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眩晕

血虚眩晕

需做检查 尿常规脑电图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血压
就诊科室 中医科中医综合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常用药物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生力片上清片参茸强肾片沙苑子胶囊灵芝益寿胶囊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二十五味珊瑚丸舒肝颗粒龟鹿补肾丸高山红景天口服液清眩片天麻眩晕宁合剂红花逍遥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心可舒胶囊黄连上清丸通窍耳聋丸血府逐瘀丸参鹿扶正胶囊长春宝口服液天智颗粒参茸固本还少丸益脑胶囊健脑补肾口服液养血清脑颗粒红花逍遥颗粒抑眩宁胶囊康寿丸枣仁安神胶囊
目录导航

病因

血虚眩晕,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而引起。失血者吐血、咳血、便血、崩漏等等;生血不足者如大病久疾,气虚血损,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不能受气取汁,变化为血,或患脏腑恶疾,(恶性病变)精血耗伤,或虚痨亡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急痨血病(白血病)至精亏血竭,不能上荣于脑。

症状

血虚眩晕之证见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饮食不佳。面白不华,唇甲色淡,手足麻木,虚烦失眠。月经淡少。如有出血而至。肌肤甲错,烦热口渴。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如有出血或其他病者可有其各自的症状特点。

饮食

血虚眩晕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治体弱血虚、营养不良、眩晕:番茄100克,猪肝1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先将猪肝洗净切片,用盐、酱油、生粉、米酒搅匀;番茄洗净,切开;生姜洗净,去皮,切丝;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煲20分钟,放入番茄,生姜,煮10分钟,再放入猪肝,煮沸几分钟至猪肝刚熟,调味佐膳。

血虚眩晕饮食宜忌

在饮食方面,宜多吃清淡利湿之品,如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豆类及豆制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橘子、柚子、桃、豆油、茶、鲤鱼、海蜇等。

槟榔

为破气耗气食物。《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病属气虚者忌之。凡阴阳两虚,中气不足,hellip;hellip;悉在所忌。故凡气血不足,体弱之人的眩晕者,切勿服食。

荷叶

性平,味苦涩,虽能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的功效,但对气血不足眩晕者,又当忌之。正如《本草从新》所言: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此外,体虚眩晕者还应忌食葱、姜、辣椒、胡椒、桂皮、萝卜、茶叶、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气耗气之物。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治疗

保健药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询问医生)

原料:黑木耳30克,红枣(去核)10枚,猪瘦肉500克。

做法:黑木耳用清水浸发后去蒂洗净,同红枣、瘦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急火煮开后,改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营养功效:养血止血,适用于血虚眩晕、形体虚弱、食欲减退者。脾虚便溏、发热者不宜。血虚眩晕中医治疗方法

当归15克生芪30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

熟地12克枸杞15克元肉10克炒山药10克

炒白芍10克菊花8克川穹6克炙甘草3克

大枣二枚引。

方解:本方乃当归补血汤合归脾汤加减化裁而成。临证还可根据血虚之不同病因及其演变症状适当增减。方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熟地益气健脾、补血生血,现代研究党参、白术可助红血球、血色素增长。气为阳、血为阴,无阳则阴无以生,没气之统摄,则精血津液不能生成,因此黄芪补气助阳;当归补血助阴,二药伍用效彰。枸杞、元肉、山药滋肾补血,益髓生精,血为精所化,脑为髓之府,故能充脑止晕。菊花、白芍养肝血,揉肝阴,是治血虚眩晕之常用药。方中少量川穹行血中之气,起补而不滞之效。且为除匀之良药。灸甘草、大枣配诸药温中健脾,养血复脉,起调补作用。

加减:

1、便秘加苁蓉10克,火麻仁12克。

2、纳食不化:加鸡内金10克,焦四仙10克。

3、阴虚发热者:加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

4、咳血者:加黄芩炭10克,白芨12克。

5、吐血者:加大黄细粉3克(冲服),藕节10克。

6、尿血者:加白芽根15克,小蓟10克。

7、鼻出血者:加焦栀子10克,黄芩炭10克。

8、便血者:生地榆(醋炒)20克,槐花10克。

9、崩漏下血:加棕根炭10克,杜仲炭10克,阿胶珠10克,黑芥穗10克。

10、皮肤紫癜:加干地黄,丹皮10克,炒白芍10克,旱莲草12克。

检查

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血压,脑电图检查。

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证候:血虚眩晕,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而引起。失血者吐血、咳血、便血、崩漏等等;生血不足者如大病久疾,气虚血损,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不能受气取汁,变化为血,或患脏腑恶疾,(恶性病变)精血耗伤,或虚痨亡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急痨血病(白血病)至精亏血竭,不能上荣于脑。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常有气虚而血脱,气不摄血而出血者。临床上气虚与血虚眩晕,可同见于一个病人,互为因果,但二者又有区别,亦可单独致晕,如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少有血虚(贫血)之表现。而血虚眩晕,除有血虚之表现(贫血症状(尚可兼有气虚之象。因此在治疗时区别对待,有专有兼。血虚者以补血为主兼顾补气,如当归补血汤之类。气虚者以补气为主兼补血,如补中益气汤药。

并发症

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饮食不佳。面白不华,唇甲色淡,手足麻木,虚烦失眠。月经淡少。如有出血而至。肌肤甲错,烦热口渴。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