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合成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从上至下是一个正的线性梯度凝胶,点在凝胶顶部的样品在电场中向着凝胶浓度逐渐增高的方向即孔径逐渐减小的方向迁移。随着电泳的继续进行,蛋白质受到孔径的阻力越来越大。
电泳开始时,样品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样品本身的电荷密度,电荷密度越高,迁移速率越快;
二是,样品分子的大小Mr越大,迁移速率越慢。当迁移所受到的阻力达到足以使样品分子完全停止前进时,那些跑得慢的低电荷密度的样品分子将“赶上”与它大小相同但具有较高电荷密度的分子并停留下来形成区带。因此,在梯度凝胶电泳中,样品的最终迁移位置仅取决于分子自身的大小,而与样品分子的电荷密度无关。样品混合物中分子质量大小不同的组分,电泳后将依分子质量大小停留在不同的凝胶孔径层次中形成相应的区带。
由此看出,在梯度凝胶电泳中,分子筛效应体现得更为突出。由于相对迁移率与分子质量的对数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但仅适合于球状蛋白质,且电泳要有足够高的伏特小时(一般不低于2000伏特小时)。
1)具有使样品中各个组分浓缩的作用。稀释的样品可以分次上样,不会影响最终分离效果。
2)可提供更清晰的谱带,适于纯度分析。
3)可在一张胶片上同时测定分子质量分布范围相当大的多种蛋白质的分子质量。
4)可以测定天然状态蛋白质的分子质量,这对研究寡聚蛋白是相当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