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自然风景(20)南宋之前,古淮河从县境内云梯关独流入海,县境大部处于沧海之中。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淮,境内开始逐渐淤积成陆。
明初,县境东南部沿中山河北岸,为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属地;西南部,中部,东北部为安东县(今涟水)属地;沿灌河南岸的县境北部地区为海州(今灌云)的属地。
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为直隶州,县域北部为海州直隶州辖区。[5]县境中部、东北部属安东县。隶属淮安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划盐城县北部与山阳县东部建制阜宁县,县境南部的废黄河北岸为阜宁县辖区,仍然隶属淮安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海州直隶州,分为东海、灌云两县,县境北部为灌云县属浣渎镇辖区,隶属于江苏省淮阳道。
民国三年(1914年),安东县改名为涟水县,原属安东县的属地改属连水县,隶属于江苏省淮阳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实行省辖县。民国22年(1933年),江苏省下设行政督察区,县境南部(属阜宁县),属江苏省第十督查区;中部(属涟水县),属于江苏省淮阴区;北部(属灌云县),属于江苏省东海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前,县境为阜宁、涟水、灌云三县的边缘地带。
1940年10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隶属于涟灌阜边区办事处,属淮海区,同年12月底撤销。
1941年9月,重建涟灌阜边区办事处。1942年4月,华中局决定撤销涟灌阜边区办事处,建立潮南县,5月中旬,潮南县改称滨海县,隶属盐阜行政公署。
1947年3月,隶属苏北行署第十一分区,同年9月,隶属苏北行署五分区。
1949年5月,隶属苏北盐城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与阜东县合并,仍称滨海县,县委、县政府机关驻东坎镇。
1960年5月,经省人委批准,将滨海县的响水、周集2个人民公社划归灌南县。
1964年10月,根据省人委指示,周集、响水2个公社和响水镇又划回滨海县。
1966年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滨海县中山河以北、灌河以南地区划建响水县,因县政府驻响水镇而得名,隶属盐城专员公署。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隶属盐城市。[6]
1996年,响水县辖4个镇、12个乡:响水镇、小尖镇、大有镇、陈港镇、海安集乡、老舍乡、港南乡、南河乡、响南乡、双港乡、六套乡、七套乡、运河乡、周集乡、张集乡、黄圩乡。
2000年初,响水县有17个乡镇和响水外向型农业经济开发区,19个居民委员会,254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1月24日,撤销南河乡,设立南河镇;3月26日,撤销港南乡、陈港镇,设立陈家港镇;8月14日,撤销黄圩乡,设立黄圩镇;10月14日,撤销双港乡,设立双港镇。
2001年7月3日,将响南乡、响水镇合并,新组建响水镇;将海安集乡、陈家港镇合并,新组建陈家港镇;将周集乡、小尖镇合并,新组建小尖镇;将平建乡、南河镇合并,新组建南河镇。
2002年4月28日,撤销运河乡,设立运河镇。
2006年5月,响水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更名为响水经济开发区。
2010年10月,撤销张集乡,与小尖镇合并,新组建小尖镇;撤销老舍乡,与双港镇合并,新组建双港镇;撤销六套乡,与运河镇合并,新组建运河镇;撤销七套乡,与大有镇合并,新组建大有镇。2010年底,响水县行政区划设响水、陈家港、小尖、大有、南河、双港、黄圩、运河等8个镇。
截至2021年,响水县下辖8个镇、1个开发区、1个农场、1个盐场。[7]
8个镇:响水镇、陈家港镇、南河镇、大有镇、运河镇、双港镇、小尖镇、黄圩镇。
1个开发区:县开发区。
1个农场:省属黄海农场。
1个盐场:省属灌东盐场。[7]
镇/开发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下辖居委会(个) | 下辖村委会/村(个) |
---|---|---|---|
响水镇 | 57.40 | 6 | 5 |
陈家港镇 | 85.18 | 6 | 13 |
黄圩镇 | 68.77 | 2 | 8 |
南河镇 | 116.74 | 3 | 16 |
大有镇 | 112.5 | 3 | 11 |
运河镇 | 131.3 | 3 | 19 |
双港镇 | 126.1 | 6 | 14 |
小尖镇 | 188.3 | 4 | 26 |
镇/开发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下辖居委会(个) | 下辖村委会/村(个) |
---|---|---|---|
响水镇 | 57.40 | 6 | 5 |
陈家港镇 | 85.18 | 6 | 13 |
黄圩镇 | 68.77 | 2 | 8 |
南河镇 | 116.74 | 3 | 16 |
大有镇 | 112.5 | 3 | 11 |
运河镇 | 131.3 | 3 | 19 |
双港镇 | 126.1 | 6 | 14 |
小尖镇 | 188.3 | 4 | 26 |
响水县(3)响水县位于东经119°29′51″~120°05′21″,北纬33°56′51″~34°32′43″,处江苏省东北部沿海地区,连云港、淮阴、盐城三市交界之间,东濒黄海,北枕灌河,西与灌南、涟水交界,南抵中山河。县域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21公里,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
灌河响水县境全部由黄准冲积平原构成。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最大高差8米左右。县域地貌以废黄河决口为顶点,呈扇形分布。西南部为废黄河故道,地势较高,海拔6米~8米;中部为黄泛波地,海拔5米~7米;东北部为早期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海拔2米左右。县境东北灌河入海口主航道南侧,孤悬在海中的开山岛,海拔36.4米。
响水看海黄海风景高清组图(60)响水县属暖温带南缘,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天气特点是:温和暖湿、雨水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各季气候:春季(3~-5月):气温回升较慢,冷空气活动频繁,忽冷忽热,雨水稀少,春旱多发;夏季(6~8月):雨水多而集中,高温日不多,光照充足;秋季(9~11月):冷空气来得早,降温快,雨水少,常有伏旱发生;冬季(11~2月):天气干冷,雨雪较少。
响水(3)响水县南部有中山河,流长63公里,河宽110~130米,流量150~20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排涝流量600立方米/秒;西部有通榆大运河,境内流长20公里,河宽100米,通航能力1000吨;北部的“灌河”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境内流长34.5公里,主航道水深7米,入海口水深10~11米,通航能力5000吨海轮。
响水县截止2014年6月,响水县耕地面积96.1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4亩。耕地中水田30万亩,旱地52万亩。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240万亩。盛产粮、棉、油和蚕、林、果、中药材、浅水藕等数十种农产品。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粮棉生产先进县,有43.1公里海岸线,240万亩滩涂可供开发利用。
202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61.03万人,其中女性28.70万人,城镇人口34.08万人。出生人口1091人,出生率1.79‰,死亡人口1435人,死亡率2.35‰。常住人口45.94万元,城镇化率59.2%。[2]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郭超 |
县委副书记 | 陆文忠、徐健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陆文忠 |
副县长 | 李益、刘中明、王鲁文、周汝琴(女)、纪劲松、张炜生、张璐、田大波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邵礼青 |
副主任 | 刘中连、张孝将、吴超、贺琰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田国举 |
副主席 | 陈骧、周汝琴、汤熙康 |
以上内容参考:响水县人民政府[8][9]、响水县人大网[10]、响水县政协[11]。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郭超 |
县委副书记 | 陆文忠、徐健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陆文忠 |
副县长 | 李益、刘中明、王鲁文、周汝琴(女)、纪劲松、张炜生、张璐、田大波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邵礼青 |
副主任 | 刘中连、张孝将、吴超、贺琰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田国举 |
副主席 | 陈骧、周汝琴、汤熙康 |
中国响水(19)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46.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2021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3.95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4.46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三次产业比重为13.0:45.7:41.3,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7.0%。[2]
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7.34万亩,总产量60.5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69万亩,总产量1.13万吨;蔬菜播种面积34.97万亩,总产量98.73万吨;肉类总产量5.05万吨,其中生猪出栏55.27万头、肉产量4.28万吨;禽蛋总产量1.33万吨。
2021年,特色主导产业西兰花种植面积达10万亩。上半年示范推广西兰花新品种17个,下半年示范展示西兰花新品种85个;示范基地“用科技浇灌富民之花”典型案例获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十大模式及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响水西兰花全程机械化模式与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制作的“西兰花绿色轻简栽培模式”短视频在全国首届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短视频竞赛活动中获优秀短视频和最具人气短视频;成功举办了2021年第二届“响水西兰花节”暨响水西兰花产业发展联盟成立活动。[2]
工业
2021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营业收入157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利润总额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4%;工业用电量51.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3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开票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5家,实现开票销售1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50.4%。不锈钢产业1202.9亿元,比上年增长50.6%,造纸产业2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电子信息产业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建筑业
2021年,全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总面积达297.7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0.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3.1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6.1%。建筑业从业人员1.46万人,比上年增长8.2%。[2]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6.4%。全年在库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257个,其中10亿元及以上17个,年度新入库187个,竣工145个,结转至次年112个。
2021年,聚焦不锈钢、再生纸两大主导产业,引进实施德龙拉丝、金田包装用纸二期等10亿元以上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62个。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总投资15亿元的金田包装用纸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德龙二炼钢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近百亿元的17个不锈钢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新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海富纸业项目,新开工总投资15亿元的金田包装用纸二期项目和总投资12.5亿元的富勤纸业,10亿元再生纸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
2021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62亿元,比上年下降48.6%,其中住宅投资12.10亿元,比上年下降45.6%。房屋施工面积68.4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0%,其中住宅57.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0%。商品房销售面积33.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2.1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6%,商品房销售额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住宅销售额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分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住宿和餐饮业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分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5.2亿元,比上年增长26.8%,限额以下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2021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4.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2%,其中出口总额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0%,进口总额1.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注册外资实际到账0.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县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
20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3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储蓄存款18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中长期贷款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2021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33550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财产险2773万元,比上年增长12.5%,人寿险20442万元,比上年增长0.6%。赔款和给付11374万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财产险1662万元,比上年下降59.9%。[2]
响水县主要人文旅游景点(20)
响水县,因县政府的驻响水镇而得名。响水镇北依灌河,灌河河床陡深,潮起潮落,支流汇聚,跌水轰鸣,数里之内皆闻其“水响”,因而以“响水口”(响水)名之。
响水虽然只有几百年历史,但由于这里独得入海之利,商业、文化交流频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造就一批历史名流。
武状元徐开业(1788~1831),属今响水县六套乡善友村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武举,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武状元,被任用为御前一等花翎侍卫,道光十一年(1831年)在潼关抗击由外国列强支持的白教党东侵时以身殉职。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经常出入此地,笔下二郎神的故乡就在灌江口(灌河口)(灌河口南端团港实为灌云管理),“东海龙官”、“二郎神庙”均是以响水开山岛上的景观为原型。
黄圩镇境内的“古云梯关”,是古淮河入海口,也是中国东部沿海早期重要的海关,乾隆初年特颁“利导东渐”匾额,嘉庆十三年(1808年)特颁“朝宗普庆”匾额。龚自珍诗云:“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1944年,新四军在盐阜地区举行战略反攻,第一战役就是由张爱萍将军率部在响水打响,并留下了“红旗首扬陈家港”的激越篇章。
2021年末,全县拥有公路里程202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97公里,高速公路26公里。公路客运量540万人、货运量24096万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792万吨。拥有公共汽(电)车346辆,客运量309万人次。民用汽车拥有量7.49万辆,比上年增长9.7%,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6.91万辆,比上年增长9.4%。[2]
2021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51家,当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16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09家企业获批省民营科技型企业,2家企业获批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智行创新中心、不锈钢创新中心获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申请授权量1114件,比上年增长89.8%,其中发明52件,比上年增长100.0%。[2]
响水县2021年,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3.53万人;小学26所,在校学生4.18万人;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1.5万人;专任教师7117人,其中普通中学3112人,小学2667人,幼儿园11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2]
2021年,全县公共图书馆4个、图书藏量13.5万册,影剧院2个,戏剧院1个,县文化艺术中心、县美术馆均建成并投入使用,修缮改造的人民影剧院对外服务,小戏《方向盘》再次走进央视,并成功入选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响之韵”广场舞队参加全国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展演荣获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淮海戏《瞒》入选全国民间文艺展演、江苏省第三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县文化馆再度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县美术馆入围“2021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双港镇兴华村文化服务中心入选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
响水县2021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妇幼保健院、新疾控中心开工建设,156个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改造。2021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18个,其中医院16个,卫生院14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92张,其中医院1810张,卫生院982张。卫生技术人员3585人,增长4.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30人,注册护士1591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