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女中

华英女中

中文名 华英女中
校训 以诚为本,因性施教,多元发展
目录导航

学校概况

事成员单位、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首批市级示范高中、市“游泳重点学校”。是四川省乃至西南片区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学。

立案前,学校由基督教会的“华西教育会”领导,学生多由省内各地英美会所办女子学校选送。立案后,面向社会招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重视外语和音乐艺术的教育,家政和营养健康的实践教育,品德、行为的文明教育,绿化、美化校园的美的教育,曾两次获得当时省府的嘉奖。称赞学校“内务整齐”,环境“雅洁”,“学生庄重有礼”,“学行均著成绩”,英文采用直接教学法“尤为可取”。

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单位,是国家级和省级创造教育实验基地,荣获全国中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授予先进集体,为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市民主治理“先进集体”。被市教育局党组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四好班子”。

人才培养

在100余年漫长的历史中,成都11中挑起了培育良知,教化学生的重任。著名演员赵亮,高级教师秦红,和90岁高龄的前任爱尔兰乐队指挥家等,都曾就读于成都11中。成都11中还为新中国的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包括著名的音乐家、演员等。走进现代化的成都11中,率先开展了性别教育,改传统的广播体操为男拳女舞。是众多学校的先例。

教学特色

学校以创造教育和女性教育为特色,用艺术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每年的艺术节使紧张的学习节奏骤然放松。成都11中的科创课是独一无二的“特色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更进一步帮助学生们缓解学习压力,2008年特别设置有“心理咨询室”供学生们咨询,并做到完全保密。

校训

拟定的校训:以诚为本,因性施教,多元发展,创新实践。

师资设备

学校有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32人,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15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5%。学校设备精良,有人造草坪操场,有标准的电教室、实验室,有突出女生特色教育的形体房、钢琴房等。

理念阐释

“让每个女孩健康发展,启迪智慧人生,扬起创造的风帆”的办学理念。

“让每个女孩健康发展” 包括两层含义:其一,通过学校教育,使女生各方面都获得正常的、健全的、和谐的发展;其二,我们在教育中实施“尊重教育”,立足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既尊重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发展的差异,又尊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不同发展层次的差异。

“让每个女孩健康发展”

每个女孩身心的发展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仅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全的人格。身体是未来的基础,健全的人格则决定着未来的信仰和人生的选择,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前提。因此,女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唤起女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学会做人,做一个健全的杰出的女性。

教育归根结底是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个人发展的机会,因此办女校要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创造一个促使学生自由愉快发展的环境和空间,让她们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扬长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女生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挖掘潜能,发现天赋,打造每一个女生的全新形象,让她们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

尊重受教育者,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一直是中外教育家的目标和理想。我们提出的“让每一个女孩都健康成长”,正是向着这个目标,从尊重这个起点开始。

1 、尊重学生的性别特征: 男女性别不同,在接受教育时也存在着差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等方面,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这种差异更明显。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意研究女孩的心理、生理、体能的特殊性,关注女性的思维特点,将社会性别意识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因材施教”与“因性施教”结合起来,进行扬长补短的性别差异教育,帮助女生在少女阶段就形成一个明确、敏感的性别视角,充分开发其潜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的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只有承认个性、尊重个性,才能发展个性、完善个性。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个性差异认同并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其健康的个性,形成其各自的独创性。

3 、尊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不同发展层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和爱好,表现出不同个性气质和特长,又由于年龄、环境等因素,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女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不同发展层次,既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选择最佳教育方式,鼓励学生的发展达到能发展的水平。

“启迪智慧人生” 是指在中学教育中,从性别教育的新视角,根据女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体能特征,以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启迪女生的成长意识,充分挖掘她们的潜能,实现女子潜能的早期开发,扬长补短,使她们既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又能做到行为规范、气质高雅、心理健康,使她们走向社会后,能在多样变幻的社会风浪中,作为独立女性骄傲地并且愉快地生活着,不被社会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歧视和偏见所打垮,无论身处哪一个位置,都能从容进取,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充分体现新时期新女性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放射出新时代女性特有的光彩。

“启迪智慧人生”

女性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女子文明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代女性的思想、文化、情感、体质等水准,不仅涉及她们本身与当代,而且具有改良家庭和造就国民的效应,还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

女性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 “ 半边天 ” 的作用,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延续和发展都闪烁着女性智慧的光芒。女性不仅具有坚韧、顽强的生存智慧,还具有虑事周密,富有包容心和亲和力的人生智慧。作为女中学生,更是灵秀聪慧,感情丰富,细腻敏感,有很强的团体意识。在学习方面,她们富有想像力,长于形象思维,对语言有较强的感受力;在艺体方面,她们富于音乐的节奏感和形体模仿能力,在手工精细制作方面往往长于男生。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必须对女生的发展给予特殊的关注,让女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开发潜能,扬长补短,让智慧之光照成长之路。我们还将从课程、活动、交往等多方面,为女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营造一个勇于探索,相互学习、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要求老师强化女性意识的培养,把社性别意识纳入到教学的各环节中,真正实现女子教育的终极目标,那就是让每一女生不受性别的约束而享有选择的自由与发展潜能的机会。

“扬起创造的风帆” 是指在中学阶段对女中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唤醒女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创新的意识,挖掘创新的潜能,并使她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得到强化,从而培养起她们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激情,“我能创新”的自信和勇于创新的品质。使她们能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具有创造性,具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女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形成学会求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扬起创造的风帆”

未来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造性,创造是现代人的基本品质,是每个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存本领。培养女性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女性寻求自身解放,真正实现男女竞争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女性创造力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成了深化素质教育的障碍。因此,我们提出的让女生“扬起创造的风帆”就是要使我们的师生坚信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正如 陶行知 先生所言“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强调在分析女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开展创造教育十年来的经验,将女性教育与创造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新教育的要求贯穿于教学思想、课程整体设计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各个层面,融入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研究知识内容和创新教育的结合点,培养女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开设专门的科技创造发明课,以介绍创造理论为主线,使女生系统了解创造思维理论,掌握一些基本的创造技法,使我们的女生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创新性人才。

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将成为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将不断完善,创新进取,为培养出更多的行为规范,气质优雅,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女性而努力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