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是从战略上配合上司的作风和目标,并将其与自身的作风和目标融合起来,从而能够有所作为,辅助上司并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即为了给你、你的上司和公司取得最好成绩,而有意识地配合上司一起工作的过程。向上管理不完全等同于向上沟通。两者存在内涵的差异,前者的内涵明显要大于后者,后者仅仅是指信息上的传播。
著名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的助手罗塞娜·博得斯基将自己14年的助理生涯整理成册,著书立说。提出了“向上管理”(managing up)的概念。在她看来,管理需要资源,资源的分配权力在你的上司手上,因此,当你需要获得工作的自由资源时,就需要对上司进行管理,实际上是与上司进行最完美的沟通。
1、传统观念的认识,历来的管理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
2 、和上级权威人物交往沟通困难;
3、易被视为政治行为;
4、万一不当,罪责难逃。
1、与上司适应彼此的需要和风格。和睦的工作环境要求和谐统一的工作方式,需要在工作和沟通中接受上司处理问题、交流看法的形式,并明确自己的职责要求。对于员工而言,首要的事情是先适应上司的工作风格,然后在适应的基础上再与上司做出建议性的工作方式的调整。
2、分享彼此的期望。在与上司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是能够经常沟通双方的期望,并通过不断沟通期望来提升各自的能力。一旦形成这样的状态,双方都会发现对方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能够在不自觉中延伸期望,使得各自的努力都逐步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3、相互依赖、诚实和信任。向上管理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关系,是配合和协助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下属不能让上司觉得难堪,更不能在工作中对上司不诚实,失去上司的信任是为自己制造的最大的发展障碍。
帮助上司决策时要注意:
1、适时地提醒上司上次讨论的有关该项目决策的内容,以及具体目标是什么。
2、利用事实或是数据来提供解释,最好使用一些图表和影像来帮助他迅速地进行决策。
3、在上司决策好后,要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他所决定的内容,保证无一错误和缺漏,而且要成为这个决策的坚定拥护者。
工作中要处理的问题越是简单,就应该让上司花在上面的时间越短,帮他准备资料、做摘要、综合不同的信息与可能的选项。但不要把例行性问题与重要问题混为一谈。
需要注意:“先见林,再见树”。一定要先从基本任务谈起,告诉上司你的目标是什么,目前进度如何,哪些地方需要他提供意见。明确告诉上司自己制定出的可行方案,具体的做法、工作项目、期限以及必要的人力资源。
不要以为上司知道的跟你一样多,而是假设他有了解的能力并试着教会他。因为他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广、组织部门间的互动关系掌握比较准。所以你有两种选择:
1、使用一堆上司不懂的技术性资料,迫使他同意。这种方法虽然可能让上司学习了技术上的知识,但是也很可能造成沟通障碍,导致双方信任不足。
2、利用易懂的语言、文章、事例、表格与摘要的方式,帮助上司掌握问题。有了面对面的讲授和学习,可以产生人际间的放松和信任,使双方的关系自然,有利于做出更好的决策。
上司对你有了新的任命,似乎应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是职务上的授权有多大,应该如何使用,却又不容易妄下断言,所以需要向上司做出探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试探授权有一些方法。
1、打出安全牌,凡事征询上司的意见。后遗症是上司可能认为你没有魄力,凡事都举棋不定,无法担任重任。
2、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做。这种完全主观做法的后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往往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决策权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3、试探水温法。具体操作介于前两者之间,既有征询又有自己的主动出击。对于无前例可循的状况,这种方法尤其适合。
在向上管理中一定要承诺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要因为没有能力完成对上司的承诺而耽误目标的实现。如果承诺了而又无法完成,则会让上司对自己的信任降低。
“小节”一向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许多人在言语和行为上对上司很尊敬,但一个眼神和手势就暴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凡是在进行向上管理之前,必须明确反思自己,是否树立了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向上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更好的开展,为了组织的目标。同时,向上管理应注意技巧,让上级自己决定改变:
1、不要让上级觉得下属存心让他改变;
2、先和同事商量以争取支持;
3、提供信息让上级自行改变;
4、不要隐瞒,应该是诚实和信任;
5、迎合他的长处,尽量避免他的短处;
6、适应彼此的个性和风格;
7、有选择地利用他的时间和资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