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科·席尔瓦(2)卡瓦科·席尔瓦 (Cavaco Silva)全名阿尼巴尔·安东尼奥·卡瓦科·席尔瓦,现任葡萄牙总统,在任期间多次访华。他是一位经济学家,1939年7月出生于葡萄牙南部的阿尔加维地区。1964年毕业于葡萄牙经济和财政金融高等学院。1971年,他赴英国约克大学经济系深造,197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曾先后在葡经济和财政金融高等学院、葡天主教大学和新里斯本大学任教。
2006年1月,他在总统选举中以超过50%的得票率获胜,当选葡萄牙总统。2011年1月24日,席尔瓦获得52.9%的选票,击败了主要竞争对手、执政的社会党支持的候选人曼努埃尔·阿莱格雷,从而连任葡萄牙总统。而1987年4月,他曾与中国领导人签署了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阿尼巴尔·安东尼奥·卡瓦科·席尔瓦,现任葡萄牙总统,系葡资深经济学家,已婚,有一子一女,会速记,爱好打高尔夫球。席尔瓦1939年7月15日生于葡萄牙南部阿尔加维省洛莱市。1964年获里斯本技术大学经济学学士,后获英国约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在里斯本新大学财经学院、葡萄牙天主教大学任教。1974年加入葡萄牙社会民主党。1977年任葡萄牙银行研究室主任。
席尔瓦1980年任财政部长,同年当选为议会议员。1980年1月至1981年1月,席尔瓦任葡萄牙财政和计划部长。1985年起4次当选为社民党主席。1985年11月至1995年11月担任葡萄牙总理。任总理期间,他曾数次访华。1987年4月,他与中国领导人签署了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6年初竞选总统失败,重返大学任教,并担任葡萄牙银行顾问。2006年1月22日当选为葡萄牙总统,3月9日就职。任期5年。席1987年4月访华时两国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4年再次访华。席尔瓦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他表示,中国是葡萄牙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葡中双边关系、特别是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继续取得新的进展。
1996年,席尔瓦首次参加葡萄牙总统选举,但败给社会党总统候选人桑帕约。2006年1月,他在总统选举中以超过50%的得票率获胜,当选葡萄牙总统。他在竞选中承诺将担任“社会对话总统”,做一个超脱于政党的“自由人”,并希望各方不计前嫌,着眼于国家的未来,共同解决青年、教育等难题,并因此赢得许多选民的信任。同年3月宣誓就任葡萄牙自1910年建立共和体制以来的第18位总统。
2011年1月24日,卡瓦拉·席尔瓦连任葡萄牙总统。据全国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显示,席尔瓦获得52.9%的选票,而其主要竞争对手、执政的社会党支持的候选人曼努埃尔·阿莱格雷获得19.8%的选票。
根据葡萄牙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有权宣布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但席尔瓦23日早些时候在投票站投票后对记者说,虽然自己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但在当前情况下,要解决葡萄牙的问题,政治稳定至关重要,他是一位主张稳定的的总统。
上海市市长杨雄会见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图][1]
上海市市长杨雄今天在兴国宾馆会见了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率领的代表团一行,代表上海市政府和2400多万人民对总统阁下访沪表示热烈欢迎。
卡瓦科·席尔瓦(5)杨雄感谢葡萄牙政府积极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并表示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筹办及后续开发经验令上海获益匪浅。他说,上海与葡萄牙通过世博会进一步增进了人民友谊和相互了解,近年来双方各领域交流不断增多,合作潜力巨大,相信总统阁下此次来访,必将进一步促进上海与葡萄牙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上海正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立足自贸区这一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海与葡萄牙深化经贸合作迎来了新机遇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希望双方能借助自贸区平台加强合作,促进双向投资贸易增长。
“很高兴从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开始本次访华之旅。”席尔瓦深情回忆了20年前到访上海的情景,惊叹于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表示,上海已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葡萄牙高度重视与上海的交流与合作。相信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将为加强葡萄牙与中国及上海的经贸合作发挥重要作用。葡方将抓住机遇,积极拓展与上海在海洋经济、建筑设计、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葡萄牙驻华大使若热·托雷斯·佩雷拉,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黄松甫等会见时在座。
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访问北外(高清组图)[2]
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出席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中葡语言文化合作交流联合体”成立仪式,发表题为“今日葡萄牙”的演讲,并为“中葡语言文化合作交流联合体”揭牌。此外,席尔瓦总统还携夫人在北外种下了中葡友谊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