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对

流水对

目录导航

名称来源

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 条件、 转折等关系。

具体定义

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 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 流水对。

举例说明

例如“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 芦荻花”、“即从 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即是。注意: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中。

流水对欣赏

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杜甫)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

很多流水对上下句分别是两个连贯的动作。例如: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王维)

忽逢 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

欲 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

即从 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与流水对相反,对仗时如对出了两个意思不相贯通的句子,则称为 并肩对,往往显得板正生硬。

流水对在律诗 对联中最受人欣赏,艺术性较高,是比较不容易弄出来的一种 对子。一首诗里面有了一联的流水对,就显得灵动了许多。关于流水对,有这样一些说法:“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流水对使一首诗结构紧凑,如果是用在担当著拓转诗意的重任的 颈联,常可使整首诗意像 流动,习习欲飞。”

对联中也常常用流水对。如湖北 通山县 九宫山清代成汝昂一联:

任我纵横千里目

看他吴楚 万重山

又如江苏镇江 甘露寺清代大臣鄂容安联:

到此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 风吹面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