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1911)首次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神经元胞质内嗜银包涵体,称为Pick小体(Pick’sbody)弥散性肿胀及染色质松散的神经元称为Pick细胞(Pick’scell),伴额颞叶局灶性萎缩,这些病例在组织学上与Alzheimer病明显不同无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Onari和Spatz(1926)将此病命名为皮克病。德国人Verhaart(1936)首先报道印尼华人Pick病例,1958年上海第一医学院首次报道国内首例皮克病,以后陆续有报道。近年来痴呆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较快,皮克病目前已归入额颞痴呆。本病脑萎缩主要限于额颞叶,临床表现为器质性精神异常与Alzheimer病常难以区别额颞痴呆病人仅约1/4存在Pick小体可诊断皮克病。
发病机制也尚未清楚有文献报告认为主要是侵害神经元胞体的特发性退行性变,也有学者认为是轴索损伤后继发胞体变化。
大体病理观察脑重量减轻女性平均1050g男性1075g脑萎缩累及额、颞叶(占54%)或单独侵犯额叶(25%)或颞叶(21%),约1/3的患者双侧对称受累,约1/2左半球严重受累1/5以右半球受累为主颞上回后2/3常不受累是皮克病的特征之一杏仁核受累较海马明显黑质及基底核可受累灰质和白质均可累及,侧脑室前角、颞角轻中度扩大光镜下观察萎缩的脑叶皮质各层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Ⅱ、Ⅲ层显著,ⅤⅥ层较轻;部分病人可见颈髓及胸髓运动神经元丢失皮质及皮质下白质星形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伴海绵状改变,残存神经元不同程度的变性萎缩,部分神经元胞质内含界限清楚的嗜银Pick小体部分神经元表现为膨胀变性的Pick细胞电镜下Pick小体界限清楚,呈圆形或卵圆形无包膜,是直径5~15μm的嗜银包涵体由10nm细丝核糖体、囊泡、脂褐素及24nm短节段直的及扭曲的神经微丝及微管组成,Pick小体的形成机制不清,高尔基浸染法可见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几乎完全消失。
1、皮克病起病隐袭,病程缓慢进展,多为中老年发病,发病年龄30~90岁,60岁为高峰,多在70岁前发病,女性较多。40%的患者有家族史,其余为散发。
2、皮克病的临床经过可分为3期,早期以明显人格改变、情感变化和行为异常为特征,表现为易激惹、暴怒、固执、情感淡漠和抑郁情绪等,渐出现行为异常、性格改变、举止不适当、缺乏进取心、对事物漠不关心及冲动行为等;部分患者出现Klüver-Bucy综合征,表现为迟钝、淡漠、顺从、视觉失认、口部过度活动(hyperorality)、思维变化过速(hypermetamorphosis)、善饥和过度饮食,把捡到的任何东西如废纸、垃圾和粪便等都放入口中试探和吃掉,并有情感抑郁、焦虑、躯体异常感和片段妄想等。
3、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认知障碍,逐渐不能思考,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与Alzheimer病相比认知障碍不典型,空间定向保存较好,记忆障碍较轻。言语能力障碍较明显,逐渐言语减少、词汇贫乏、刻板语言、模仿语言和失语症,后期可出现缄默症。
4、神经系统体征如吸吮反射、强握反射可在病程早期出现,晚期发生肌阵挛、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如帕金森病综合征等。[1]
患者早期即显示额叶损害症状,明显人格和行为改变比记忆障碍出现更早。临床症状可分为3期。第1期突出症状为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少动、懒散、自制力消失、多冲动行为,甚至有盗窃、撒谎或侮辱幼女等行为。也可表现为易激惹、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第2期常出现意向丧失,缺乏进取心和主动性,言语重复,可出现感觉或运动性失语、失用、失认。尚可出现齿轮样肌强直、面容呆滞等锥体外系征。第3期为严重痴呆,人格衰退,言语能力丧失,四肢挛缩,大小便失禁,自我辨认能力丧失。可出现刻板动作及吸吮、强握等原始反射。少有幻觉和妄想,痴呆发展较为迅速。
CT和MRI可显示额叶萎缩,典型病例额角扩大,前额、颞叶明显萎缩。侧脑室体及顶、枕叶较少受累,少数病例额叶萎缩可能不明显。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有助于与阿尔茨海默病(AD)鉴别。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1.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
2.有器质性改变的证据。有进行性智能减退,以记忆障碍为突出表现,常有遗忘性定向错误。
3.起病隐袭,早期出现性格、行为和人格改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大脑皮质高级功能紊乱。如思维、理解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计算力减退,情感迟钝或欣快,社交行为粗鲁,自控能力差。
5.呈进行性痴呆。
6.意识清晰。
7.表现淡漠、欣快、语言障碍、意志衰退、偶有锥体束征。
8.头颅CT常显示额叶或颞叶局限性萎缩。
9.脑电图检查早期可发现α波消失及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1.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
此类患者多起病急,病程及症状波动起伏,常有多次缓解与加剧。人格多保持完整。临床上有动脉硬化诊断证据,如视网膜动脉硬化及血清胆固醇增高等,并常伴有脑卒中发作史。
2.脑肿瘤
此类患者临床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肿瘤占位造成的局限性神经系统压迫体征。头颅CT可见颅占位性改变。
3.麻痹性痴呆
发病年龄早。曾有冶游性病史。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及蛋白增加,金胶曲线呈麻痹型,血及脑脊液的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
4.阿尔茨海默病
本病与其不同点在于早期不出现记忆力障碍、定向力障碍、失用和视空间技能障碍等,临床上两病鉴别非常困难。
1.药物治疗
因病因不明,故尚无特殊治疗,多为对症处理。
(1)对症治疗对失眠者可给予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唑吡坦(思诺思)等。有人格改变、行为障碍、自制力降低可口服舒必利、硝西泮,也有人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对精神运动性兴奋、激越者,可给予强安定剂。服药期间要注意药物性谵妄及药源性休克的发生。对伴抑郁情绪的患者可采用抗抑郁剂治疗,如SSRI类药物。对伴焦虑情绪者可采用劳拉西泮、丁螺环酮等治疗。
(2)可采用改善脑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如吡拉西坦、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等,对患者可能有一定帮助。
(3)给予大量维生素B族药物及维生素C。
2.护理
(1)置于安静环境,专人照顾其生活及饮食。
(2)呆滞少动者应鼓励其适当活动,有抑郁症状者严防其自杀,兴奋躁动者防其伤人及毁物。
(3)对进食困难者给予鼻饲,应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4)对卧床者定期翻身擦背,防止压疮发生。
(5)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病程为进行性衰退,预后较差,常在发病后2~10年因继发感染或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