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入私塾,次年后入得胜场、岩门厂、蒲家场小学。
1933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等第四方面军。
1935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共青团。
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三十三军295团战士、营部传令员、文书,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五军43团团部书记。经历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攻克城口县城等战役。
1937年4月参加甘肃省祁连山突围战斗中,腰、头部等五处负责伤,经历磨难后归队。7月,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部战士、班长、保卫员。
1939年1月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五支队指导员、骑兵连政委、五团营教导员(后为教导3旅7团)、营长、干部轮训队长,冀鲁豫军区第八分区郓北至队长、昆张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八团副团长、团长。多次参加了对日、伪、顽的战斗,以及郓(城)北、巨(野)荷(泽)战役。
1945年1月奉命南下河南省经历了数月的激烈战斗,创建了豫中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2旅四团团长。参加了“中原突围”、“桐柏战役”、湘鄂西游击活动。
1947年8月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参加攻克新县(经扶)、红安、高山铺战役等。12月后,任江汉军区独立旅副旅长、湖北军区独立二师师长、湖北省恩施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解放钟祥、随县、应山、云梦、应城、花园、武汉、宜昌以及鄂西南的战役和剿匪战斗。
1951年9月后曾任空军航空兵23师、18师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广州指挥所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参谋长能够等职。
1956年9月入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高速班学习。
1958年九月,任空军15航校(现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校长、空军汕头指挥所主任、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75年5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参谋长、副司令员。是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4年11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2]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