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劫车案

中文名 临城劫车案
发生地点 山东省临城县
目录导航

事件背景

1923年春,北洋政府调集大军围剿山东的土匪,意图肃清匪患。而鲁南地区因为土匪众多,更是北洋军攻击的重点,这就让鲁南各路土匪有些难以支撑。为了打破北洋军的围剿,抱犊崮山区的匪首孙美瑶率领部下制造了临城劫车案.

山东督军田中玉调集重兵围困抱犊崮,使山寨水尽粮绝,面临灭顶之灾。为摆脱困境,自治军首脑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方针,在临城火车站劫持美、英等西洋人质,要挟官府退兵解围。他们通过设在南京、上海的情报网站,获知5月6日从浦口开往天津的第二次特快列车乘有西洋乘客,2点50分从临城经过,决定在临城火车站南沙沟北姬庄村扒掉一段铁轨,让火车脱轨,劫持车上中外乘客

事件经过

5月6日凌晨2点半,津浦铁路上一列由江苏浦口开往天津的特快列车经过离临城站约三公里的沙沟山时,司机在弥漫斜月下发现前面黑影重重,汽笛的尖啸声赶不走他们,于是来个紧急刹车。由于行驶速度过高,车子一时停不下来,走到长约数十丈的拆去了接轨针子的铁轨上,前面机车、邮车、三等客车一齐出轨倾覆。接着就是一阵枪声,随着枪声就出现了1000多名脑后垂辫的土匪,蜂拥前来,跳到卧车上打劫财物,绑架乘客。事件过程中,英侨罗斯门在头等卧车企图抵抗,被匪徒当场开枪击毙,一说被流弹击毙。由于被劫火车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全钢火车,俗称“蓝钢皮”,故此案又称蓝钢皮事件。

5月7日,英、美、法、意、比等国驻华公使,联合向外交部提出了抗议,反对武力解决,要求北京政府采取一切措施,保证人质安全。列强还不断对北京政府施加压力,不是提出共管中国铁路,就是威胁出兵中国,驻上海的外国军舰,也蠢蠢欲动。北洋政府压力山大,一旦处理不好,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情形可能重演。外国人质问题,成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北洋政府决定暂停一切政务,集中全力处理临城大劫案。曹锟指示山东方面:无论匪等有何要求,不妨尽量允许,此时当以救出人质为第一要务。

事件结果

6月2日,孙美瑶随同陈调元下山,和郑士琦签订了和平条约,当天陈调元又陪孙回山进行点验事宜,点验结果,全部匪军实数只有3000人,有枪的不到1200人,匪窠中无论男女老幼,一律给以免死证,有不愿入伍的,准其缴械遣散,个人财物准其携带回家。

6月12日,最后一批西俘八名全部释放,13日全部回到上海,一场轰动世界的劫车绑票案,从开始到结束,历时37天。

事件影响

临城劫车案被称为继义和团运动以后中国最严重的涉外事件。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将“临城劫车案”作为北方革命的一个实例,将发动此案的团体称作是“与封建统治阶级争斗,与帝国主义争斗”的“革命团体”。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