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骨质多孔症或低钙佝偻症,不正常的姿态与步调,易于内出血,诱发手脚抽筋,癫痫的发生。还有全身无力,头痛等症状。最为严重的是诱发心律失常。
低钙血症可以分为早期低血钙、晚期低血钙、出生3周后发生的低血钙。早期低血钙: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日内。体重小于2 500克、各种难产儿、颅内出血、窒息、败血症、低血糖、肺透明膜病等容易发生低血钙;孕母在怀孕时患有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出血、饮食中钙及维生素D不足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病,新生儿也容易发生低血钙。
晚期低血钙:是指宝宝出生2日后~3周发生的低血钙,多为足月儿,并且大多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鲜牛奶、黄豆粉制的代乳品和谷类食品中含磷量较高(牛奶中钙∶磷=1.35∶1),而且新生宝宝由于肾脏功能发育的不成熟,不能排泄过高的磷酸盐,因此造成宝宝体内高磷酸盐血症,不利于宝宝对钙的吸收,所以当宝宝摄入了过多的代乳品和谷类食品而又无法充分消化时就可能导致低钙血症。此外,妈妈妊娠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在治疗新生宝宝代谢性酸中毒时使用过碳酸氢钠,或做换血治疗时使用枸橼酸钠做抗凝剂的宝宝均可使游离钙降低,也容易引发“新生儿低钙血症”。
出生3周后出现低血钙:维生素D缺乏或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婴儿容易发生,并且低血钙持续的时间较长。
低钙血症表现的主要症状是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常会出现惊跳、手足抽动或震颤、惊厥等现象,并且在抽搐发作的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改变、心跳加快、面色发绀、严重呕吐、便血的症状,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喉肌痉挛、呼吸暂停。
一旦宝宝出现抽搐、呼吸暂停的情况应赶紧送往医院急救,只要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出现后遗症。
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补充钙质。应多吃富含钙质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奶、奶制品及豆类、豆制品含钙较多,鱼、鸡、牛肉、虾皮、海鲜、干贝、海带、紫菜、骨头汤等补钙也行。平时也可以多吃点水果,多晒晒太阳。在正常的食物之外,还需额外补足钙剂,每日补钙量则为以上各年龄组儿童需钙量的50%-60%。适量服用补钙产品。如采用碳酸钙加维生素D配方的补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