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含水率

目录导航

界限含水率试验

目的:为了确定粘性土由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和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相互转化时的分界含水率, 它是土工试验中的粘性土基本指标之一。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工程设计和施工之用。

基本原理:由于含水率不同,土体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流动状态和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土的液限,可塑状态和半固体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土的塑限。

测定方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碟式仪液限试验法,滚搓法塑限试验法,收缩皿法和缩限试验法。

[pre]   界限含水率试验主要内容   是测试   细粒土的液限含水率(ωL)和塑限含水率(ωP),简称液限和塑限,由此获得塑性指数Ip=ωL-ωP、   [pre]液性指数Il=(ω-ωP)/IP==(ω-ωP)/(ωL-ωP),由ωL和IP利用塑性图上对土进行分类和利用Il判断   天然土所处的状态,其次是测试土的缩限ωS。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1 试验设备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圆锥质量为76g,锥角为30°;试样杯内径为40mm,高度为30mm。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2 试验步骤   (1)采用风干试样,过0.5mm筛。   (2)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   (3)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6)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匀,重复3至5款的步骤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率。   注: 液塑限联合测定应不少于三点,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4mm,7-9mm,15-17mm。   3数据处理   (1)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应在一直线上。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其余两点连成二条直线,在下沉为2mm处查得相应的2个含水率,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一直线。   (2)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0.1%。   (3)塑性指数 p按下式计算:    p= L- p    L —液限;    p —塑限。   (4)液性指数按下式计算:   (5)根据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对该土定名,确定该土的软硬状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