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河市机场,建成于1997年,坐落于四川省达县河市镇。可起降波音737系列、空客319等中型飞机,是川东北两个重要的支线机场之一。现已开通达州至广州、达州至北京、达州至深圳、达州至上海、达州至昆明的往返航班。国际航空公司已推出联程中转业务,即只需购买一张联程机票,从达州机场出发,经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中转,可飞往全国26个城市。
达州河市机场国际航空公司已推出联程中转业务,从达州机场出发,即只需购买一张联程机票,经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中转,可飞往全国26个城市。
2009年达州河市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4万人,达到144384人。该机场全国排名第100位,货物吞吐量1188.2吨,全国排名第74位。
达州河市机场原名中国民用航空达县站,于1960年4月由达县专区工交部与民航成都管理局共同组建。
1997年 5月12日,民航达县站更名为达川河市坝机场。
由于达川地区撤地改市成立达州市,2000年4月25日,达川河市坝机场更名为达州河市机场。
达州河市机场是国民党政府于民国29年(1940年)征地612亩修建的战时野外简易机场,名为“河市坝机场”。当时为草皮跑道,长1100米,宽30米。机场无地面设施,建成后仅起降一架次C-47型军用运输机。
1959年10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投资80万元进行第一次扩建。扩建后的跑道为泥结碎石道面,长1200米,宽30米。建244平方米的水泥道面停机坪一个,能停放四架运五和一架里二型飞机。
1992年10月15日,达县地区投资6475万元,民航投资100万元对河市机场进行了第二次扩建。1994年12月25日复航。扩建后的跑道长1800米,宽30米。[1]
达州河市机场2015年9月,达州河市机场迁建工程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立项批复,达州河市机场将从达川区河市镇迁往达川区石板镇观音沟。新机场2015年年底开工,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
新机场性质为国内支线机场。迁建选址已获国家民航局批准,整个迁建工程亦纳入国家《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新机场将按照4C级标准建设,新建一条长2600米、宽45米的跑道;航站区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8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00吨的目标设计,新建航站楼9000平方米、站坪机位8个;配套建设空管、供油和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设施,项目估算总投资16.87亿元。[2]
达州河市机场2001年3月26日至2006年1月13日,达州河市机场进行第三次停航扩建。扩建后机场等级达到4C级标准,总投资约2.1亿元,跑道加长至2000米,加宽至45米,新安装助航灯光、仪表着陆系统、气象观测系统,安检站配备双通道安检设备,值机配载采用离港系统;候机楼为两层,高峰小时可容纳200名旅客,并设有3个VIP候机厅。可起降波音737系列、空客319等中型飞机。
2006年1月13日,达州河市机场正式复航。达州至广州的航班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用A319(128座)机型执行,达州至成都的航班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用CRJ-200(50座)机型执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开展达州经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中转的联程售票业务,即购买联程机票可从达州机场飞往全国26个城市。
达州河市机场是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支线机场之一,为非独立核算单位,现有职工57人(不含短期合同工)。机场经营管理实行经理负责制,下设行政办公室、计划财务部、航务部、运输服务部、安检站、物供部、公安分局等七个二级管理部门,并设有党委、工会、团委等党群部门。
达州河市机场1996年4月, 达川机场在民航西南管理局组织的“运输服务质量上台阶”西南片区评比中获第二名。
1996年12月20日,达川机场被评为达县文明单位和卫生先进单位。
1997年12月,空管系统“双百”活动中,调度室被评为四川片区“先进单位”。
1997年12月,空管系统“双百”活动中,调度室被评为四川片区“先进单位”。
1998年1月,达川河市坝机场运输服务部候机室被评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精品服务样板达标单位。
1998年 月,达川机场安全检查站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和卫生先进单位。
1999年1月,达川机场运输服务部和安全检查站被评为地区“青年文明号”。
1999年10月1日,达川机场安全检查站被评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精品服务样板达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