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建新渝县,以袁河中游昔称渝水而名新渝,县治龙池墅,属安成郡。[10]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新渝入吴平;开皇十一年(591年),吴平入宜春,属洪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析宜春复立新渝县,属袁州。[10]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新渝为新喻。
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尹制,新喻县直属江西省。
1956年7月2日,新喻县更名新余县。[10]
1960年9月30日,新余县升为省辖市。[10]
1963年,新余市撤市复县,属宜春地区。[10]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新余县,恢复新余市;10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在原新余县管辖的范围内设立渝水区,为新余市辖县级行政区。[10]
1983年,撤销新余镇,改设街道办事处;设立周宇镇;设立花古山镇(赣府字[1983]206号)。
1984年,良山乡并入周宇镇(赣府厅字[1984]492号)。
1987年3月14日,设置南英乡建制(赣府厅字[1987]127号批复)。
1988年12月10日,撤销罗坊乡、水北乡、水西乡、姚圩乡,分别设立罗坊镇、水北镇、水西镇、姚圩镇;原下村乡的行政区域划归花古山镇并更名为下村镇(赣民函[1988]138号批复)。
1995年6月21日,撤销观巢乡、河下乡、珠珊乡,设立观巢镇、河下镇、珠珊镇(赣民字[1995]108号批复)。
1998年4月7日,撤销欧里乡,设立欧里镇(赣民字[1998]52号批复)。全区辖1个街道、10个镇、11个乡。
2001年8月27日,撤销沙土乡建制,改设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城南街道办事处(赣民字[2001]417号批复)。
2001年11月26日,撤销南英乡,划归罗坊镇(赣民字[2001]529号批复)。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北岗乡、东边乡和马洪乡,北岗乡、马洪乡分别成建制划归罗坊镇和水西镇管辖,东边乡分别划归罗坊镇和水西镇管辖(赣民字[2003]271号批复)。
2005年1月19日,新余市《关于同意渝水区将城北街道办事处调整为二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余府字[2005]4号):1、将城北街道办事处部分管辖范围析出设立袁河街道办事处。2、调整后,城北街道办事处管辖:桥背、老屋场、毛家、富塘、堆上、岭泉(小路口村小组除外)、东陂、胜利8个行政村和城北12个居委会。驻地不变;袁河街道办事处管辖:送桥(含岭泉行政村的小路口村小组)、王坑、望城、夏家、郑家5个行政村,以及新钢公司将来划归属地管理的居委会。驻五一路与清萍路交叉口西侧。
截至2019年末,渝水区辖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袁河街道、新钢街道、水北镇、下村镇、良山镇、罗坊镇、姚圩镇、珠珊镇、河下镇、观巢镇、欧里镇、水西镇、鹄山乡、人和乡、界水乡、南安乡、新溪乡、九龙山乡。[11]区人民政府驻抱石大道东路32号。渝水区掠影
渝水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新余城区所在地。东界樟树市、新干县,南连峡江县、吉安县,西接分宜县,北邻上高县、高安市,距省会南昌160千米。地跨北纬 27°50',东经114°58'之间。辖区总面积1775平方千米。[12]
渝水区属低山丘陵区,袁河横贯其间。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由外围逐渐向中部倾斜。
渝水区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山川秀丽,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无霜期长,寒冬较短,年均匀温17.8℃,年降水量1550毫米。[12]
渝水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盛产水稻、棉花、油茶、花生、芝麻、柑桔、茶叶等。仙女湖景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5%,共有220种,765属,3000多种,占全国总科62.3%,有各种鸟兽类76种。[12]
渝水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金、铜、锰、钨、石灰石、硅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瓷土等30多种,其中铁矿、硅灰石、大理石的储量占有一定的地位,硅灰石储量列全国第二。[12]
2019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9.75万人,城镇化率为75.36%。全年出生人口6559人,出生率9.22‰;死亡人口2966人,死亡率4.17‰;自然增长率5.05‰,比上年下降2.63个千分点。 [8]
区委书记:刘颖豪[9]
区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简华锋[13]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智勇[14]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有平、胡雅坤、黄贵儒、胡利平、张乐一、艾海涛[14]
区人民政府区长:简华锋[14]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华军、何耐平、葛寸石、王娟、徐诗龙、龚小华、刘宇斌[14]
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594.4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06 亿元,增长3.2 %;第二产业增加值285.13 亿元,增长6.5 %; 第三产业增加值278.30 亿元,增长8.1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5.2:48:46.8。非公有制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完成增加值346.1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GDP的比重为58.2%。
2019年,全年财政总收入42.1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8亿元,增长7.2%。税收总收入39.3亿元,增长6.2%,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92.0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3亿元,增长1.7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7亿元,下降6.43%;科学技术支出1.04亿元,增长14.36%;城乡社区支出4.45亿元,增长137.77%。
201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0%。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上涨0.6%,扣除鲜菜鲜果价格上涨2.4%。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六涨一平一降”。食品和烟酒类上涨9.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6%,居住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3%。[8]
渝水区新貌
2019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粮食种植面积 785919亩,增长0.03 %。其中,谷物种植面积732250亩,下降0.05 %;豆类种植面积24506亩,增长0.9 %;薯类种植面积29163亩,增长2.9 %。油料种植面积81757亩,下降0.8 %。蔬菜种植面积70006亩,下降7.9 %。棉花种植面积17490亩,下降5.95 %。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332651吨。其中,早稻137378吨;中稻及一季晚稻22990吨;二季晚稻158396吨。
2019年,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332651吨,比上年增长0.1 %。其中,早稻137378吨,下降1.74 %;中稻及一季晚稻22990吨,增长160 %;二季晚稻158396吨,下降4.14 %。
2019年,全年全区油料产量11144 吨,比上年增长 %。其中,花生6960 吨,下降1.15 %;油菜籽3922吨,下降2.63 %。棉花产量2145吨,增长0.05 %。茶叶产量307 吨,增长12.87 %。水果产量63016吨,下降8.64 %。其中,柑桔产量60576吨,下降9.23 %。蔬菜产量86533吨,下降5 %
2019年,全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8131 吨,比上年下降8.4 %。其中,猪肉产量26826 吨,下降17.67 %;牛肉产量3372 吨,增长17.5 %;羊肉产量166吨,增长28.7 %。禽蛋产量5813 吨,增长51.2 %。水产品产量 17870 吨,增长8.4 %。[8]
2019年,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223.39亿元,比上年增长6.9%,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8%。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区本级比上年增长9%,下放市直后比上年增长6.8%。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市直下放)实现营业收入958.68亿元,增长8.4%。区本级(不含市直)实现营业收入289.62亿元,增长8.4%;实现利税14.03亿元,增长5.4%。
2019年,袁河经济开发区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安置从业人数1.02万人,下降11.6%。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9%;营业收入247.98亿元,增长12%;实现利税10.8亿元,增长14.1%%。
2019年,全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61.74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0.4%。全区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3.77亿元,增长6.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3.52亿元,增长4.18%,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7.76%;安装工程产值2.38亿元,增长20.2%,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84%。[8]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74.8%;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7.9%,其中民间投资下降41.8%。
2019年,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5.51亿元,比上年下降4.4 %。其中,住宅投资4.05亿元,下降19.42%;办公楼投资0.02亿元,下降24.5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57 亿元,下降20.75%。商品房竣工面积49.57万平方米,增长0.5 %,其中住宅46.54万平方米,增长0.5%;商品房销售面积66.3万平方米,增长14.59%,其中住宅63.08万平方米,下降12.7%;商品房待售面积17.03万平方米,下降21.08%,其中住宅11.16万平方米,下降25.05%;商品房销售额32.03亿元,增长30.32%,其中住宅30.32亿元,增长30.86 %。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9年,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55 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2019年,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7.77 亿元,比上年下降34.63%。其中,出口7.04亿元,下降40.58%。
2019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4188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76.52 亿元,增长9%。[8]
浙赣铁路横贯东西,上新、清萍、吉新三条省级公路纵横贯穿,东邻京九铁路,南与105、北与320国道相接,沪瑞、赣粤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2]
2019年,全年全区等级公路1945公里,旅客运输量961万人次 ;货物运输量2135万吨。[8]新余北站
2019年,“入园难、入园贵”有效缓解,义务教育获评全省基本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2019年,全区中小学招收学生8287人,毕业学生7953人。在校学生39850人。现有中小学校专任教师2698人,其中研究生毕业7人,本科毕业1677人,专科毕业1012人,高中学历2人。幼儿园186所,在园人数23412人,教职工人数2573人,专任教师1429人。中小学校图书藏量107万册,固定资产7.7亿元,其中仪器设备资产7133万元。[8]
2019年,全区有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各一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民小组文化室186个。区有线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20小时,有线电视入户率67%。
2019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2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 个。卫生技术人员218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90人,注册护士112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69张。[8]
2019年全年全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856元、19952元,分别增长8%、8.2%。2519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7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16%。
2019年全年全区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7%,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2%,优良天数为333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
2019年全年全区境内列入国家考核的罗坊等4个断面地表水达到国家和省政府考核要求。
2019年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94.4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7%。万元GDP能耗下降5.96%。[8]
渝水区以袁河中游昔称渝水而得名。[10]
魁星阁
魁星阁,位于新余城南虎瞰山,西北傍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初名“采芹阁”,改名东瀛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时更名“文昌阁”,清同治十年(1871年),知县祥安率全县士民捐资按原貌重建,改名“魁星阁”。[12]魁星阁
孔庙
孔庙,又名文庙,位于城南虎瞰山,东南近魁星阁,西接明伦堂,南濒袁河,北靠二中。唐大历八年(773年),知县杜臻创建,自宋代以来,先后修葺、增修、重修共计25次。[12]
瀛洲书院
瀛洲书院,位于城南虎瞰山西南,前濒袁河,东邻明伦堂,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书院是魁星阁、孔庙等古建筑群体中的一部分。[12]
夫子堂
夫子堂,座落在下村镇城潭梁家,始建于明洪武初,因梁寅的门生相国金幼孜书额《夫子堂》而得名。隆庆三年(1569年)和清乾隆七年(1742年)官府曾捐资修葺。[12]
罗坊会议旧址
罗坊会议旧址,位于渝水区罗坊镇东南2千米的陈家闹,属近代南方普通店房风格,三开间一厅两厢,中厅分为前后二室。前室为当年的会址,后室为警卫人员住处,左厢是毛泽东居室兼办公用房,右厢为周以栗住室,面积为201.47平方米,屋脊高6.75米,保持完好。[12]
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座落在渝水区罗坊镇院前村,是一座普通民房。旧址为一排五间,左起第四间的前半间,是总部办公室,后半间是朱德居室,保存完好。[12]
蒙山风景区
蒙山,地处赣中大地,跨渝水、分宜、上高三境,距新余市区35千米。蒙山呈南北走向,“势雄千仞、盘根百里”,层峦叠嶂间隐伏着奇洞怪石;藤蔓苔藓,铺缀于涧石谷壑之间;泉飞瀑走,雾蚀霞红,“星分于水,取象于蒙”,人文和自然景观奇特。
蒙山主峰白云峰,又名白云岭、白云脑,海拔1004米,为蒙山最高峰。春夏之间,云雾缭绕,晦明朝夕,山腰大雨,山岭晴明,恍惚迷离,如入仙境。
天云标,在蒙山东南,“壁立千仞,云气弥漫”,极似云海中突兀的航标。峰间有一古洞,名“莲花洞”。洞内有天然的石象、石佛、石观音及色泽如莲花的玲珑石。[12]
仙女湖景区
仙女湖景区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16千米处,是江西省水上游泳资源丰富,开发较成功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298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千米,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2002年5月,江西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2]仙女湖景区
2019年12月,渝水区获“江西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荣誉称号。[15]
2020年1月2日,江西省水利厅授予“2019年度江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荣誉称号、[16]渝水区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二类先进县。[17]