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良(1791-1867),瓜尔佳氏,字悦亭。满洲
正红旗人。由刑部
笔帖式提升员外郎,自道光八年(1828年)起历任广东高州、广西南宁知府,云南盐法道,山东盐运使,安徽、江苏按察使,江西、江苏布政使。
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广东巡抚,与两广总督
邓廷桢严禁鸦片走私,查封大小窑口烟馆,在水陆要道口拿获烟贩三百余名,分别予以惩办。除严禁鸦片外,他还与邓廷桢积极支持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加强对虎门海防的建设,共同筹议在虎门制造木排铁链以阻拦入侵的外国兵船。他亲临第一线,与关天培一起爬山涉水对虎门三道防线进行精心的设计和修建,指导各水陆要塞的设防工作。
禁烟运动时,怡良协助邓廷桢积极支持林则徐的各项禁烟措施。他与林则徐关系密切,互相配合得很好、当时林则徐除向广东地方文武官员、士绅了解有关情况,亲自到街头巷尾实地调查外,还向怡良借阅《广东通志》,以了解历史上广东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当前的形势。怡良与林则徐书信往来频繁,彼此经常及时交换情报。林则徐曾函请怡良向因遭风暴袭击,由福建送来广东的
印度人查询鸦片的种植、制造以及每箱成本、税收等等情况,并经常把翻译好的《
澳门新闻纸》送给怡良看。怡良协助林则徐做了许多细致的调查研究。
怡良还经常与林则徐共同研究缴烟事宜,对如何处理已经缴来的大批烟土问题交换意见,探讨最妥善的处理方案。林则徐经常与邓廷桢、关天培等亲临虎门前线视察,怡良则分工留驻广州处理日常工作。在整个收缴鸦片和销烟过程中,怡良、邓廷桢等地方官吏和钦差大臣林则徐配合得很好,使禁烟运动得以顺利开展。
虎门销烟以后,怡良和林、邓二人根据《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重新颁布了禁烟治罪的具体规定,继续打击走私烟贩和吸食者。在外国商船的具结问题上,怡良完全支持林则徐,主张区别对待。
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后,怡良与林则徐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共同商讨募勇操练,积极备战,彼此书信往来更多,日常接触联系更为频繁,几乎无所不谈。怡良很敬仰林则徐的为人,对林则徐的意见很尊重,到林则徐被革职后,他仍为林则徐提供时事消息,听从林的意见和建议。这年十一月,
琦善以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身份抵达广州,“欲求林则徐罪不可得,又诬林则徐不收英吉利国王通商之书,欲怡良证实其事,怡良不从”①。怡良坚持备战的主张遭到琦善的排斥,他对琦善要他“专管地方事件”,不让他参预过问“夷务”十分不满。他在林则徐和爱国士绅的推动和支持下,大胆地向道光帝揭发了琦善对义律妥协退让,“说定让给”香港的卖国罪行,促使道光帝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押解赴京②,获得舆论的赞许。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