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地仙桃
(《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或大紫草的果实。
①梓木草,又名:琉璃草、接骨仙桃草。
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茎基部平卧,伸长,被粗毛,
新枝自老枝叶腋生出,直立。单叶互生;长椭圆形、狭长椭圆形或
倒卵状披针形,长1.5~6厘米,宽5~20毫米,先端圆钝,基部窄楔形,
无柄或具短柄,表面具粗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紫蓝色,很少白色;
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管喉部有5白线射出,5裂,
横径15~18毫米;雄蕊5;子房深4裂,花柱1.小坚果白色,
长2.5~3毫米,平滑。花期4~5月。
②大紫草
生于多石质山坡、荒野草地或田间潮湿地带。分布东北、 陕西、 河北、 江苏、 福建、 浙江、 安徽、 湖北等地区。
7~9月果熟时采收,晒干。
果实呈扁圆三角形,长1.5~3毫米,宽约1.5毫米,一侧有棱,先端略尖,基部有疤痕,外表白色,光滑润泽。坚硬,破碎后可见种子,种皮与果壳愈合,棕黑色,种仁灰白色而略黄。富油脂。
大紫草全草含芸香甙0.25~0.44%或0.59%,又含卅烷、廿六烷醇、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脂肪酸,以及谷甾醇、延胡索酸、咖啡酸、葡萄糖、鼠李糖等。
根中含延胡索酸、葡萄糖等。
甘辛。温。
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治胃胀反酸,胃寒疼痛,吐血,跌打损伤,骨折。
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①治胃寒反酸:地仙桃三至五分,研粉,生姜煎水冲服。
②治呕血:地仙桃一钱,芋儿七一钱,共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