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5)夏商,县境属冀州,称宁邑。
西周,周武王为纪念在“宁”修兵练武,遂更“宁”为“修武”,封纣王子武庚于殷,并把殷设为邶、卫、鄘三个诸侯国,境域属鄘国,后属凡国。前1038年,境域属卫国。
东周春秋初,境域称宁邑,属卫国。前635年,周襄王“将阳樊、原、攒茅之田赐给晋文公,包括修武(今获嘉),通称南阳(今南阳屯村有其遗址),属晋国。前273年,魏割南阳于秦,境域仍名南阳,属秦国。
秦前221年,境域时称修武县,隶属于三川郡卫州(今卫辉市)。
西汉,前205年,境域修武县,隶属司隶部河内郡(今武陟西南)。113年,武帝遂于新中乡置县建城,取名“获嘉”,属司隶部河内郡,割汲县、修武两县部分属之,是获嘉称县的开始。[3]
东汉25年,境内部分属获嘉侯国,部分属修武县,均隶属于司隶校尉部河内郡。
220年,境域隶属魏国的司州(今洛阳)河内郡,仍名修武。黄初中期,河内郡析置朝歌郡(郡治在今淇县),境域改属冀州朝郡。
266年,复置汲郡,境域仍名修武,隶属司州(司隶校尉部通称为司州,治所在洛阳)汲郡。370年,域内属前燕。
晋末废获嘉县,时获嘉县域属时修武县(今获嘉县),仍属汲郡管辖。
南北朝(420—589) 境域属北朝时的魏国。499年,复置获嘉县,治所移至新乐城(今新乡市内老新乡县城),治今新乡县,境域仍属修武县,统属司州汲郡。526年,以地形分置北修武于清阳城(今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境域为南修武,南修武县治设在今徐营镇宣阳驿村。534年,北魏分为东、西两魏,获嘉县治今新乡县,境域名南修武县,统属东魏。550年,齐王高洋灭东魏,建北齐,获嘉、修武皆属之。556年,获嘉县治所由新乐城迁往共县城(今辉县市),境域仍名南修武。578年,以南修武置修武郡。获嘉仍治共县。
隋584年,域内废修武郡,获嘉县治所从共县城移到南修武城(即修武郡,今宣阳驿村),此为获嘉县治理今地的开始,隶属冀州。586年,割出域内东部、汲县西南部的部分属地合在一起,取汲之“新中乡”首尾两字“新”、“乡”作为县名,县治所设在新乐城内。596年,又在获嘉县设置殷州,辖获嘉、新乡、共县、修武等县。炀帝大业初废殷州,保留获嘉县。607年,又改为郡、县两级,获嘉县属河内郡。
唐621年,在获嘉县城内又设置殷州,辖获嘉、修武、共县、新乡、武陟五个县。
627年,殷州被废,获嘉县属怀州,隶河北道。
宋初,境域先属河北路怀州。1026年,改属河北路卫州。
元(1206—1368) 获嘉隶属于行中书省燕南河北道卫辉路。
明,隶属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军事上属宁山卫西屯之前所和中所,1377年,获嘉县被撤销,并入新乡县,三年后复置,仍隶属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
清1645年,获嘉隶属河南省河北道卫辉府。[8]
截至2021年,获嘉县下辖9个镇、2个乡、3个场、1个委员会。[9]
9个镇:城关镇、照镜镇、黄堤镇、中和镇、徐营镇、冯庄镇、亢村镇、史庄镇、太山镇。
2个乡:位庄乡、大新庄乡。
3个场:原种场、园艺场、农场。
1个委员会:西工区管理委员会。[9]
获嘉县(3)获嘉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西部,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10]介于东经113°39′42″~113°44′20″,北纬35°9′34″~35°15′37″之间,县域面积473平方公里。[11]
获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221.2天,年均降雨量557.2毫米,年均降雪日14.1天,年均日照2058.4小时。[12]1986-2004 年年均气温14.6°C ,年均无 霜期 221.2 天,年均降雨量557.2 毫米,年均降雪日14.1 天,年均日照2058.4 小时。
获嘉县
获嘉县地势平坦南北环山,内居平川,海拔在1356米,平均海拔357米左右,农业区平均海拔58790米左右。[13]
获嘉县境内有可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宜草荒地137多万亩,有农用耕地57万亩。[13]
获嘉县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岩、铁矿、铝土和煤等。煤炭资源储量达8亿吨,煤层气储量200亿立方米。[13]
获嘉县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境内大狮涝河、共产主义渠、大沙河、西孟姜女河、人民胜利渠和武嘉干渠,均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获嘉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紧邻县境,水资源充沛。[13]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9.1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1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5%,比上年末提高0.7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3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1‰;死亡人口0.2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5‰;自然增加人口0.02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6‰。[2]
民族
其中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藏族、俄罗斯族、黎族、锡伯族、布依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白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毛南族、壮族、土族等18个民族。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赵明俊 |
县委副书记 | 杨新意 |
职务 | 领导 |
---|---|
县长 |
杨新意 |
副县长 |
王庆军、崔勰、石如意、王焱、郭二辉 |
参考信息来源:获嘉县人民政府[7][14]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赵明俊 |
县委副书记 | 杨新意 |
职务 | 领导 |
---|---|
县长 |
杨新意 |
副县长 |
王庆军、崔勰、石如意、王焱、郭二辉 |
2021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921128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366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816004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795758万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16.1:42.5:4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722元,比上年增长13.7%。
2021年,全年新增就业人员802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9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9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17人,其中省内转移2606人,省外输出911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2361人,带动就业 4689人。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4%,衣着类价格下降2.7%,居住类价格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1%。[2]
获嘉县农业(2)
2021年,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59729亩,比上年增加11212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10760亩,增加6060亩。油料种植面积 1156.9亩,减少88.1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156.9亩,减少88.1亩。蔬菜种植面积71251.5亩,增加12714亩。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321515吨,比上年减少73993吨,下降18.7%。其中,夏粮产量200528吨,增加3184吨,增长 1.6%;秋粮产量120987吨,减少77177吨,下降38.9%。小麦产量200528吨,增加3184吨,增长1.6%。全年油料产量187.4吨,比上年减少109.1吨,下降36.8%。其中,花生产量187.4吨,减少109.1吨,下降36.8%。蔬菜产量282628.27吨,增加27454.56吨,增长10.8%,食用菌产量7497.5吨,增加3800.5吨,增长102.8%,瓜果产量1392.3吨,减少1396.75吨,下降50%。
2021年,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0821吨,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猪肉产量21469吨,增长39.3%;牛肉产量679吨,增长3.8%;羊肉产量606吨,下降6.2%;禽肉产量8067吨,下降7.7%。禽蛋产量16866吨,增长5.6%。牛奶产量2212吨,增长6.4%。年末生猪存栏190700头,下降7.3%;生猪出栏306240头,增长42%。[2]
获嘉县工业(3)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5.9%;股份制企业增长1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1%;私营企业增长7.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0.1%,制造业增长1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5.4%;高成长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7%。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利润总额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90.45元,减少0.03元。
2021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5.51亿元,同比增长20.2%。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3家,比上年增加6家;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31.98亿元,增长23.4%。[2]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46亿元,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6.8%;金融业增加值5.05亿元,增长9.4%;房地产业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3.15亿元,增长9.4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0.34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利润总额-4472万元,增亏。
2021年,全年全县货物运输量1239万吨,同比增长12%;货物运输周转量131101万吨公里,增长12%。旅客运输量77.5万人次,增长48.5%;旅客运输周转量2557.5人公里,增长48.5%。全县道路总里程820.601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93.4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即荷宝高速,县域内长18.3公里。
2021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04亿元,同比增长12.18%。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8251.07万元,同比下降31.94%;电信业务总量2.17亿元,增长48.6%。快递业务总量448.97万件,增长26.9%;快递业务收入1674.84万元,增长26.8%。
2021年,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9918户,移动电话用户38.2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3.4万户。全年新开通5G基站207个,全县5G终端用户总数达到12.3万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同比增长1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民间投资增长12.1%,工业投资增长35.4%。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6亿元,同比下降26.4%;其中,住宅投资20.6亿元,下降26.4%。商品房待售面积1.9万平方米,下降66.4%;其中,商品住宅1.9万平方米,下降52.5%。
2021年,全年全县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3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5%。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新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如期推进;河南兆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液化二氧化碳5万吨、年产1200吨高纯乙炔气、分装工业气体2万吨项目加快实施;新乡市西工区冷链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5亿元,同比增长9.9%。分城乡看,城镇53.23亿元,增长9.2%;乡村18.02亿元,增长1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60.14亿元,增长9.2%;住宿餐饮业11.11亿元,增长13.5%。全年限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0.93亿元,同比下降6.9%。
2021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9.3%,饮料类增长43.2%,烟酒类增长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5.6%,金银珠宝类增长7.5%,日用品类增长15.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1%,中西药品类增长62.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5.7%,家具类增长28.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9%。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县进出口总额1.6581亿元,同比增长211.67%。其中,出口总额1.6581亿元,增长211.67%。
2021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1万美元,下降52.1%;完成营业额126.3万美元,下降11.3%。
2021年,实际利用市(省)外资金67.83亿元,同比增长3.28%,完成目标任务的100.27%;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8亿元,同比增长3.15%,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4%;实际利用境外资金6081万美元,同比增长4.8% ,完成目标任务的101.3%。
旅游
2021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00万元。其中,接待国内旅客30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000亿元;年末共有备案景区1处,星级酒店11个,旅行社15家。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145万元,增长4.9%,其中税收收入49606万元,下降3.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7791万元,下降8.9%,其中教育支出45414万元,下降15.3%,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是19.9%。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33768万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1502186万元,增长11.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44061万元,增长23.5%,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529985万元,增长25.3%。
2021年,辖区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4.60亿元,同比下降3.84%,其中,财产险1.65亿元,人身险2.95亿元,全年赔付支出1.83亿元,同比上升146.62%,其中,财产险0.98亿元,人身险0.85亿元。[2]
获嘉县交通(2)
获嘉县京广铁路贯穿获嘉县南北,境内有亢村、忠义、获嘉、狮子营四个火车站。济东高速、石太铁路横贯东西,是连接新乡、焦作的必经地带,也是晋煤外运、南太行旅游的重要通道。
2021年,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9.4元,比上年增长7.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63.6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76.2元,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47,比上年缩小0.01。
2021年,全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69.9元,比上年增长1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66.9元,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59.3元,增长15.5%。
2021年,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760人。其中,参保职工3815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60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647人。其中,参保职工17684 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96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74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827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人数371016人。
2021年,全年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0.16万元,共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人员446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009.06万元,共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7792人。
2021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户4093户14111人,已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26个,已全部退出贫困序列。[2]
获嘉县(3)2021年,年末全县国有文艺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省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县级7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6858户。全年累计订销报纸523.9万份,累计订销杂志17.25万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71卷(件),档案资料利用255人次,查阅4196余卷。[2]
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2816人,在校生7763人,毕业生2154人。初中招生6740人,在校生18432人,毕业生6519人。小学招生5453人,在校生38085人,毕业生6761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19人,在校残疾儿童196人,毕业残疾儿童16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6376万元,惠及56517中小学生。幼儿园在园幼儿13284人。[2]
截止2021年末,全县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2021年无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年末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34个,其中省级9个,市级25个。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全部专利375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314件,外观设计57件。截止2021年底有效发明专利40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亿元,较上年增长80.35%。
2021年末共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2个。完成产品认证企业3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个。全县5要素区域气象站3个,4要素区域气象站8个,单要素区域气象站3个,土壤水分站4个,农田小气候站1个,共计19个。地震观测台站1个。[2]
2021年,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39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31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2654张。卫生技术人员252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2人,注册护士907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850464人次,总出院人数66213人
2021年,全年全县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0例,累计死亡0人。全县能够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有3家,正常情况下县医院日检1080管、同盟日检1620管、疾控中心日检1080管,日检测能力可得到3780管,1:10混检时可以检测37800人。全负荷运转能达到6000余管。[2]
2021年,全县共成立体育协会11个,体育俱乐部2个。已完成11个乡镇全民健身辅导站、219个行政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村建设,实现体育组织全覆盖。全县体育场地面积96.34万平方米,人均2.34平方米。
2021年,拥有国家、省、市特色学校26所,其中国家级特色学校14所,省级特色学校9所。省级体育基地4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一校一品”示范性学校4所,省级最美大课间学校8所。体育教师专职203人、兼职218人,各级专职体育教研员28人。近几年完成国民体质监测10000余人。
2021年全年举办体育活动、培训20余次。[2]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17%。
2021年,全县市控河流监测断面中,地表水质地表水质量Ⅳ类水体比例50%,地表水质量Ⅴ类水体比例50%,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58.9%,PM10平均浓度(剔除沙尘后)为 88 μg/m3,PM2.5平均浓度(剔除沙尘后)为 51μg/m3。
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375.2㎜;年日照时数1993.6小时。
2021年,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73公顷,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70公顷,木材采运1718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3.3%。
2021年,全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0.05万亩,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5.29亿元。[2]
![]() |
同盟山景区同盟山景区位于新乡市西15公里,省道新济公路北侧,周边距八里沟、万仙山、云台山等景区皆在35公里之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同盟山武王庙景区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占地230000平方米,为大型北方园林建筑。现存完整的明代建筑群-武王庙,殿堂40余间,供奉周武王与西周开国先贤,为全国唯一祭祀周武王之场所。 |
![]() |
武王庙武王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嘉县城东三公里。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八百诸侯于此设坛誓师而得名。现存山门、二门、拜殿、武王大殿、东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诸侯饮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历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宫、钟鼓楼、太公校阅台、夷齐叩马处、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遗迹。 |
![]() |
同盟山景区同盟山景区位于新乡市西15公里,省道新济公路北侧,周边距八里沟、万仙山、云台山等景区皆在35公里之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同盟山武王庙景区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占地230000平方米,为大型北方园林建筑。现存完整的明代建筑群-武王庙,殿堂40余间,供奉周武王与西周开国先贤,为全国唯一祭祀周武王之场所。 |
![]() |
武王庙武王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嘉县城东三公里。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八百诸侯于此设坛誓师而得名。现存山门、二门、拜殿、武王大殿、东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诸侯饮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历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宫、钟鼓楼、太公校阅台、夷齐叩马处、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