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石榴有软籽1号、软籽2号、软籽3号、青皮甜、塔仙红、大红软、青皮软籽等石榴品种,特点鲜明,主要是青皮软籽果皮青黄色,阳面红色或淡红色,皮薄;籽粒马齿状,籽粒大,红白色,核小而软;果汁多,甜味浓,品质上等。[1]塔山石榴
塔山石榴清代,当地居民聚居于此种植石榴,并把石榴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1993年,塔山村政府扩大石榴种植规模,并动员村民种植。
2008年,淮北发起成立了塔仙石榴专业合作联社。[2][3]
塔山石榴塔山位于淮北市烈山区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地貌,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塔山山势层峦叠嶂,三山错落,中夹小山,延绵迂回,造就了塔山石榴种植地域天然的环境小气候,使塔山石榴冬季免受寒潮影响,夏季免受台风暴雨侵袭,优良品质保持较高的成活率。由于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具有一定的海拔落差,使塔山及周边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塔山石榴种植区山丘主要为石灰岩,覆盖一层沉积物,土质以紫色页岩和沙壤土为主,土壤pH值在7.0~7.8,属于偏碱性土壤。土壤中富含有效磷、全氮、速效钾,特别是有效铁含量较高。塔山石榴种植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带,兼有北方和南方过渡类型的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秋季明显短于冬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无霜期202天,日照时数2315.8小时,日照率62.2%,适合石榴生产。
塔山石榴淮北市烈山区塔山石榴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是全国第四大石榴产地。塔山石榴已形成以塔山为中心,绵延40余公里的石榴种植基地生态群落,年产石榴近3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产品远销京、沪、苏、浙、粤等省市。[3][4]
塔山石榴2012年8月,塔山石榴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塔山石榴产地范围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品种
软籽1号、软籽2号、软籽3号、青皮甜、塔仙红、大红软、青皮软籽及其优系。
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石灰岩或紫红色页岩,土壤质地为砂壤,PH值为7.0至7.8,有机质含量≥1.5%。
栽培管理
繁殖:从规定品种的优良母株上采取一年生健壮枝条,扦插繁殖。
栽植:栽植时间为每年3至4月份。
栽植密度:平地每公顷栽植株数≤835株;山地每公顷栽植株数≤1250株。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7.5吨。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果实采收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石榴籽粒饱满,呈白色或红色时开始采收。不同品种开始采收的具体时间为:
软籽3号:9月中旬。
软籽1号、软籽2号:9月下旬。
青皮甜、塔仙红、大红软、青皮软籽: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质量特色
品种名称 | 果皮 | 籽粒 | 口感 |
软籽1号 | 皮薄,成熟后阳面古铜色 | 包色有红色针状晶体 | 种核软、可食、品质上等。 |
软籽2号 | 较厚光洁青绿,红晕明显。 | 籽粒红色,针状晶体明显。 | 种核软、可食、品质上等。 |
软籽3号 | 果皮较薄青黄色。 | 籽粒绿白色,可见辐射状晶体。 | 种核绵软、品质佳。 |
青皮甜 | 果皮厚、果面光滑、表面青绿色,向阳面捎带红褐色。 | 籽粒鲜红或粉红色、透明。 | 味浓、味甜微酸,汁多。核半软籽。 |
塔仙红 | 表面光亮、果皮呈鲜红色,向阳面棕红色,较软,并有纵向红线,条纹明显。 | 籽粒呈水红色、透明。 | 汁多、味酸甜,初熟时有涩味,存放几天后涩味消失。 |
大红软 | 果皮粉红色,阳面紫红色,有星状果锈。 | 籽粒淡红色,核半软。 | 味酸甜,无涩味,口感好,风味佳,品质上等。 |
青皮软籽 | 果皮青黄色,阳面红色或淡红色,皮薄。 | 籽粒马齿状,籽粒大,红白色,核小而软。 | 果汁多,甜味浓,品质上等。 |
项目指标 | 软籽1号 | 软籽2号 | 软籽3号 | 大红软 | 青皮软籽 | 塔仙红 | 青皮甜 |
百粒重(≥克) | 72. | 60.5 | 63.5 | 45.0 | 55.0 | 51.0 | 45.0 |
单果重(≥克) | 300 | 265 | 240 | 360 | 243 | 378 | 369 |
出汁率(≥%) | 77 | 77.2 | 75.7 | 65.9 | 77.5 | 76.9 | 77 |
籽粒硬度(≤㎏/cm)) | 3.5 | 3.5 | 3.6 | 3.6 | 3.8 | 3.8 | 3.8 |
可溶性固形物(≥%) | 14.0 | 17.0 | 14.1 | 12.3 | 13.8 | 12.4 | 12.8 |
总酸(%) | 0.60-0.82 | 0.61-0.75 | 0.55-0.62 | 0.50-0.64 | 0.36-0.47 | 0.48-0.61 | 0.47-0.56 |
品种名称 | 果皮 | 籽粒 | 口感 |
软籽1号 | 皮薄,成熟后阳面古铜色 | 包色有红色针状晶体 | 种核软、可食、品质上等。 |
软籽2号 | 较厚光洁青绿,红晕明显。 | 籽粒红色,针状晶体明显。 | 种核软、可食、品质上等。 |
软籽3号 | 果皮较薄青黄色。 | 籽粒绿白色,可见辐射状晶体。 | 种核绵软、品质佳。 |
青皮甜 | 果皮厚、果面光滑、表面青绿色,向阳面捎带红褐色。 | 籽粒鲜红或粉红色、透明。 | 味浓、味甜微酸,汁多。核半软籽。 |
塔仙红 | 表面光亮、果皮呈鲜红色,向阳面棕红色,较软,并有纵向红线,条纹明显。 | 籽粒呈水红色、透明。 | 汁多、味酸甜,初熟时有涩味,存放几天后涩味消失。 |
大红软 | 果皮粉红色,阳面紫红色,有星状果锈。 | 籽粒淡红色,核半软。 | 味酸甜,无涩味,口感好,风味佳,品质上等。 |
青皮软籽 | 果皮青黄色,阳面红色或淡红色,皮薄。 | 籽粒马齿状,籽粒大,红白色,核小而软。 | 果汁多,甜味浓,品质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