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烈焰。
2、亦作"炽炎"。火势猛烈。
3、比喻权势和气焰很盛。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炽焰飈发,焚轻舟,坠王身,入无间狱。”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炽焰中忽生两树,无忧王因忏悔,号灰菩提树。”
明·马愈《马氏日抄·水火称毒》:“懦弱之人,不堪炙炽者,令捧未开花,散之向炽焰,虚则花发,实则花焦。”
《水浒传》第一○八回:“那贼将见乔道清迎上来,再把剑望南砍去,那火比前番更是炽焰。”
梁启超《呵旁观者文》:“如见火之起,不务扑灭,而太息火势之炽炎。”
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方祸之剡,权璫炽焰,人宜无敢近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