖作品晚会于6月7日晚在中国剧院举行,有五部作品、四名个人和表演团体分别摘取了这一新设立的舞蹈专业大奖的桂冠--作品金奖和表演金奖。在所设立的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新舞蹈(现代舞首届暂空缺)四个艺术类别的竞逐中,古典舞《踏歌》、民间舞《阿惹妞》《顶碗舞》及新舞蹈《走、跑、跳》《天边的红云》问鼎作品金奖;四川省歌舞剧院的姜铁红、广东省歌舞剧院的山翀、北京市舞蹈家协会的康绍辉及《走、跑、跳》的演员集体获得表演金奖。
2000年10月6日至17日,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决赛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5个表演团体的15台大型舞剧、舞蹈诗精品,在宁波逸夫剧院、凤凰影剧院、白云影剧院、宁波港海员文化中心,进行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决赛。由全国文联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决赛,经过11天的角逐终于结束,颁奖晚会17日晚在宁波举行,14部作品分获金、银、铜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参赛作品(4)
舞剧:《妈勒访天边》《闪闪的红星》荣获本届“荷花奖”舞剧金奖,《大梦敦煌》《阿炳》《傲雪花红》《满江红》和《山水谣》《二泉映月》《星海·黄河》分获舞剧银奖和铜奖;舞蹈诗《妈祖》荣获大型舞蹈诗金奖,《啊,傈僳》《长白情》和《咕哩美》分获大型舞蹈诗银奖和铜奖;《士兵旋律》荣获中型舞蹈诗金奖。一批创作表演人员荣获最佳编导、主角、配角、作曲、舞美、灯光、服装、组织、特别贡献等单项奖。
2002年4月28日~5月18日,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以"中国民族舞蹈人人跳"的群众性广场舞蹈狂欢活动、"舞蹈艺术品博览交易会"剪彩和首次举办的"金荷花国际友谊杯"外国人跳中国舞的比赛拉开帷幕;5月18日以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比赛决赛后的颁奖晚会,落下整个"中国舞蹈节"的帷幕。
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共分为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及国标舞等群众性舞蹈,集中展示了多年来被广大观众喜欢并获奖的舞蹈精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雀之灵》《黄河魂》《顶碗舞》《小溪、江河、大海》等近百部作品;同时还举办了最具权威性、专业性的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7个节目入围参赛,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共评出了近30部金、银、铜奖作品,在我们的艺术舞台上,又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人新作。
2004年2月29日至3月8日,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决赛在上海举行。
获奖名单如下:
类别 | 奖项 | 作品 |
---|---|---|
舞剧剧目 | 金奖 | 《霸王别姬》 |
银奖 | 《篱笆墙的影子》 | |
铜奖 | 《末代皇帝》《额吉》《梁山伯与祝英台》 | |
舞蹈诗剧目 | 金奖 | 《云南映象》 |
银奖 | 《母亲河》 | |
铜奖 | 《沂蒙风情画》 |
奖项 | 作品 | 人名 | 备注 |
---|---|---|---|
最佳编导奖 | 《霸王别姬》 | 赵明 | 编导 |
《云南映象》 | 杨丽萍 | 编导 | |
最佳音乐创作奖 | 《篱笆墙的影子》 | 徐沛东 | 作曲 |
最佳舞美设计奖 | 《霸王别姬》 | 张继文 | 舞美设计 |
最佳服装设计奖 | 《云南映象》 | 戈壤、小四 | 服装设计 |
最佳男主角奖 | 《末代皇帝》 | 吕萌 | 少年溥仪的扮演者 |
《霸王别姬》 | 刘迎宏 | 刘邦的扮演者 | |
最佳女主角奖 | 《云南映象》 | 杨丽萍 | |
《额吉》 | 王颖 | 青年额吉的扮演者 | |
优秀表演奖 | 《云南映象》 | 李雷平 | 鼓手的扮演者 |
《母亲河》 | 张彦平 | 儿子的扮演者 | |
《霸王别姬》 | 刘时凯 | 项羽的扮演者 | |
《霸王别姬》 | 朱洁静 | 虞姬的扮演者 | |
《篱笆墙的影子》 | 庞少勇 | 铜锁的扮演者 |
类别 | 奖项 | 作品 |
---|---|---|
舞剧剧目 | 金奖 | 《霸王别姬》 |
银奖 | 《篱笆墙的影子》 | |
铜奖 | 《末代皇帝》《额吉》《梁山伯与祝英台》 | |
舞蹈诗剧目 | 金奖 | 《云南映象》 |
银奖 | 《母亲河》 | |
铜奖 | 《沂蒙风情画》 |
奖项 | 作品 | 人名 | 备注 |
---|---|---|---|
最佳编导奖 | 《霸王别姬》 | 赵明 | 编导 |
《云南映象》 | 杨丽萍 | 编导 | |
最佳音乐创作奖 | 《篱笆墙的影子》 | 徐沛东 | 作曲 |
最佳舞美设计奖 | 《霸王别姬》 | 张继文 | 舞美设计 |
最佳服装设计奖 | 《云南映象》 | 戈壤、小四 | 服装设计 |
最佳男主角奖 | 《末代皇帝》 | 吕萌 | 少年溥仪的扮演者 |
《霸王别姬》 | 刘迎宏 | 刘邦的扮演者 | |
最佳女主角奖 | 《云南映象》 | 杨丽萍 | |
《额吉》 | 王颖 | 青年额吉的扮演者 | |
优秀表演奖 | 《云南映象》 | 李雷平 | 鼓手的扮演者 |
《母亲河》 | 张彦平 | 儿子的扮演者 | |
《霸王别姬》 | 刘时凯 | 项羽的扮演者 | |
《霸王别姬》 | 朱洁静 | 虞姬的扮演者 | |
《篱笆墙的影子》 | 庞少勇 | 铜锁的扮演者 |
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活动从2005年11月17日开始在昆明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带来的57个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舞蹈小型作品分为8场比赛角逐古典舞、现代舞、当代舞三个舞种的桂冠。获奖名单如下:
类别 | 奖项 | 作品 |
---|---|---|
现代舞 | 金奖 | 《守望》 |
银奖 | 《同行》 | |
铜奖 | 《有来有去》 | |
编导 | 金奖 | 《守望》 |
银奖 | 《同行》 | |
铜奖 | 《有来有去》 | |
表演 | 金奖 | 《守望》 |
银奖 | 《有来有去》 | |
铜奖 | 《飘摇》 | |
当代舞 | 金奖 | 《士兵与枪》 |
银奖 | 《小城雨巷》《飓风行动》 | |
铜奖 | 《源》《日子》《打油郎》 | |
编导 | 金奖 | 《小城雨巷》 |
银奖 | 《红土地之舞》《士兵与枪》 | |
铜奖 | 《驼峰情》《徽女情》《半生缘》 | |
表演 | 金奖 | 《士兵与枪》 |
银奖 | 《玉骨》《飓风行动》 | |
铜奖 | 《黄河怨》《嫁给大海的女人》《无极》 | |
古典舞 | 金奖 | 《埋伏》 |
银奖 | 《那片血色山冈》《梅》 | |
铜奖 | 《别亦》《独自》《金子·虎子》 | |
编导 | 金奖 | 《那片血色山冈》 |
银奖 | 《埋伏》《浔阳遗韵》 | |
铜奖 | 《金子·虎子》《小城之春》《赤壁怀古》 | |
表演 | 金奖 | 《梅》《桔子红了》 |
银奖 | 《浔阳遗韵》 | |
铜奖 | 《独自》《赤壁怀古》《问君何时归》 | |
舞剧 | 金奖 | 《风中少林》 |
银奖 | 《南京1937》《关东女人》 | |
铜奖 | 《原野》 | |
舞蹈诗 | 金奖 | 《天地之上》 |
银奖 | 《太阳女》《蝴蝶之梦》 | |
铜奖 | 《丽水金沙》《东方霓裳》《神奇的柯孜勒苏》 | |
舞剧舞蹈诗(单项奖) | 最佳作曲奖 | 《天地之上》 |
最佳舞台美术奖 | 《蝴蝶之梦》 | |
最佳灯光设计奖 | 《天地之上》 | |
最佳服装设计奖 | 《太阳女》 | |
小节目单项奖 | 最佳音乐奖 | 《小城雨巷》 |
最佳服装设计奖 | 《浔阳遗韵》 | |
最佳灯光设计奖 | 《红河谷》 | |
最佳舞美设计 | 《小城雨巷》 |
类别 | 奖项 | 作品 |
---|---|---|
现代舞 | 金奖 | 《守望》 |
银奖 | 《同行》 | |
铜奖 | 《有来有去》 | |
编导 | 金奖 | 《守望》 |
银奖 | 《同行》 | |
铜奖 | 《有来有去》 | |
表演 | 金奖 | 《守望》 |
银奖 | 《有来有去》 | |
铜奖 | 《飘摇》 | |
当代舞 | 金奖 | 《士兵与枪》 |
银奖 | 《小城雨巷》《飓风行动》 | |
铜奖 | 《源》《日子》《打油郎》 | |
编导 | 金奖 | 《小城雨巷》 |
银奖 | 《红土地之舞》《士兵与枪》 | |
铜奖 | 《驼峰情》《徽女情》《半生缘》 | |
表演 | 金奖 | 《士兵与枪》 |
银奖 | 《玉骨》《飓风行动》 | |
铜奖 | 《黄河怨》《嫁给大海的女人》《无极》 | |
古典舞 | 金奖 | 《埋伏》 |
银奖 | 《那片血色山冈》《梅》 | |
铜奖 | 《别亦》《独自》《金子·虎子》 | |
编导 | 金奖 | 《那片血色山冈》 |
银奖 | 《埋伏》《浔阳遗韵》 | |
铜奖 | 《金子·虎子》《小城之春》《赤壁怀古》 | |
表演 | 金奖 | 《梅》《桔子红了》 |
银奖 | 《浔阳遗韵》 | |
铜奖 | 《独自》《赤壁怀古》《问君何时归》 | |
舞剧 | 金奖 | 《风中少林》 |
银奖 | 《南京1937》《关东女人》 | |
铜奖 | 《原野》 | |
舞蹈诗 | 金奖 | 《天地之上》 |
银奖 | 《太阳女》《蝴蝶之梦》 | |
铜奖 | 《丽水金沙》《东方霓裳》《神奇的柯孜勒苏》 | |
舞剧舞蹈诗(单项奖) | 最佳作曲奖 | 《天地之上》 |
最佳舞台美术奖 | 《蝴蝶之梦》 | |
最佳灯光设计奖 | 《天地之上》 | |
最佳服装设计奖 | 《太阳女》 | |
小节目单项奖 | 最佳音乐奖 | 《小城雨巷》 |
最佳服装设计奖 | 《浔阳遗韵》 | |
最佳灯光设计奖 | 《红河谷》 | |
最佳舞美设计 | 《小城雨巷》 |
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于2007年11月2日至1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进行比赛,来自全国的70多个民族民间舞蹈精品节目同台“竞技”,为全国观众献上丰厚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大餐。
民族民间舞获奖名单:
类别 | 奖项 | 作品/人物/单位 |
---|---|---|
作品 | 金奖 | 《盛装舞》《水姑娘》《花溪.花溪》 |
银奖 | 《银项圈》《书魂》《塔林毕斯贵(草原妇女)》 | |
铜奖 | 《少女沙吾尔登》《心跳火把节》《忆》《山那边》 | |
编导 | 金奖 | 《丰收时节》 |
银奖 | 《山娃仔》《剪花花》 | |
铜奖 | 《心碰心脸碰脸》《聆树芭沙》《莎郎少女》 | |
表演 | 金奖 | 《草原酒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银奖 | 《孔雀》《太平.王妃》《圣湖的女儿》《瞧...这帮鼓架子》 |
|
铜奖 | 《小保姆—楠楠》《幸福像花儿一样》《天鹅》 | |
其他 |
音乐创作奖 | 《盛装舞》 |
灯光设计奖 | 《水姑娘》 | |
服装设计奖 | 《盛装舞》《山那边》 | |
荷花王子奖 | 刘琳烨 | |
荷花仙子奖 | 梁保娜 | |
大地之舞奖 | 《瞧......这帮鼓架子》 | |
最佳组织奖 | 贵阳市委宣传部 | |
特殊贡献奖 | 贵阳市花溪区委区政府 |
类别 | 奖项 | 作品/人物/单位 |
---|---|---|
作品 | 金奖 | 《盛装舞》《水姑娘》《花溪.花溪》 |
银奖 | 《银项圈》《书魂》《塔林毕斯贵(草原妇女)》 | |
铜奖 | 《少女沙吾尔登》《心跳火把节》《忆》《山那边》 | |
编导 | 金奖 | 《丰收时节》 |
银奖 | 《山娃仔》《剪花花》 | |
铜奖 | 《心碰心脸碰脸》《聆树芭沙》《莎郎少女》 | |
表演 | 金奖 | 《草原酒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银奖 | 《孔雀》《太平.王妃》《圣湖的女儿》《瞧...这帮鼓架子》 |
|
铜奖 | 《小保姆—楠楠》《幸福像花儿一样》《天鹅》 | |
其他 |
音乐创作奖 | 《盛装舞》 |
灯光设计奖 | 《水姑娘》 | |
服装设计奖 | 《盛装舞》《山那边》 | |
荷花王子奖 | 刘琳烨 | |
荷花仙子奖 | 梁保娜 | |
大地之舞奖 | 《瞧......这帮鼓架子》 | |
最佳组织奖 | 贵阳市委宣传部 | |
特殊贡献奖 | 贵阳市花溪区委区政府 |
作品名称:
表演银奖:《叶之舞》[2]
女子群舞:《背靠背》《吉宇鸟》
朝鲜族舞:《长白瀑布》《闲鹤》
民族舞独舞:《心翼》《古道行》
秧歌群舞:《风吹俺的扇》
全国校园舞蹈比赛南师大作品:《我生长的地方》
维吾尔族舞独舞:《打起手鼓唱起歌》
苗族舞蹈独舞:《望山》
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颁奖晚会已于2011年11月5日在贵阳举行,国家著名导演陈维亚担任颁奖晚会总导演。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参赛作品(6)
亮点一:首次缩短赛程,环节减少质量更高
本届“荷花奖”为了缩短赛程,减轻参赛队伍的经济压力,评奖只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取消了以往的半决赛。初赛以光盘筛选的方式对报送的近300个节目进行了初评,经过评委们的审看筛选,最终选定51个节目进入到贵阳举行的决赛。
亮点二:少数民族地区成本次“荷花奖”的决赛大户
各民族自治区进入决赛的节目相比往年明显增多。新疆维吾尔族舞、蒙古族舞、傣族舞等本身就是民族舞中比较有特色且能鲜明地反映当地民族风俗和舞蹈文化,由当地人表演当地传统舞蹈更显民族舞蹈的“原汁原味”,本次大赛一定会给全国人民带来非凡的体验。
亮点三:邰丽华带着《千手观音》为获奖选手们道喜
从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组委会获悉,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携舞蹈《千手观音》为获奖选手们道喜,邰丽华等舞蹈演员们会为“荷花奖”的粉丝们带来最特别的视听盛宴。
亮点四:明星大腕们“舞蹈界奥斯卡”走红毯
在11月5日举行的“荷花奖”颁奖晚会现场,舞蹈界大腕们助阵参演获奖作品并进行经典作品展演回顾,并且完成“舞蹈界奥斯卡”走红毯环节,让观众一览舞蹈界明星的风采。
第九届中国·西宁国际舞蹈节暨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大赛,已于2013年8月15日至19日在青海省会西宁举办,这是近年来中国古典舞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全国各地的代表队角逐本届“荷花奖”古典舞作品创作与表演的金、银、铜大奖。
中国古典舞8年重开赛,得到了全国各地舞蹈院团的积极响应,共有137个作品报名参赛。经过初评,有46个作品入围半决赛,其中单、双、三人舞作品30个,群舞作品16个。赛手于8月15日至19日汇聚青海西宁比拼舞艺,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队通过2场半决赛、2场决赛,角逐本届“荷花奖”古典舞作品创作与表演的金、银、铜大奖。冯双白透露,为确保比赛公平,采用大评委团制,15位评委中每场只有9人上场打分,并于上场前通过抽签临时决定。决赛阶段全部现场亮分,而白淑湘等舞蹈名家当场监审比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