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梗阻

多发群体 男性老年人
其他名称 肠道不通畅
发病部位 肠道
临床表现 钡剂在扭转部位受阻之后呈鸟嘴状
目录导航

概述

乙状结肠梗阻,指乙状结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通俗地讲就是肠道不通畅。多见于有便秘习惯的男性老年人,表现为腹部绞痛,左腹明显腹胀,有明显腹胀,呕吐不明显,腹部压痛和肌紧张不明显。如做低压灌肠,一般不足500ml便不能灌入。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肠扭转部位钡剂受阻,背影尖端呈“鸟嘴”状。

病因与病理生理

乙状结肠癌和乙状结肠扭转是最常见的乙状结肠梗阻的病因。前者多见于30~60岁之间,20岁以下极少系膜血管不受压,肠壁一般无血供障碍,少数可出现缺血性结肠炎[4,5]。后者常见于40~70岁男性患者,青少年少见,分为非闭袢型及闭袢型,非闭袢型仅为肠腔狭窄和有1个梗阻点,系膜血管不受压;闭袢型乙状结肠扭转则多见有2个梗阻点,同时系膜血管受压,肠壁血供受障,严重者发生坏死。因此对乙状结肠梗阻的诊断,特别对病因的诊断,有助于临床决定是否手术,并在术前作好充分准备。

临床表现

身体状况

(1)腹痛,多以腹部周边为主,盲肠及升结肠病变腹痛在右下腹和右侧腹部,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病变腹痛以左下腹左侧腹部为主。

(2)呕吐,出现晚,由于小肠逆蠕动,呕吐物常有粪臭味。

(3)腹胀,多在晚期,乙状结肠、左半结肠梗阻先以腹周围胀、盲肠及升结肠梗阻为表现,如回盲瓣功能好,腹胀以侧腹及以上腹为主。

体征

体检发现腹部胀痛,有压痛、反跳痛及肠型,听诊肠鸣音亢进。

治疗

结肠梗阻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

(1)基础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贫血。肠道准备,用全肠道灌洗效果较好。了解主要器官功能,努力纠正;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2)手术治疗:对于右半结肠梗阻,施行右半结肠切除或回盲肠切除一期吻合较安全。对不能切除的右半结肠肿瘤行回肠与横结肠吻合较好。对于左半结肠梗阻,由于梗阻近端充满含有大量细菌的粪便,结肠血供来自终末血管,结肠壁缺血水肿,吻合口瘘发生率高,有人报道达22%,过去主张分期手术,近几年,随着支持治疗改善,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技巧的改善,特别是术中减压及结肠灌洗的开展,主张一期切除吻合的学者越来越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