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鸢寺位于山南扎囊县境内,始建于公元762年,建成于779年,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桑鸢寺的寺基由莲花生大师测定,整个寺院的建筑由寂护设计,赤松德赞主持奠基。桑鸢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从内地、印度、于阗等地邀请高僧住寺传经、译经,鼓励贵族子弟出家到桑鸢寺修行,并宣布吐蕃全民一律尊信佛教,从此奠定了桑鸢寺的崇高地位。历史上著名的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教义之争便发生在这里。桑鸢寺是以古代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乌达波寺为蓝本而建造的。主殿建成以后,历代增修扩建,占地面积为4900多平方米,规模宏伟。
整个建筑群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伟的乌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乌策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围均匀分布有四大殿、八小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环绕寺庙的圆形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建筑群占地面积11万余平方米。乌策大殿门口有一“兴佛盟誓”碑。多吉德殿大门外右侧有一吐蕃石碑,高3.8米,座高0.8米,碑文为古藏文(汉文为“吐蕃金石录”)。主殿门前有石狮一对,狮高1.2米、宽0.47米、高0.76米,石座为方形,上雕有方形莲花纹。寺内还有一对汉白玉石象,高1.05米,造型古朴、线条柔美,富有唐代雕刻之风,是该寺现存石雕艺术的珍品。寺内还有一口大铜钟,钟高1.1米,直径0.55米,钟上铸有古藏文,十分罕见。据《贤者喜宴》载,此铜钟是西藏地区所铸的第一口钟。桑鸢寺主殿回廊及配殿均有年代久远的精美壁画。
现仅存建筑主体及遗址20余处。主殿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大回廊墙上绘有历史题材和民族内容的壁画。回廊大门左边绘德里加措观看比武、桑鸢寺全景、桑鸢寺落成庆祝大典、莲花生传、白公鸡(相传该寺建筑时以一白公鸡报晓,催促数万民工早起)。右边绘世界形成、印度多吉殿、五台山、“向巴拉”(表现未来的世界)。大回廊的南、北和西廊下绘有35尊释迦牟尼像,画像周围绘释迦牟尼4次轮转本生故事,以及佛传图。主殿二楼前庭四面也都绘壁画。正面左侧绘五世达赖像、固始汗像和桑吉加措像。三像周围有天神、菩萨,以及着古服和民族服装的人物,他们正向达赖献哈达和礼品。右侧壁画绘七世达赖格桑加吉措像。二楼殿内壁画中,有侍女、弹琴者、舞蹈者等形象比较生动,但多数比较刻板。主殿一、二楼周围有一小回廊,也绘满壁画,内容主要是莲花生传等,绘有庞大的建筑群和小巧的民族楼阁。配殿中也都绘有壁画,如达瓦拉嘎瓴殿绘的全是l米多高的菩萨像,在二楼天花板中心有l幅绘在布上的坚戈图案(密宗壁画的特殊形式,中央是图案化的经殿,殿中心是一个密宗佛像,外缘由五色火焰围绕一周)。在主殿楼下的经堂的天花板上也有数幅,作为藻井形式被用作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