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农村社会学
作 者:同春芬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ISBN: 9787802479272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元
《农村社会学》内容简介: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 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 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以农村社会结构为主线,动态地考察了 二元社会结构及农村与 渔区的 社区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及 社会问题,对农民与 渔民群体、组织、 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内容进行客观地阐述,特别是对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新 渔村建设面临的问题的考察很富有创新意义。《农村社会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富有知识性,尤其是将“三渔”问题渗透到各章节中,彰显了《农村社会学》不同于其他同类书籍的特色。
《农村社会学》可作为 社会学专业基础教材,可供社会学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亦可作为普通院校 公共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教材。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 社会科学研究和农村管理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同春芬,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近年主持的课题包括“百村调查—— 后石村”、 “ 山东半岛沿海渔民转产 转业问题研究”、 “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与途径研究”等。主要沦著有:《影响农民 职业流动的因素分析》、《关于“三农”现代化的社会学思考》、《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问题研究》、《海洋渔业社会的 和谐发展》、《和谐渔村:后石村经济 社会调查》、《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污染的原因初探》、《论我国的村庄治理与社会管理改革》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含义和特征
第三节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领域和基本观点
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节 农村社会调查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农村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及分析
第三章 农村社会结构及结构转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
第三节 农村 社会结构转型的模式与特征
第四章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农(渔)村社区
第一节 二元结构的界定与形成
第二节 中国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归因分析
第三节 二元结构下的农(渔)村社区
第五章 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渔)民
第一节 农民、渔民与农村社会
第二节 农民、渔民的 社会属性与特征
第三节 农(渔)民的社会化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 农(渔)村 社会群体与家庭
第一节 农(渔)村社会群体
第二节 农(渔)村家庭结构及功能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
第七章 农(渔)村 社会组织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 当代中国农村专业 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节 当代中国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八章 农村 社会分层与 社会流动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层结构
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流动
第九章 农(渔)村社会保障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节 现阶段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 完善农(渔)村 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第十章 农(渔)村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第二节 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
第三节 当前 中国渔村的社会问题
第十一章 农(渔)村社会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
第三节 中国渔村社会发展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建设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与内涵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新渔村建设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
研究农村 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及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历史 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美国。美国在 南北战争以后,经过近30年的时间实现了 工业化。在这期间,大量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致使农村 经济衰退,农民生活贫困,农村社会 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的农村社会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 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894年,C.R.亨 德森教授在 芝加哥大学开设“美国乡村生活 的 社会环境”课程,一般认为这是农村社会学成为专门研究领域的开端。1908年,第26 届 美国总统T. 罗斯福成立农村生活委员会,该会的 调查研究报告是农村社会学早期的重 要文献。1915年, 威斯康星大学C.J.加尔平教授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报告, 第一次划定了具体的 农村社区。他以一个村镇为中心,将中心周围农户交易行为所能达 到的最远点 连成不规则圆圈,圈内就是一个社区。这一研究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 、有系统有分析的农村 社会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为了应付 农业危机,美国农业部批 准各州建立农业实验站,为 农业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政府资助,农村社会学便很 快发展成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935年创立了专门刊物《农村社会学》。1937年 ,美国社会学会宣布成立农村社会学学会。此后,农村社会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50 年代以后,美国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社会生活性质发生变化,农村的独特性逐渐消失,农 村社会学的专门研究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摆脱农村社会学的危机,美国农村社 会学家在80年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农业社会学。它力图从社会劳动的全面空间分 工中研究农村,并对农村在总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出解释。农业社会学的产生代表着 美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村社会学在西欧有了很大的发展。大战期间,西欧的农村受 到战争的严重破坏,战后亟待重建,客观上需要农村社会学指导乡村重建工作;同时, 美国的农村社会学者开始到西欧开展农村 社会调查,以及 联合国粮农组织帮助西欧开展 农村社会学的 教学研究活动等,促进了西欧农村社会学的发展。1957年,欧洲农村社会 学工作协会成立,不久更名为欧洲农村社会学会。1964年该会与美国农村社会学会联合 在法国举行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1968年又在荷兰举行第二届世界大会,农村社 会学这门学科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广泛传播。
20世纪初,农村社会学传入中国。早期的 中国农村社会学主要是引进和移植,当时 ,一些留美学生回国从事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和著译工作,并在外国教授指导下进行农村 社会调查。最早的农村社会调查是1918~1919年由上海 沪江大学社会学教授D.H. 库尔普 指导的 广东潮州 凤凰村调查。其内容涉及地势、人、卫生、种族、经济、治理、风俗、 社团、教育、美术、娱乐、宗教等方面,是一次较完整、系统的农村社会调查,调查结 果于1925年用英文在美国发表,书名为《华南农村生活》( Country Life inSouthChina )。1924年顾复的《农村社会学》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农村社会学著作。随后,相继出 版了 杨开道的《农村社会学》(1929),冯和法的 《农村社会学大纲》(1929), 言心哲 的《农村社会学概论》(1934)等,农村社会学逐渐成为 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20年代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农村进行了 一系列社会调查,著名的有《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6)、 《兴国调查》(1930)、《 长岗乡调查》(1933)、 《才溪乡调查》(1933)。此外,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由 陈翰笙主持创立了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农村社 会进行研究,并于1934年创办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 《中国农村》。40年代后,中 国农村社会学强调社区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 吴景超、 吴文藻、 费孝通等人。其中,费 孝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相继出版了 《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和 《乡土中国》(1 9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村社会学曾一度中断了在学科意义上的研究。1979年 社会学研究恢复之后,农村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费孝通倡导的 小城镇 研究,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1986年, 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社会 学专业;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建农村社会学研究室。同时,相继出版了 有关农村社会学 的论著和教材。
研究对象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尚无定论。早期的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农村社会 问题,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美国学者H.B. 霍桑和D.桑 德森为代表的农村 社会学家,主张给农村社会学划定专门的研究领域,以区别于其他学 科。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应限于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桑德森则认为农村社会学主 要是研究农村社会组织。他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限于某一专门领域,摆脱了初期 该学科包罗万象的状况,在理论和方法上更富有科学性。在同一时期,美国社会学家P. A. 索罗金和D.齐默尔曼提出,农村社会学要从整体上研究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 城市之间、农村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对后来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 系统论的形成和普通社会学由经验 实证研究向辩 证综合研究过渡,农村社会学也注重对农村社会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即在自然、社会、 文化、政治、经济、心理诸因素的相互关联之中,对农村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现 象进行综合的研究。它把农村看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 社会系统,通过各要 素的联系来揭示农村社会的局部现象,又在各局部现象 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会 整体的性质和规律。
研究内容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农村区位结构研究。包括研究各种 自然环境因素在农村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中 心地区对农村区位布局的影响。②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这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课题 。农村 经济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 人口结构、职业结构、群体结构、家庭结构等是构 成农村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家庭经营是许多农村的主要生产 经营方式,对家庭和以家 庭为核心的农村群体结构的研究,在农村社会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③农村社区体系研 究。农村社会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农村社区,各社区之 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农村社区体系。农村社区体系研究主要包括村庄、村镇和集镇的特点 和作用,村际联系和社区格局等方面。④从农村的角度研究城乡关系,包括城乡文化传递 的条件与方式。⑤农村社会 生活方式和水平的研究。旨在改善农村的 生活环境和提高农 村 生活质量。⑥对 农村社会问题的研究。诸如环境、人口、教育、贫困、犯罪、卫生问 题等,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提出改革方案。⑦对农村 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变 迁过程和发展趋势,导致和制约变迁的各种社会、 心理因素,农村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农 村现代化等。
农村社会调查在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 ,建立了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 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有农业生产调查、农村人口调查 、农村 家计调查和 农村教育与 卫生调查等。
书评
《农村社会学》教材的作者老中青结合,以青年人为主,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他们不但认真学习社会学理论知识,而且不积极深入农材做调查,从农民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汲取营养,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是编好《农材社会学》教材的正确途径。
本书内容涵盖了农村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同时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有机地渗透到各个章节中。全书结构严密,立论新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富有知识性、启发性和可读性。全书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维和理论上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村放在城乡整体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社会学角度反映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勾勒出了21世纪中国农村的发展图景。
本书既适合现代远程成人本科教育,亦可作为普通院校经济类专业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教材。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农村管理工作者来说,本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1.农村居民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农村居民的社会化与一般人的社会化本质上是相同的,是一般人的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具体说,农村居民的社会化是指农村社会成员按照农村社会文化要求,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环境、参与农村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居民的社会化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1)教导生活技能,传授生产技能生活技能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知识。例如,吃饭、穿衣、睡觉、日常用语等。在婴幼儿时期,个体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所以农村居民的社会化首先要教会他们自理生活,使其独立自主地生活。生产技能主要指劳动技能、生产经验、科学知识等。农村个体不仅要掌握自理生活的能力,而且要学会“自谋生活”。这一任务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是通过家长或师傅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的传统方式来实现的。传统社会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分散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生活和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现在的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对生产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靠传统的方式远远不够了。因此,正规的和非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也日益普遍。人们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各种现代生产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
(2)教导行为规范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有一系列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这就是社会规范。个体要参与社会生活,使用自己的行为与团体的行为协调,必须学习掌握社会规范,它包括:一般日常生活规范(例如,饮食用餐习惯、家庭生活的规矩、公共场合的守则、待人接物的礼节、风俗和时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政治规范等。
近年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更新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摒弃了过去只有到大城市才有发展机会的观念,形成走向农村、走向基层的科学成才观。大学生走向农村创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夺目的风景线。大学生村官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农村发展的需要。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朝着提档升级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不仅给农村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活跃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拓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视野,带动了广大农民朋友走致富之路的积极性,这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在农业高职院校中普及社会学知识和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农村社会,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他高职院校、职教中心和涉农企业专家进行了交流,并联合编写了这本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和培训用的《农村社会学》教材。本教材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对我国农业社会的性质、特点、结构、功能等进行了全面审视,并从我国农村特点出发对农村社会与农村居民、农村社会群体、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与农村城镇化、农村人口问题、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文化、农村社会控制、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土地问题与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还简要介绍了农村社会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其毕业走向农村工作岗位后尽快融入农村社会中,尽早成为开发农村的实用人才,为振兴当地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本书由王润珍主编,魏益春、潘晓宇、富新华、侯慧锋、王海荣、张殿波、孟岩、石啸音、冯杨、邢志强、王存兴、冯艳梅、朱桂清参加了编写工作。全书由王润珍统稿,辽宁师范大学2010届学生刘东梅做了大量的整理和核对工作。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敏骞研究员审阅了书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以后进一步修订完善。
农村社会学一直是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1996年正式提出,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与此同时,“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显著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在农村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李景汉、陶孟和、晏阳初、费孝通等社会学家在解放前大多研究的是中国农村问题),这是一笔重要的社会学遗产。1979年以后,我国社会学同样是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上率先起步,取得了骄人的成果,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如费孝通教授领衔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发展研究。随后开展的城市化研究、农村社会阶层研究、农村组织研究、农村流动人口研究、“三农”问题研究、农村社区研究、农村文化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等,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隔离的格局越来越突出和固化。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特别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第一次把“三农”工作融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中,表明政府政策的变化与调整,从而为我国农村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有近1万个渔村,450多万个渔业户,2000多万渔业人口,1300万渔人口业从业劳动力,遍布沿海各省市。与农村社会相比,渔村社会有着区别于农村社会的独特之处,渔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工比较简单,人口密度低,素质较差,同质性强,较少流动,乡土文化浓厚。表现在:第一,自然环境及地理条件。渔村临海,一般位于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不便,信息闭塞。我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近’700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00多个,无居民海岛6000多个。很多渔村分布在海岛上。海岛与陆地分离,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渔业相对农业来说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支撑,完善渔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力地带动渔村经济发展,改善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