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跳菜这种舞蹈常见的有“席间跳菜”和“舞台跳菜”两大类。
也称“宴席跳菜”或“实地跳菜”,是南涧彝族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迎接贵宾、给老人祝寿等重大场合,因宴请宾客增加喜庆气氛而跳菜,讲究“吃着并快乐着”。
根据表演地点或舞台大小又分为“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舞台跳菜”即舞台上表演的跳菜,均由南涧彝族农民表演,演员通常在20人左右,多可达百人,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声音高亢明亮。而“广场跳菜”演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几百人,体现了一种气势恢宏、整齐和谐的艺术效果。
南涧彝族自治县5镇(南涧镇、宝华镇、公郎镇、小湾东镇、无量山镇)3乡(碧溪乡、拥翠乡、乐秋乡)的彝族村寨中均有“席间跳菜”习俗,尤其以小湾东镇、无量山镇、公郎镇居多,遍布南涧的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
彝族跳菜2000年8月,经过再度创作的《跳菜》,参加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荣获铜奖。
2005年8月,《跳菜》在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广场歌舞踩街表演大赛中获“山花奖”。
2006年10月,《跳菜》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CCTV-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节目亮相,深受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2008年,入选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9年6月参加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太阳神鸟银奖”。2010年参加虎年农民春晚的录制。2010年1月《南涧跳菜 无量情》在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播出。
2010年3月,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上《南涧跳菜》获首届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金虎奖。同时,还应邀参加《同一首歌 走进云南》、《欢乐中国行》、《魅力大理》、《大理国际影会》等重大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