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

斗门

中文名 斗门区
所属地区 广东省珠海市
下辖地区 五个镇
行政区类别
目录导航

历史

  ◆宋朝以前,斗门一带称黄字围,属新会潮居都。

  ◆宋朝绍兴二十二年(1152)黄杨山附近岛屿划归香山县管辖,仍称潮居乡。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香山县潮居乡改称黄梁都。大沙、马墩、上横属新会县潮居都。清朝绪六年(1880)黄梁都改称黄梁镇。清宣统二年(1910)改镇为区,按数字编列,称香山县为第八区。

  ◆1925年,改称为中山县八区。

  ◆1930年,改称为中山县黄梁区。

  ◆1931年,区名按数字编列,称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八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3月,仍为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九区。1958年11月,称中山县斗门大公社,为中山县7个大公社之一。横粉乡、大沙乡属新会县睦洲人民公社。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隶属广东省佛山地区。

  ◆1983年7月,斗门县归属珠海经济特区,成为珠海唯一的市辖县。

  ◆2001年4月,国务院批准斗门撤县建区,同年12月斗门区正式挂牌成立,称为珠海市斗门区。

地理位置

  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即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从赤鼻岛至白蕉七围交界线,东西之间最宽33.4公里。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

水资源

  (一)当地水资源

  斗门区降雨在1100至3339毫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201毫米,年径流总量为9.3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50。斗门区陆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2.1毫米,浅层地下水总量约为0.50亿立方米。

  (二)客水资源

  过境客水为769亿立方米。其中磨刀门水道523亿立方米,鸡啼门水道140亿立方米,虎跳门水道106亿立方米。综览主客水量:全区平均每年拥有淡水资源约为778.8亿立方米,人均

  拥有水量26.65万立方米。

日照

  斗门区光能资源丰富,全区年内日照时数为1900小时左右,占可照时数的43%。年中以6至11月光照最为充足,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可在180小时以上,其中7月最多,月平均245.1小时。

蒸发量和湿度

  (一)蒸发量

  受日照长短、气温高低、空气湿燥,以及风向和风力强弱等因素制约,它与工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据黄金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31毫米,最大为941毫米(1967年),最小为1021毫米(1973年),一般为1300毫米。珠海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介于820至870毫米之间,平均为837.5毫米。斗门区与珠海市各区降雨和日照相近,空间差异不大,可作为斗门区陆面蒸发量参考数据。四季蒸发量差异显著,一般是夏秋季大过春季,其中春季若不是严重春旱,大都是低温阴雨天,日照少、空气温度大,蒸发量最小。

  (二)湿度

  全区的相对湿度与降雨量、季风等有关,细微地区分是由北至南递增。从总的来看,全区各镇场相差不大。从季节变化来看,雨季和旱季比较悬殊。1月份湿度在75%左右。4月份偏高气流活跃,充沛水汽,相对湿度多在85%以上,最大超过95%。10月份因受冬季风影响,空气中的水气减少,相对湿度下降到80%以下。

  据统计,全区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1.6%。

气温

  (一)平均气温和积温

  全区累计年平均气温和积温分布,区内各地差异不明显。中、北部年平均气温为21.6C至21.8℃。南部为21.9至22.0℃。全区年平均气温为21.8℃。全年积温中、北部为7875至8000℃,南部为8000℃至8072℃而地处黄杨山地的斗门镇最低,为7874.3℃。

  全区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均在28.2℃至28.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3.2℃至14.0℃。累年各旬平均气温均在12℃以上,全区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二)农业指标温度

  根据植物生理对气温的适应性,以日平均气温稳定>5℃,作为冬种作物及大多数树木恢复生长的温度指标;以>10℃,作为喜温作物生长的起始温度指标;以12℃、15℃、23℃分别作为水稻播种、移植和抽穗扬花的下限温度,并以其持续天数作为相应作物的安全生育期。区内各镇场的各级温度界限指标的初终日,与上表数字相差不超过5夫。

  (三)极端气温

  区内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在8℃以下,常年值为3℃至4℃。本区每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3℃以上,个别年份可达37至38℃以上,近80%年份在34至36℃之间。

降水

  斗门雨量充沛,变率很大。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8毫米,最大年3339毫米(1973年),最少年为1171毫米(1963年)。年降雨量基本是自北向南递增,六乡镇以南地区,是全区降雨量较丰富的地区,中部黄杨山四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为多雨中心,中心内以平沙农场最大,年降雨量为2250毫米以上。大于或等于0.1毫米的雨日150天左右,约占全年日数40%。北部上横、莲溪两镇为少雨区,也有1900毫米左右。主要农作物需水量,与降雨量比较,斗门区80%以上年份的降雨量超过作物需水量650毫米左右,30%的年份并可超过需水量1000毫米左右,只有个别年份明显亏缺。

行政划分

隶属斗门区的有井岸镇、斗门镇、白蕉镇、乾务镇、莲洲镇等五个镇

工业发展状况

支柱产业: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主要产品有多层线路板、电子元件、电脑及通讯器材配件、电子游戏机等。2001年该行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六成以上,达84.5亿元(不变价),出口产品产值占全区八成以上。该行业以伟创力集团为龙头,此外还有乐健电子、东光电子、德光电子、太阳光电子、IM电子和骏德电子等,具有设备精、技术新、规模大、产品更新换代快及国际竞争力强等特点。经过不断增资扩产,已形成年产多层线路板300万平方米、电子产品4000万台以上的生 产能力,并能生产各种高端的通讯、电脑配套产品、游戏机产品等。目前从业人员超过一万人。 2、食品加工及制造业。 近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产品有啤酒、麦芽、味精和调味品等。主要企业有青岛啤酒(珠海)有限公司,现年产近10万吨,正进行14万吨/年扩建;益力味精厂,现年生产能力3.3万吨;青啤麦芽厂,年产约4万吨。   3、纺织、服装及纤维产品制造业。 以日本东丽集团投资的联业(珠海)织染公司为龙头,此外还有隆基针织厂、雅高林制衣厂等一批港资、外资企业。具有企业户数多(超过300家),产品品位正逐步提高等特点,近年来产品出口逐步上升,远销欧、美等地。   4、其他行业。此外,该区的造船、化工、建材和塑料制品制造业等近年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主要企业有显利(珠海)造船、东油油墨、和盛特种钢、建宏陶瓷、旭日陶瓷、西斯尔玻璃棉和雄进丰裕塑胶制品等,产品以外销为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显利公司可制造出具有卫星导航功能世界级豪华游艇。   5、南方影视基地目前落脚珠海斗门。未来斗门区斗门镇将崛起一座占地面积达五千亩的影视城,与北京的怀柔、浙江的横店相比肩。

农业发展状况

斗门区农业生产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 农业产业化。水稻早造面积8万亩,总产33348吨。蔬菜面积21147亩,亩产2120.5公斤。甘蔗种植面积5万亩。荔枝挂果面积2.7万亩,总产量达3900吨。林业生产进度快,已完成残林改造830亩,幼林抚育2000亩。水产养殖总面积现已达16.2万亩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