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跃 主编
ISBN:10位[7302137285]13位[978730213728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38.00元
本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主干课精析精炼系列丛书之一,是以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现行的《外科护理学》教材为蓝本,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撰而成。旨在辅助教师和护理专业学生全面系统地根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环节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使医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之后,进行自我考核和检测,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全书按教材各章节内容排列,包括内容精讲和白测习题两大部分。内容精讲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重点解析,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对难点、重点进行详细讲解;自测习题包括选择题和思考题,选择题题型设计参考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类型,便于学生熟悉考试题型,以便应考。思考题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力求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学生在学习教材和辅导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练习题自测,举一反三,随时进行评价,掌握教材的重点知识,并可应用于临床。
限于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本书难免有欠缺之处。若存在错误和疏漏,恳请读者给予指正。
本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主干课精析精炼系列丛书之一,是以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现行的《外科护理学》教材为蓝本,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撰而成。旨在辅助教师和护理专业学生全面系统地根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环节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使医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之后,进行自我考核和检测,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 重症病人的监护
第六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第七章 手术室工作
第八章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 损伤伤员的护理
第十一章 烧伤伤员的护理
第十二章 显微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第十三章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六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七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第十八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十九章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一章 小肠疾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二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三章 大肠、肛管疾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四章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五章 肝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六章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七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八章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九章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十章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外科学研究 Hans Journal of Surgery 是一本关注外科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由汉斯出版社发行。主要刊登国内外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等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外科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研究领域:
外科研究
外科基础
肾泌尿学
小儿外科
血管外科
整形外科
影像学
急诊外科
手术管理
重症监护
肠道外科
腹部外科
肝胆胰外科手术
消化器外科学
内分泌外科
癌症治疗
头颈外科
胸外科
心脏外科
神经外科
显微外科
插图:
一、外科学的发展史
外科学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医学学科,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与内科、妇科、儿科等临床各科之间既有共性,又因治疗对象的年龄、性别与治疗方法与手段不同而有区别,常需要鉴别诊断与协同配合,某些疾病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类型可分别选择内科或外科治疗,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往往首选内科治疗,而出现大出血、急性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后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又如高血压病也属内科疾病范围,而在脑出血后,可能需要外科治疗。
外科学的发展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相伴而行的。我国古代即有华佗“刮骨疗毒”这一早期外科手术的雏形,“麻沸散”又是人类最早的麻醉药品,明代汪机所著的《外科理例》中写到“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外科学的英文名称surgery一词源于拉丁文chirurgia,其意为“手操作”,表明早期外科是治疗体表疾病,后发展到以手术、手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门学科,而麻醉与无菌技术又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19世纪中叶,影响外科手术成功率的三大难题:疼痛、出血和感染,逐步得以解决。止痛药物与麻醉技术解决了疼痛问题,输血与血浆代用品的应用减少了创伤和手术失血过多导致休克的危险,无菌技术的应用与抗生素的开发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伤口感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检查仪器设备与疾病研究工作日新月异。病因、病理知识不断更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逐步地改进与提高。超声波检查设备更新换代,不断改进。从普通X线机透照发展到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宁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等等,明显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使显微外科掀开了新的一页。
为了适应《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高职高专教材质量,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为让全国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材可供选用,以促进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十一五”高职高专教材规划精神,全国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本套教材将吸收现有各种同类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以内容精练、质量上乘、定价合理为目标,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材特点】
1.教材编写原则紧扣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基础课教学要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
2.教材结构由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改为由三部分组成,即各章理论知识内容之前,依据教学大纲列出“教学要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各基础学科还列出了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的课时安排,以供参考;在各章理论知识之后列出“实验指导”,以方便师生使用。
3.本套教材的编写人员多是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均来自基础教学和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适用性。
4.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临床实际的联系,减少了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一些临床应用性的实验。
【适用范围】
本套教材主要供以高中为起点的三年制和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及卫生管理类的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卫校、成教医专的相关专业使用。
【鸣谢】
在本套教材的建设推广过程中,得到全国20多个省市60多所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殷切希望各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验,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