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字
zázì
〖collectionofwords〗把各种常用字缀集成韵,以便于记诵的字册
六言杂字
古代启蒙的识字读本。汇辑各类常用字,编成韵语,以便初学者记诵。 宋 陆游 《秋日郊居》诗“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元昊 自制蕃书……教国人记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
一、杂字的历史渊源
据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考证,杂字起源很早,大致与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先后不远,至宋代已广泛流行。当时,杂字与《百家姓》并提为“村书”,作为农村基本的识字课本,在社会上已具有很大影响。明、清时期流传的杂字书种类已非常多。但是这种书由于特别通俗,一般只流行在当时的中下层社会,因此除了少数例外,杂字书一般不题编者姓名,历代书志、书目上很少著录,也从来没有人像考证《千字文》《三字经》似的去考证它。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发展和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杂字书的种类渐趋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并越来越得到百姓的认可。民国以后全国兴办新式学堂 ,但一则因为新式学堂学费高,不是所有百姓都能承担其子女的学费。另则百姓认为新式学堂所学知识不切实用,不如农闲时向私塾先生学些《杂字 》、《百家姓》之类收效快,只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便可识得一两千字,这样平日就可记账、写信、写春联等。这种识字方法因简单易行而颇受广大百姓欢迎。因此尽管在新式学堂已很普遍的民国时期,杂字书依然能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杂字书的编法
张志公研究认为,杂字书的编法有分类词汇、分类韵语、分类杂言、杂字韵文四种。特别是最后一种,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对象来编的,全书一贯,连属成文,收字不多,不分类,都用四言、五言或六言的韵语,通俗易懂,在社会上很受欢迎。
三、杂字的特点
据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杂字具有以下特点 :
1、杂字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传统的启蒙课本“三 、百 、千”不同,杂字并不完全是为蒙童编写,其中许多是面向社会大众,是城镇乡村中那些没有文化或少文化的成年人接受教育的识字教材,除了农家子弟之外,还有市井商人、工艺学徒等新兴的社会阶层,甚至还有专为妇女编写的杂字书 。因而一些杂字书中,往往有一些字或词,很有职业针对性。例如:《山西杂字必读》,属四言杂字,是以市井小商人的子弟和学徒为对象的。这样开头 :“人生世间,耕读当先,生意买卖,图赚利钱,学会写帐,再打算盘。”以下尽量把有关各种日用商品器物和手工技艺的字编进去。虽然摆脱不了传统“升官发财”思想的影响,里边也穿插了一些功名利禄和有关农事的字,但在全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本杂字反映了旧时山西商业活动的活跃。又如 《妇女杂字》,是专为妇女而作 ,规劝妇女要勤劳持家,孝敬父母,和睦乡里 :“劝尔妇女 ,识字为先 ;居家度日,务要淑贤;平时端庄 ,动作安闲 ;举止轻佻,最讨人嫌 ;言语狂妄 ,亦取厌烦。孝顺父母 ,百行之原。”接下去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具及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在“妇女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流行于民间的一些家用杂字课本为那些足不出户的妇女提供了教育的可能。
2、杂字内容的实用性。传统蒙学识字教材脱离生活实际,注重儒家的礼仪伦理与道德教育,而杂字绝大部分是由无名塾师或市井中人编写,他们了解民间生活,正是为满足广大民众的日常需求而编写,因而杂字内容一般贴近百姓生活,多用方言口语,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实用价值。如马益著编写的《日用杂字》,它是以中产农家的子弟为对象的,开头就点明了学杂字的好处:“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以下尽量把有关各种农具,及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农事经验的字收罗进去。如 :“拖车载犁靶,镵头犁子按,耢条湿的好,索头连横杆,蓑衣防备雨,苇笠钉上圈。驴将辔头戴,牛把缰绳拴,领墒黑罩角,先去耕河滩。耩子拾掇就,种金尖又尖。”再从农事说到饮食起居、男女婚嫁,从而把一些常用的字词包罗进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朴实生动,易读易记,反映了鲁中一些农村生活的状况,确实是那时当地农村不可多得的识字教材。
3、杂字教法的灵活性。“学而优则仕”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但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率不仅很低,而且一直不断下降 。到清代,通过科举中举人、进士对于绝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已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科举竞争加剧,学习期限也越益漫长,“十年寒窗”对于中下层社会家庭来说,在经济上已难以负担。因此许多人采取现实的态度,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或农、或工、或商,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与自己职业相关的杂字。南宋诗人陆游《秋日郊居》第三首诗下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 《杂字》、《百家姓》之类 ,谓之村书。”从中可见,农村子弟是在十月农闲时入学识字。清代后期的不少乡村,都常运用这种方法 。凡是上不起学而又渴望识字的孩童和成人通常采用杂字一类的教材学习识字。他们一般借抄本请人教认,利用农闲或者雨天歇工时,找识字的人教读,每次少则一二行,多则三五行,现学现用,借此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