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

洹水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简介  

洹水 今名安阳河 流经河南省安阳市

洹水(洹音桓),今名安阳河,又名洹河。从千里太行山脉东麓河南省林县隆虑山发源向东流,经河南安阳市(以及安阳县)、内黄,河北临漳魏县和大名县附近,入卫河向北流去,最后汇入海河,经天津,从塘沽入渤海。

  古代的洹水位置大致在现在的漳河位置(而古代的漳河经临漳,成安,魏县大名县区域间穿过,在洹水的北部)。

  另外,洹水也是地名,位置在河北南部,今旧魏县。历代曾经称作洹水,洹水镇,魏郡,魏敬亭,魏县(后来魏县迁址现在魏县位置,所有现在称旧魏县)等地名。

  《左传.鲁成公十七年》:初,声伯梦涉洹(杜预注云:洹水出汲郡林虑县东北至魏郡长乐县入清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洹音桓,一音恒,今上俗音袁。虑,力於反。乐音洛,下乐平同),或与己琼瑰食之(杜预注云:琼,玉;瑰,珠也。食珠玉,含象。清阮元挍勘云:食珠玉舍象,释文云:含本亦作唅,纂图本玉误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琼,求营反。瑰,古回反。含,户暗反,本亦作唅。按:或,有人。唅音含,字亦作琀,埋葬死者时,放入死者口中的珠玉。)

历史

  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商族人将自己的宗庙,都邑,村落建在洹水畔,这是中华商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光绪戊戌、己亥年间,出土大量商代甲骨(龟甲与牛骨),其时代为殷盘庚之后之先公先王时代。《史记·项羽本纪》:“洹水南殷墟上”,安阳河(洹水)三面环殷墟。现在其地为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苑。战国时苏秦说赵肃侯,使韩﹑魏﹑齐﹑楚﹑燕﹑赵六国将相会于此,定盟合力抗秦。清末民初推翻满清政权的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曾“垂钓洹水之上”,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其它

  地方水名。又名胡良河。在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注入拒马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