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宝鉴

穷通宝鉴

开本 16开
页数 899页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10日
ISBN 9787561350546
合著者 佚名
类别 风水占卜
目录导航

内容介绍

   《穷通宝鉴穷通宝鉴(2)穷通宝鉴》为中国的“命学四书”之一,与《三命通会》《滴天髓》《子平真诠》齐名。它原名《栏江网》,不知出自何朝何代何人之手。据说是江湖人士压箱底的秘本。后来经过清末余春台重新编辑,民国徐乐吾评注,受到广大命理学者青睐,成为命理学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作为“命学四书”之一,它是诸多命理著作中内容最易懂的一部古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提出“调候”这一独特的论命方法,为命理学者开拓了崭新的思路。本书在古籍底本的基础上,添加白话提要,将书中众多的案例详细展开,让你在“字典式”检索命运的同时,迅速结合实战,挖掘原著精髓,提高论命能力。[4]

图书目录

目录

查表便可预测人生大器晚成的预测术编者序:《穷通宝鉴》:最简便的命运查询手册导读:用《穷通宝鉴》检索命运吉凶《穷通宝鉴》年月日时的排列获得适中的温度与湿度调候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详解调候命造

第一章:五行:相互交融的五种元素

1.五行之本:天地间流动之气

2.论木:升腾之性,势不可挡

3.论火:炎上通达,烈则伤物

4.论土:散于四季,依附而成

5.论金:摧抑万物,坚刚独异

6.论水:润下之性,顺则有容

第二章:甲木:参天大树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甲木

2.三春甲木:逐渐生长,以火取暖

3.三夏甲木:木性枯焦,调候为急

4.三秋甲木:得金砍劈,才为栋梁

5.三冬甲木:水旺泛木,须有土制

第三章:乙木:花草藤蔓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乙木

2.三春乙木:草得阳光,万象回春

3.三夏乙木:草木干枯,专用癸水

4.三秋乙木:土燥木枯,宜水滋培

5.三冬乙木:寒木向阳,必取丙火

第四章:丙火:太阳烈火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丙火

2.三春丙火:阳回大地,侮雪欺霜

3.三夏丙火:阳气燥烈,壬水降温

4.三秋丙火:日近西山,见土则晦

5.三冬丙火:火之绝地,宜用木生

第五章:丁火:灯烛柔光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丁火

2.三春丁火:非庚劈甲,不能引丁

3.三夏丁火:丙夺丁光,见丙转阳

4.三秋丁火:火气衰退,以甲引火

5.三冬丁火:火势微寒,专用甲庚

第六章:戊土:堤岸干土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戊土

2.三春戊土:先丙后甲,癸水次之

3.三夏戊土:先取甲木,次取丙癸

4.三秋戊土:阳气渐入,寒气渐出

5.三冬戊土:非甲不灵,非丙不暖

第七章:己土:田园润土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己土

2.三春己土:田园气寒,必须暖润

3.三夏己土:禾苗在田,甘露为润

4.三秋己土:寒气渐升,癸润丙生

5.三冬己土:湿泥寒冻,取丙为尊

第八章:庚金:刀斧剑戟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庚金

2.三春庚金:寒气未除,先丙次甲

3.三夏庚金:如用壬水,方得中和

4.三秋庚金:刚锐已极,专用丁火

5.三冬庚金:金寒水冷,非丙不暖

第九章:辛金:金银首饰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辛金

2.三春辛金:湿泥滋养,壬水淘洗

3.三夏辛金:制火润土,乃能存金

4.三秋辛金:有土无木,有病无药

5.三冬辛金:水暖金温,金白水清第十章:壬水:汹涌江河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壬水

2.三春壬水:先发水源,次除寒气

3.三夏壬水:专取壬水,次取辛金

4.三秋壬水:变弱为强,先戊后丁

5.三冬壬水:冲奔之势,戊土为尊

第十一章:癸水:绵长雨露

1.调候总则:十二个月中的癸水

2.三春癸水:雨露至弱,辛金发源

3.三夏癸水:水临绝地,辛庚皆可

4.三秋癸水:丁火为用,以制强金

5.三冬癸水:气候转寒,专用丙火原跋附录:一行禅师《天元赋》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佚名 注译:方成竹 合著者:(清代)余春台 徐乐吾
徐乐吾,生于1886年丙申三月,卒于1948年戊子秋,享年六十二岁。十四岁失怙(指父亲去世),然幼年聪明好学,博闻广记,曾入政界,多承上峰青睐。后致力于玄学研究,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穷通宝鉴评注》、《造化元钥评注》、《滴天髓补注》、《子平真诠评注》等近20部,是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命学界与袁树珊、韦千里齐名的三大名家,号称“南袁北韦东乐吾”。[3]

余春台,清朝光绪年间人士,热衷诗词文学、术数命理。友人向他推荐《栏江网》,建议他为此书作注疏,填补子平命理学在“调候”论命法上的一块空白。他批阅后发现此书论述精细、取舍得当,便以毕生精力反复研读,潜心挖掘其中奥义,并细加编撰,删繁就简,编纂成书,并重新命名为《穷通宝鉴》。  此书去粗取精、言简意明、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民国时期,此书又经徐乐吾作注,他将实战经验结合推命法则,添补加注,逻辑清晰,哲学思想浓厚,对后世命学有深远影响。[4]

编辑推荐

《穷通宝鉴(套装上下册)》原名《拦江网》,大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原作者已从考证。清朝光绪年间有抄本在社会上流传,有一文士余春台对其进行了编辑整理,并更名为《穷通宝鉴》,刊行于世。后经民国时期命理学家徐乐吾两次评注,《穷通宝鉴》之名才开始大行于世。
中国古代命理学名著。文白对照,足本全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