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风光春秋,鲁文公五年(前622年),楚公子燮灭蓼设蓼邑属楚。后又分蓼邑设雩娄邑(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年)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年)。
秦统一中国(前221年)后,未设县,地属九江郡,西楚(前206年)属九江国。
西汉,在县境设安风县(治所在今邵岗乡许集村)、阳泉县(治所在今临水集)属淮南国九江郡。又在现霍邱固始之间设蓼县(治蓼故城)、安丰县(治所在固始县东南)、雩娄县(治所在固始县黎集附近),归属如前。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封淮南康王幼子刘庆为六安王,以此五县归其辖。后又在现县城北设义城县,不久废。
东汉因之,建武十年(34年),六安国省,以其县属扬州刺史部庐江郡。
三国为魏扬州地,属庐江郡。文帝分庐江郡设安丰郡(治安风故城),以蓼、安丰、雩娄属之。
西晋因之,改属豫州安丰郡,以阳泉属扬州庐江郡。
东晋安帝时省安丰郡,迁安丰县于原郡治所,属弋阳郡,其余县皆不见记载。
南北朝时期,宋设安丰县,复设雩娄县属安丰郡,又分安丰郡立左边城郡。齐因之。梁大同元年(535年),徙旧安丰于霍邱城置安丰州,又立决口县(后改临水县治所在阳泉故城)。自西晋以后,南北分裂,霍邱县境域时南时北,郡县废置无常。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入魏。魏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设安丰县属霍州安丰郡;宇楼县属霍州西边城郡。南齐曾一度归南朝。东昏侯永元三年(501年),复入魏。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入梁。大同元年置安丰州,属豫州霍邱戍。太清三年(549年)入东魏,安丰郡废。
水门塘隋开皇八年(588年),县境设安丰(治所在霍邱寿县之间,现安丰塘附近)。开皇十九年(599年)始设霍邱县(治现城关),属淮南郡,安丰等县均废。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属淮南道,并于霍邱县置蓼州,别置松滋县于县治西40里沣河西岸高家埠。霍邱、松滋均属蓼州。武德七年(624年),蓼州和松滋县均废,仍属寿州。贞观初属寿春郡。神功元年(697年)改霍邱县为武昌县,属淮南道寿春府。景云元年(710年),复名霍邱县,属淮南道寿春郡。至德元年(756年),属淮南镇寿春郡。此后县名无变。
五代时期,先属吴,后属南唐寿州。
北宋,开宝末年(约976年),属淮南路寿州。熙宁中(约1073年),属淮南西路寿春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一度归金,绍兴十二年(1142年),属淮南路安丰军。三十二年,属淮南西路寿春府安丰军(后改寿州)。
元,至元十年(1273年),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总管府,后曾置淮南行省,寻废。至正中(1355年前后),复置,霍邱属之。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南直隶中都临濠府(凤阳府),后属江南行省凤阳府寿州。
清,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南省凤颍六泗道寿州。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凤阳府寿州。雍正二年(1724年)。属安徽省颍州。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府,霍邱县属安徽省颍州府。
霍邱县地图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8月,属安徽省第四区(驻阜阳)。民国三年(1914年)6月至16年4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白塔畈领导农民暴动;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成立霍邱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后称县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县苏维埃代表会决议改霍邱县为红城县,属鄂豫省皖西北道区。红军撤出县境后,被国民政府恢复原县名。同年10月,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晋冀鲁豫解放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决定成立南霍固县(治叶集),辖一镇四区,一个月后撤销。同年10月,中共鄂豫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霍邱县西部、南部和金寨北部及固始东北部,分置霍邱、霍固两县,属鄂豫区一分区。
1949年1月,霍邱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2月1日,撤霍固县,以原霍邱县区域恢复霍邱县,归属如前。5月改属皖北行政区六安专区。
1952年皖南、皖北两行政区撤销,建安徽省,霍邱县属安徽省六安专区。1971年3月,六安专区改名六安地区,霍邱县仍属之。
2015年,设立六安市叶集区。原霍邱县的叶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划归叶集区管辖。
2016年8月,将霍邱县的姚李镇、洪集镇划归叶集区管辖。
2021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六安市调整霍邱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同意撤销霍邱县临淮岗乡,设立临淮岗镇,以原临淮岗乡的行政区域为临淮岗镇的行政区域,临淮岗镇人民政府驻小新村(原临淮岗乡人民政府驻地);同意撤销霍邱县冯瓴乡,设立冯瓴镇,以原冯瓴乡的行政区域为冯瓴镇的行政区域,冯瓴镇人民政府驻冯瓴村(原冯瓴乡人民政府驻地)。[11]
霍邱县(4)
截至2021年,霍邱县下辖23个镇、7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1个管辖村。[12]
23个镇:城关镇、河口镇、周集镇、临水镇、新店镇、石店镇、马店镇、孟集镇、花园镇、扈胡镇、长集镇、乌龙镇、高塘镇、龙潭镇、岔路镇、冯井镇、众兴集镇、夏店镇、曹庙镇、范桥镇、潘集镇、彭塔镇、宋店镇。
7个乡:王截流乡、临淮岗乡、城西湖乡、三流乡、邵岗乡、白莲乡、冯瓴乡。
1个经济开发区:安徽霍邱经济开发区。
1个管辖村:水产局管辖村。[12]
睢县(3)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13]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跨东经115°50′20″—116°32′31″和北纬31°44′51″—32°36′31″之间。西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接壤,北与颍上县、阜南县隔淮河相望,东与六安市裕安区、以淠河寿县毗邻,南与六安市叶集区相连。东起孟集区冯瓴乡柳台村,西到石店区张井乡白大山(安阳山),宽65.8千米,北起周集区朱港乡迎水寺村,南到,长92千米。总面积3847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2.7%。
霍邱县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大别山余脉,西部有白大山(安阳山),山峰海拔419米,还有南长、北长、中长、芙蓉、马鞍、四平、临水、观音洞等山,南部有梅子山、下骆山等。海拔平均高度80米左右,形成丘陵地区;中部为小丘陵地区,间有平原,海拔50—60米,北部为平原、洼地,如城东、城西两湖,海拔18—23米。地面河流有史、沣、汲、淠、泉诸河,均向北注入淮河。南北明显兼跨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南部低山丘陵岗区,北部河谷平原区。地貌形态又可分为高岗、岗地和平原。
霍邱县属北亚热带,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冬夏两季,均在120天左右,春秋两季各在60天左右。同时,天气多变,降水量年际与月际之间变化较大,容易形成旱涝灾害。历年常见旱涝同年。
霍邱县(3)霍邱境内常年平均水资源量超过11亿立方米,平均有效蓄水量4.29亿立方米。县内有沣河、找母河、牛角河、窖湾河、高塘河、汲河、头道河、二道河、油坊河、洪城河、石龙河、淮河、淠河、史河,拥有城东湖、城西湖、姜家湖三大湖泊,是优良的淡水供应基地。
霍邱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石灰石等20多个矿种储量巨大,其中铁矿探明储量25亿吨,远景储量35亿吨,位居全国第五、华东第一。霍邱铁矿由11大矿床组成,平均品位32%,具有规模集中、矿体厚大、地质条件简单、可选性好、有害元素含量少等特点。
霍邱县植被多为人工栽培或次生。县内高岗上非耕地灌木丛中有映山红、酸枣、棠棣、杓杞、黄荆条等。常见的草类有白茅草、狗尾草、蟋蟀草、山药、半夏、狼毒、石蒜等。人工栽培的乔木有马尾松、杉木、麻栗、栓皮栎、青岗栗、板栗、枫杨、油桐、漆树、茶树、梧桐、椿、榆、楝、楸、梓、杨、槐、柳、桃、李、杏、梅、梨、苹果、石榴、柿以及毛竹、刚竹、元竹等。灌木有紫穗槐、冬青、女贞等。低洼处有河柳、杞柳、荆条、荻柴、芦苇等。耕地上的自然植被,杂草有蒲公英、小蓟、牵牛子、车前草、苍耳、野荸荠、剪子股、看麦娘、野苜蓿、辣蓼草、茼蒿、王不留行、三棱草、稗草、牛毛毡、席草等。1984年,全县成林面积13.28万亩,占宜林面积的77.40%;其中用材林12.12万亩,经济林620亩,防护林0.2万亩,竹林0.89万亩。1986年5月,平原绿化资源调查,四旁植树2818.95万株,人均21.6株,全县木材总积蓄56.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6%。
人口
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61.77万人,同比下降0.98%。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31‰,比上年下降1.27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6‰,同比下降1.31个千分点。[2]
民族
霍邱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苗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彝族、高山族等。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李煜 |
县委副书记 | 韦能武、田维胜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韦能武 |
副县长 | 沈勇、何超、石康生、杨军章、张彦、刘博、毛玲霞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王俊 |
副主任 | 任丽、刘德勇、王光华、张大喜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程明 |
副主席 | 马仁高、陈力、冯家勇、贾国全、徐丽 |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霍邱县人民政府[9][14]、安徽网[15]、霍邱县政协[16]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李煜 |
县委副书记 | 韦能武、田维胜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韦能武 |
副县长 | 沈勇、何超、石康生、杨军章、张彦、刘博、毛玲霞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王俊 |
副主任 | 任丽、刘德勇、王光华、张大喜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程明 |
副主席 | 马仁高、陈力、冯家勇、贾国全、徐丽 |
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3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产业比重为23.9%,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31.0%,比上年增长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45.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74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5%。开发公益就业岗位315个,安置贫困劳动者就业196人。举办“2+N”、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退役军人就业启航等各类招聘会96场,694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4.38万个,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数643个,参加就业见习361人。[2]
西湖乡老滩村遥控多旋翼植保机作业
202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49.7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9.9亿元,增长10.8%;牧业产值54.4亿元,增长21.[2]9%;渔业产值16.1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亿元,增长8.4%。实现粮食总产177.35万吨,同比增长4.8%,粮食总产量全省第一,其中,小麦产量53.77万吨、稻谷产量118.46万吨。油料产量19994吨,棉花产量149吨,蔬菜产量19.7万吨,水果产量7.8万吨。
2021年,市调查队修订,生猪出栏111.4万头,同比增长44.7%。家禽出栏2235万只,增长7.9%;肉类总产量13.02万吨,增长24.5%;禽蛋总产量5.89万吨,增长4.6%;水产品产量11.4万吨,增长2.1%。化肥施用量(折纯)5.10万吨,下降1.1%。农药使用量2071吨,下降1.4%。农村用电量3.74亿千瓦时,增长2.7%。[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13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13.5%。分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2021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同比增加57.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8.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103.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2021年工业用电量为3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5%。
2021年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35家,实现建筑业总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8.2%;施工面积6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6%;竣工面积2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3%。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5%,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5.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8.9%,增幅高于全市35.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实现房地产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房地产销售面积5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4%。
贸易和招商引资
2021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5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同比增长29.8%。分产品看,家具类增长23.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7.7 %;化妆品类增长19.1%;日用品类增长12.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汽车类增长17.7%;金银珠宝类增长22.1%。
2021年全县进出口总额8852万美元,同比增长50.3%,新增年网络销售额达千万的企业4家。商贸流通业项目有序推进;组织参加2021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和第四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组织12家外贸企业参展第129届广交会云上展、5家外贸企业参展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线下展。2021年申报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镇1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4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网点4个,市级农村电商示范镇1个、市级农村电商示范村4个、千万企业1家。积极组织产销对接活动,举办“蓼城淮味 蓼出好味道”2021年年中网络促销活动,开展专场直播带货102场;积极推动县域挤兑帮扶,与肥东县联合举办2021年肥东霍邱结对帮扶展销会。
2021年,新引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新引进5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个,新引进开工项目42个。到位境内资金119.0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5.6亿元,同比下降3.3%。全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0万美元,同比增长17.5%。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1年,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6.3亿元,增长20.6%。其中:地方级收入23.7亿元,同比增收4.5亿元,增长23.6%;中央级收入12.2亿元,同比增收3.8亿元,增长44.7%。
2021年完成财政支出78.6亿元,同比下降16.0%,其中:民生支出67.9亿元,占总支出的86.4%。
2021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7.2亿元,比年初增加35.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住户存款371.6亿元,同比增长17.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6.3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新增贷款额63.4亿元。
2021年保费收入32304万元,同比下降42.6%,其中,人寿保费收入27394万元,同比下降45.4%;财产保费收入4910万元,同比下降19.1%。[2]
霍邱旅游交通图
地方特产
东湖银鱼东湖银鱼是淡水鱼,见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长约七至十厘米,很少长于15公分。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因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其产于长江口,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冰鱼、玻璃鱼等,以太湖银鱼为代表,早在明代时,与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 | |
霍邱柳编霍邱县的柳编工艺品,历史悠久,起源于周朝,始兴于明代,再兴于清代。柳编的品种由传统工艺几十种的家庭日常用具发展到精编、细编、透花编、套色编、染色编、混合编(柳竹混、柳麻混、柳木混、柳草木混)等几十种编织技巧。年年翻新创样,样品达2000多个种类,不但继承了传统手工工艺,而且还发扬光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柳编新型工艺技术。霍邱柳编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传统工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霍邱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肇实等,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芡实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破碎、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可入药,有收敛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另外,芡实为观叶植物。在中国式园林中,与荷花、睡莲、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 |
霍邱菱角又名水栗、菱实,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食用,亦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无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 | |
皖西麻黄鸡是肉蛋兼用型安徽省优质地方良种鸡,具有青胫、青喙、公鸡全红羽,母鸡麻黄羽的外貌特征。麻黄鸡是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历史悠久,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耐粗饲,早期生长较快,肉质细嫩鲜美,耐受高温高湿,且合群性强。 | |
皖西白鹅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是中国优良的中型鹅种。该品种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适应性强、觅食力强、耐寒耐热、耐粗饲、合群性强。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特别是羽绒产量高、且绒品质优。 |
东湖银鱼东湖银鱼是淡水鱼,见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长约七至十厘米,很少长于15公分。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因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其产于长江口,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冰鱼、玻璃鱼等,以太湖银鱼为代表,早在明代时,与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 | |
霍邱柳编霍邱县的柳编工艺品,历史悠久,起源于周朝,始兴于明代,再兴于清代。柳编的品种由传统工艺几十种的家庭日常用具发展到精编、细编、透花编、套色编、染色编、混合编(柳竹混、柳麻混、柳木混、柳草木混)等几十种编织技巧。年年翻新创样,样品达2000多个种类,不但继承了传统手工工艺,而且还发扬光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柳编新型工艺技术。霍邱柳编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传统工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霍邱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肇实等,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芡实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破碎、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可入药,有收敛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另外,芡实为观叶植物。在中国式园林中,与荷花、睡莲、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 |
霍邱菱角又名水栗、菱实,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食用,亦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无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 | |
皖西麻黄鸡是肉蛋兼用型安徽省优质地方良种鸡,具有青胫、青喙、公鸡全红羽,母鸡麻黄羽的外貌特征。麻黄鸡是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历史悠久,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耐粗饲,早期生长较快,肉质细嫩鲜美,耐受高温高湿,且合群性强。 | |
皖西白鹅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是中国优良的中型鹅种。该品种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适应性强、觅食力强、耐寒耐热、耐粗饲、合群性强。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特别是羽绒产量高、且绒品质优。 |
阜阳至六安铁路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这条新建线路北起阜阳市境内的阜淮铁路袁寨站,途经阜阳市颍上县和六安市霍邱县,终至六安市,与宁西铁路分路口站接轨,全线长166千米。该线设计为国家Ⅰ级铁路单线,电力机车牵引,预留双线条件。旅客列车设计时速160千米,预留时速200千米条件。工程投资初设投资概算43.08亿元,由原铁道部和安徽省共同出资建设。
霍邱火车站
2021年,全县公路里程4365公里,其中高速80.77公里,国道146.739公里,省道329.374公里,县道866.123公里,乡道528.567公里,村道2413.339公里。做好S245绿化提升工作,完成S310(现S245线)改建工程与S325线平交口夏店方向拓宽工作。扎实推进2021年霍邱县国省干线公路重要县道路面病害处治工作。
2021年,交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合肥至周口高速寿县(保义)至颍上霍邱县境内房屋拆迁协议已全部签订完毕。优化提升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开通城区公交线路6条、城乡客运线路20条。落实河长制交通运输局职能要求,对霍邱境内淠河段,派出执法人员18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92台次,对沿河流域巡查79次。
2021年,完成村级道路建设215.5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56公里,危桥改造8座。
2021年,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纠正出租车收费不打表、乱停乱放、随意停车带客等行为,维护出租车市场次序。集中整治非法违法道路运输行为,查处违规车辆1626台;查处未经许可擅自经营,超越许可范围经营船舶34艘。整治非公路标志36块、违法摊点和乱堆乱放33处。[2]
2021年,全县共专利授权73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9件;新增注册商标1863件,总量8959件。新增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霍邱芡实)。收集整理县域乡土特色产品品牌12件。2021年,经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组认定优秀市级科技特派员28名,优秀专家大院首席专家10名,优秀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家,优秀市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1家,优秀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
2021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年申报9家,其中5家已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告认定,3家通过省厅评审;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荐6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创建单位;助推产学研合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技术对接并签订合作协议;在第二届“百名教授博士企业行”现场邀请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工研院六安院、皖西学院相关专家教授围绕霍邱县主导产业进行成果发布,对接企业技术需求。[2]
霍邱县
2021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421所,在校生181689人,教职工13010人,专任教师11217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13466人,教职工495人,专任教师469人;普通高中11所,在校生17838人,教职工1251人,专任教师1011人;初中77所(其中九年制39所),在校生48288人,教职工4072人,专任教师3518人;小学175所,在校生77449人,教职工5215人,专任教师5018人;幼儿园154所,在校生23817人,教职工1949人,专任教师1173人;特校1所,在校生831人,教职工28人,专任教师28人。
2021年,教育质量显著提升,高考本科达线3467人,达线率71.68%,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1人进入全省前10名,摘取六安市理科状元,15人进入全省前500名。清北录取9人。中考实现重大突破,全县700分以上57人,645分以上1293人。
2021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51个、电影机构4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村农家书屋398个,县文化馆、文物馆、图书馆、创作组各一个。完成2021年送戏进万村398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4776场,开展“学百年党史,观红色电影”专题放映900余场次。新增文物保护警示标语30处,更新补充各类健身器材50余套。
2021年,依法整治文化市场。检查文旅企业、文保单位和文体场馆220多家次,责令整改完成安全隐患7处,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
2021年,组织参加安徽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红船精神》、《柿柿顺心》获“徽工奖”银奖;组织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民间艺术精品展,《党的摇篮》、《幸福的大湾》获得二等奖;组织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暨“映山红杯”征文活动,《在立夏节起义旧址前(组诗)》、《红蓼花》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组织参加第二届“包公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宋史·包拯传》获得三等奖;组织参加“红色大别山 大美在六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摄影展,《丰收助脱贫》、《述往事》获二等奖。[2]
2021年,六安市第五届运动会中,获得30金、25银、24铜。参加2021年安徽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暨U系列比赛,获得女子组第一名3人、第二名4人、第三名12人,获得男子组第二名4人、第三名5人。成功举办霍邱县“农商银行杯”第七届职工篮球赛、霍邱县“金种子杯”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霍邱县第三届“临水玉泉·足年洞藏杯”职工毅行活动、霍邱县羽毛球团体公开赛、霍邱县“金安矿业杯”职工兵乒球比赛等群众赛事。
霍邱县2021年,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发展。2021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73个,实有床位6654张,新增床位18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5076人,其中执业医师1367人、执业助理医师586人、注册护士2396人。医保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制定《关于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分配使用管理的通知》,恢复村医一般诊疗费;“百千万”工程稳步开展,10名“千医下乡”同志开展带教查房309次、外科手术75次。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县一院卒中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基层版),建成全省首家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霍邱诊疗中心。
2021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1元,增长10.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61元,同比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5元,同比增长10.7%。[2]
2021年,全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5.69万人,工伤保险4.5万人,失业保险3.5万人,共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74062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53.48万人。
完成2021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为10588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5.65亿元,为18772名企业已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5.83亿元,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待遇补发金额1144.5万元,人均增资181.85元,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待遇补发金额1471.52万元,人均增资121.9元。全县累计发放社保卡155.88万张,发行第三代社保卡73250张,回收超期第二代社保卡21759张。
截止2021年,全县有城镇低保7554户8901人,农村低保35388户49821人,农村特困人员13108户13349人。全年发放城镇低保资金5149.82万元、农村低保资金23447.74万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资金11705.32万元、临时救助资金229.66万元。持续规范城乡低保审批程序。全年新增城镇低保对象139户171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3170户4007人;取消城镇低保对象927户1238人,取消农村低保对象1780户3418人。依规及时将全县城乡低保标准调整为659元/人/月。
2021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4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8.8%,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23.2%;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23.6%。禁限放烟花爆竹,查处违法违规燃放行为30起,治安罚款31人,现场制止准备燃放行为35起;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城东湖二水厂水源地引水渠道清淤疏浚工作。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10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消除1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排查整治各类“散乱污”企业14家,检查排污单位220余家次,受理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信访件360余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2件,罚款85.049万元,移送公安部门实施行政拘留1起,移送公安部门涉嫌刑事犯罪案件5起。
2021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10人,同比减少4起、5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