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 | 女 |
学位 | 理学博士 |
最高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职称 | 讲师 |
所在单位 | 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
导师类别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学科 | 0803光学工程 |
武灵芝,女,1981年1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专业为生物物理。博士期间(2007-2009)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资助,赴美国田纳西大学联合培养2年,专业为生物化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2009年12月起在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工作。2010年10月在东南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目前已经发表SCI,EI文章多篇,申请专利1项,并被J. Mol. Struc. 邀请为审稿人。先后主持南京大学博士创新项目,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项目,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并且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生物物理,生物材料以及生物传感等,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高通量测序,纳米孔传感器,药物分子设计等研究。
1、蛋白质结构稳定性和折叠路径问题
2、蛋白质错误折叠病的发病机制
3、抗生素耐药性和药物设计的研究
留学博士武灵芝老师参加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0-04-12
4月9日下午,在辅导员郁婷婷老师的组织下,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武灵芝老师为09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具有导向性的座谈会。武灵芝老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因成绩优异获得联合培养资格,在美国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物理研究,现担任我院生医专业课老师。
会上,针对大一学生由于对专业知识接触较少,对专业发展和个人学习发展方向迷茫等现象,武灵芝老师就其专业研究方向,给同学们作了一个内容专业但表述精简易懂的报告,报告中包括物理学对生物学的贡献,生命科学中的若干物理问题以及蛋白质折叠等内容。并且报告结束后武灵芝老师对同学们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就业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指出生物医学工程是21世纪的阳光工程,极大地增强同学们的信心。整场座谈会气氛融洽,武灵芝老师以渊博的知识和其平易近人的态度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