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纳斯鲁拉1960年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一个贫穷的什叶派穆斯林家庭,一家人靠父亲贩卖瓜果蔬菜勉强度日。父亲开了一家小杂货店,纳斯鲁拉常去店里帮忙,但吸引他的不是店内的生意,而是挂在店里的什叶派伊玛目穆萨·萨迪尔的画像。纳斯鲁拉总是久久地凝视着画像,陷入无尽的遐想中,他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伊玛目那样的人,在宗教上做出一番事业。
在阿拉伯文中,纳斯鲁拉是“真主的胜利”之意。纳斯鲁拉虽非出身于神学世家,对宗教的钻研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本到手的宗教书籍,当邻居家的孩子玩耍时,他却在看书。纳斯鲁拉居住的村子很穷,连一座清真寺都盖不起,于是他不得不跑到邻村的清真寺做礼拜。那时,无论是静谧的午后,还是喧闹的黄昏,人们都可以看到瘦弱的他奔跑往来于两村之间。
16岁那年,纳斯鲁拉决定到伊拉克南部城市纳杰夫求学。纳杰夫是中东地区著名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学术气息十分浓厚,令莘莘学子心向往之。一位教士为纳斯鲁拉的好学精神所感动,便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就这样,纳斯鲁拉揣着推荐信,一路辗转来到纳杰夫。到纳杰夫时他已囊空如洗,不得不睡在长途汽车站的水泥地板上,啃大饼充饥。
几经周折,纳斯鲁拉找到了纳杰夫神学院负责新生的教士赛伊德·阿巴斯·穆萨维。他以为穆萨维是伊拉克人,就怯生生地用阿拉伯语普通话跟他搭讪,没料到穆萨维说:“孩子,我也是黎巴嫩人,咱们说家乡话吧。”纳斯鲁拉非常感动,两人后来成了莫逆之交。
纳杰夫神学院安排穆萨维担任纳斯鲁拉的老师,负责教授他学业、照顾他的生活。在恩师的悉心点拨和传授下,纳斯鲁拉潜心于宗教学业,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其他人需要5年才能学完的课程。
创建真主党,总书记当了十几年
1978年夏天,纳斯鲁拉回到黎巴嫩。次年,他加入了“阿迈勒运动”,担任贝卡地区的领导人。1982年,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近60万名什叶派穆斯林难民涌入贝鲁特南郊。这些衣食无着的难民希望拥有自己的组织,于是纳斯鲁拉脱离“阿迈勒运动”,在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支持下,和老师穆萨维一起创建了真主党。
穆萨维被推举为首任总书记。
1992年2月16日,穆萨维在黎南部被以军战斗机炸死。真主党领导层悲痛万分,但对谁接任总书记之职争执不休。当时纳斯鲁拉刚过而立之年,在真主党领导层中属年轻一辈,加之他不是副总书记,当选的可能性并不大。正僵持不下时,一位副总书记说:“纳斯鲁拉与穆萨维关系最密切,他们俩简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推举纳斯鲁拉当新领导,就是对穆萨维最好的悼念!”此话说得情真意切又不无道理,赢得众人一阵掌声,纳斯鲁拉于是就成了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在此后的几次领导人选举中都以多数选票当选,就这样,他在真主党总书记的职位上一直干到今天。
纳斯鲁拉出任总书记后,非常注意真主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他为贫穷的什叶派穆斯林建造学校和医院,赢得了美誉。真主党不仅拥有数千人的军事武装,在黎巴嫩议会中也占了多个议席,成了黎政坛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纳斯鲁拉也成为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痛恨以色列,成为以军“清除”对象
从创建之初起,真主党就把以色列视为头号敌人,而以色列也把它看作是眼中钉,对当了十多年真主党总书记的纳斯鲁拉,以色列也一直想早日除之而后快。
在几年前以色列军队的一次军事演习中,有5名特工因演习事故丧生,演习流产。美国媒体透露,这是一次以纳斯鲁拉为假想目标的行刺演习,如果成功,就要付诸实施。计划的具体内容就是根据事先取得的情报,出动由精干特工组成的特遣队对纳斯鲁拉进行“定点清除”。2003年8月22日,以色列一家报纸刊登一副“扑克牌通缉令”。在这副“扑克牌通缉令”中,阿拉法特是“大王”,纳斯鲁拉则是“小王”。纳斯鲁拉的排名如此靠前,足见以色列对他是多么恨之入骨。为了保护自身安全,纳斯鲁拉行踪飘忽不定,仅有极少数亲信才知其确切去向。他有多处办公地点和住所,从不在一个地方长时间滞留。他出门时乘坐高级防弹车,且行驶速度极快,以免成为以色列战斗机的活靶。
纳斯鲁拉指出,收复对整个叙利亚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但最严重的是,这暗示着叙利亚的区域划分会成为另一个伊拉克。在叙利亚战争中,真主党别无选择,也决不退却,战斗将是长期的,决不会结束。[1]
2018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包括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在内的多个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称此举是旨在打击伊朗支持的“恐怖组织”。
财政部当天发表声明说,美国将对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进行追加制裁。制裁旨在打击伊朗和真主党在中东地区的“颠覆性势力”。
财政部表示,此次制裁行动由反恐怖主义洗钱中心成员国共同进行。该中心包括美国及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6个海湾阿拉伯国家。
这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该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制裁后,美财政部发起的第三轮与伊朗相关的制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