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皱辐肛参

乌皱辐肛参

拉丁学名 Actinopygamiliaris
棘皮动物门
中文学名 乌皱辐肛参
海参科
海参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体呈圆筒形,长约300mm。背腹面明显可别。口偏于腹面,具触手20个。肛门端位,周围有明显5个钙质齿。体壁厚。背面散布一些不规则小疣足。腹面管足排列为3纵带。

背面体壁骨片为细长杆状体,两端和两侧带分枝,此外还有少数小形不完全的花纹样体。腹面体壁内的花纹样体简单,分枝像X形体。酒精标本为栗子褐色,加工后干海参为黑褐色,并有明显的皱纹,"乌皱参"的名称或许由此而来。

地理分布

中国海南岛和西沙群岛;西从红海和东非的莫桑比克起,向东到加罗林群岛和汤加群岛,南到澳大利亚西北部,北到琉球群岛。

生活习性

生活在珊瑚礁内,从潮问带到水深10m处,最深可达30m。

保护级别

由于捕捞过度和珊瑚礁破坏,种群数量下降非常明显。现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动物。

详细信息

拉丁目名: ASPIDOCHIROTIDA
中文目名 楯手目
中文科名 海参科
拉丁科名 Holothuriidae
中文属名 辐肛参属
拉丁属名 Actinopyga
拉丁种名 miliaris
定名人 (Quoy,et,Gaimard)
年代 1833
中文名 乌皱辐肛参
ogenus Holothuria
原始文献 Zoologie:Zoophytes. In:Voyage de la corvette de l'"Astrolabe", execute par l'ordre du roi pendant...M. J. Dumont d'Urville. Paris:137
模式产地 汤加,群岛
俗名 乌参,乌皱参
生境 生活在珊瑚礁内,水深从,潮间带,到10m,最深达30m
国内分布 海南岛,西沙群岛
国外分布 西从红海, 莫桑比克, 向东到加罗林群岛, 汤加群岛, 南到澳大利亚(西北部), 北到琉球群岛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棘皮动物门 海参纲:87-8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